门|七分钟
《虞初新志》有关于“口技”的段落描述。
“北京有好的口技演员。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表演者
在林嗣环短短几百字的描述下,“口技者”通过声音模仿了“丈夫呓语”、“妇人喂乳”以及“房屋着火”时的情境,其逼真的模仿使得周围的听众犹如身临其境,以至于在最后的“房屋着火”时,听众听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今年的《中国达人秀》上,一名战士通过自己的口技,模拟汽车飞驰、坦克前进、飞机离地以及导弹爆炸的声音,其生动形象逼真的模仿也让在座的观众和导师都赞不绝口。其出众的口技也让他成为是电影《战狼2》的特约拟音师。
可以说中国的口技是中国拟音师的鼻祖,而拟音师的诞生则为影视剧创造增添了张力。
01 何为拟音师?
所谓拟音,就是通过各种道具模拟出影视剧需要的动作效果。
魏俊华老师在解释为什么需要“拟音师”
由于影视剧拍摄时,同期录音会混入很多杂音,于是就需要拟音师通过后期的拟音来给未创作录音的部分进行拟音配音。
如马蹄声、刀剑声、倒水声、脚步声等。
最早的电影,都是默片形式,甚至电影主角都没有台词声音,仅靠肢体动作、表情来弯成表演。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有了声音,但也仅仅只局限于主角之间的对话,除此之外,周围的物体碰撞都是“无声”的。
为了使整部电影更加立体和丰满,便诞生了“拟音师”这一职业。
国宝级拟音师 魏俊华
被誉为“拟音界北派泰斗”的魏俊华曾说:“生活基础的东西它是真实,但它不是艺术,艺术的真实才是电影电视的需求。”
魏俊华生于1956年,因为父亲爱弹琴,从小魏俊华也跟着父亲学习乐器。所以魏俊华对声音特别敏感。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后,误打误撞进了拟音行,这一干就是四十余年。
她的配音作品最早有《三国演义》、《西游记》、《霸王别姬》、《红高粱》、《甲方乙方》、《天下无贼》等、最近的有《琅琊榜》、《伪装者》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等。
魏俊华在《天下无贼》中拟音剥生鸡蛋壳
《天下无贼》里,葛优徒手剥生鸡蛋壳的这个声音就是出自她手,如果没有魏俊华老师真实、细腻地配音,我们也就无法真实体会葛优的这个“绝技”。
要做拟音师首先就要了解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各种声音。
在拟音行业,都是师傅带徒弟。魏俊华老师的工作室目前只有5个人,因为拟音行业需要极大的脑力活动和体力劳动,一般很少会有年轻人坚持下来。
所以在魏俊华招收徒弟时,都会再三强调,要真心喜欢这个行业并坚持下来才可以。新徒弟在进入工作室学习拟音前,都要给客人进行“端茶倒水”,甚至还要去菜市场买菜给大家做饭。
这并不是奴役新徒弟,而是让新徒弟在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里能认真感受生活,并且从中仔细辨别各个物体碰撞时产生的不同声音。
02我们眼中的“垃圾”是拟音师的“宝藏”
在《虞初新志》里的口技表演者,除了本身的声音,还会借助堂尺和扇子这两样道具,拟音师也不例外。
在魏俊华老师的录音棚,你很难想象这是制造“千军万马”和“刀光剑影”的地方,因为出现在你面前的是堆满“一堆破烂”的杂货铺。
拟音师的道具
皮搋子、三条腿的竹椅、塑料瓶、快餐盒、沙袋、破旧的木门、手鼓、矮凳,这些老物件一蒙上灰,显得更加陈旧无比。
拟音师的道具
但是魏俊华老师眼里,这些破旧的老物件都是有生命的。
两个皮搋子在地面上不停敲打,就会产生马蹄落地的声音;
用手揉搓沙袋,就会产生脚踩在雪地里的声音;
摇晃老木门的声音就能代替马车行走的声音……
魏俊华老师说:“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核心,我们在给它配音时,不光要配情节和人物,还要配出人物的神情,这样的影片才能有魅力。”
对于这些东西,魏俊华老师如数家珍
每个老物件如何配合、如何敲打、以及敲打的频率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光是如何给马蹄配音,就需要用皮搋子在地上不断敲击,来感受马儿在远处、在近处以及马蹄刹住时的声音。
这些废旧的物件在魏俊华的手里化腐朽为神奇,同时也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03 拟音师是否会被取代?
在前几年的一档综艺节目《有请主角儿》里,有嘉宾曾问魏俊华老师:“魏老师,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拟音师的工作难道不会被高科技所取代吗?”
魏老师很肯定地说:“不会,因为高科技合成的拟音没有感情。”
拟音更多是来源于生活
声音代表着情绪,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机器所不能代替的。
而拟音师可以根据人物和环境,模拟出当下的声音,进行声音的二次创作。
但是被称为“声音魔术师”的拟音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魏俊华老师表示,目前在广电局总局在职的拟音师不超过5位,大部分国内以及国外的拟音师年纪都很大,前来慕名拜师学艺的年轻人有很多,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很少。
国外的拟音师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拟音师”这个职位,因为国内目前几乎没有院校开设拟音课,更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学习这门艺术。
国外的拟音师
曾经有人说魏俊华老师说去干拟音师简直昏了头,又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薪水又低。
但是魏俊华老师说自己一点也不辛苦,因为自己是真心的热爱这门艺术。
的确,拟音这一行,清苦、孤寂、耗费脑力和体力、薪水也不高,在如今追求高效率、高收益的社会来说,显得有那么些格格不入。
但是魏俊华老师一干就是四十余年。
一件事干十年,可以说是热爱,但是能干到四十余年,这就是责任了。
魏俊华作为一名女拟音师,勇敢地扛起了这份责任。
作为一门独特的技艺,“拟音”这个行业的传承如“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需要更多真心热爱这门艺术的人们的加入。
毕竟,有些艺术总要有人传承,有些责任总要有担当。
END
作者:七柒,一个90后伪文艺青年,时而感性,时而理性,最爱自由。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书话人间
(图片来源网路,如有侵权,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