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每个人都能创造的内容。
朋友圈之所以默认是发照片视频的,是因为当时我有一个认知,对于十亿人来说,让每个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发照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相对公众号而言,我们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
所以,就像之前在公开课所说的一样,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我们要发力的方向,顺利的话可能近期也会和大家见面。毕竟,表达是每个人天然的需求。所以这里,也是作为一个对新版本的小预告吧。
---张小龙2020微信公开课PRO演讲
微信在春节前夕揭开了“短内容”的神秘面纱,上线十多天,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灰度体验,那这个被张小龙“惦记”了两年的短内容代表到底怎么玩,值不值得玩?
视频号入口内嵌在微信“发现”页面,位于朋友圈下方,两者分量相当。
因此不少人戏称,微信这是要打造一个“视频版的朋友圈”(视频号目前仍处在内测阶段,只有受邀开通和被灰度到的用户才能看到此入口)
内容形式方面
• 以视频+文字为主,也可以是图片+文字;
• 不能纯发文字,文案超过三行会自动折叠;
• 视频最长1分钟,图片最多9张,文字最多1000字;
• 可添加公众号文章链接以及位置定位。
其中动态内容有两种形式:视频、图片轮播。
视频:这一版的视频非常简单简易,滑动到位自动播放,对,不支持暂停也没有进度条。(可发布一分钟以内的视频)
图片:图片就是简单的幻灯片,系统会自动切换到下一张,也可手指左右划动切换。(可发布最多九张图)
而在互动形式方面,支持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转发给微信好友和转发到朋友圈)。跟公众号文章一样,内容下方会出现好友点赞次数。
支持添加自己的评论,或者针对某条已有评论点赞或回复。
长按别人的评论还可以复制或投诉(如果评论是自己的,会弹出复制或删除的选项)。
如果是将内容分享到好友/群:
如果是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
当把动态分享到朋友圈时,标题则只显示“xxx的视频号动态”而没有像发送到群一样显示具体内容。
扩展链接支持选择任意公众号的文章链接:
视频号动态页面设有顶部搜索栏,用户可搜索作者账号及关键字内容,相关动态以双列信息流展现。点击账号名称可进入其官方主页进行了解关注,通过企业认证的账号名字后方将出现蓝V标志。
看完后,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不就是微信版本的抖音+快手····么?
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直播疯狂占据流量市场的情况下,短视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微信作为腾讯目前最具商业价值的自媒体端口,也感觉压力很大,开始着急了!
但对于自/媒体创作者来说是好事,多了个平台,多了个机会。
视频号的红利在哪儿?
WHERE IS THE DIVIDEND
1
文字下方可放置公众号文章链接
以短视频+文字的形式将长文章内容进行浓缩,化身一则具有视听效果的“广告”,引起用户注意后,用户自发点击文章链接转移到公众号进行深入了解。对于公众号而言,这就是一个免费的曝光渠道。
而且这个流量入口同样扎根于11亿月活的微信,相比朋友圈的文字转发,这种带有视频的“安利”更具吸引力。
2
优质内容容易被看见
一如张小龙说的很多人并不愿意主动去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被动获取。“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更懒了”。包括微信,也是基于推送的。用户收到的每一条消息,都被自身把优先级排得比你要真正要获取的信息的优先级要更高一些。
视频号秉承微信“祖传”的去中心化原则,更在意用户及其好友的喜好,推荐的视频类型较为多元。
3
为短视频内容者开垦荒地
除了属于私人领域的朋友圈,短内容创作者在微信公共领域的创作空间几乎为零。而视频号的诞生,恰好弥补了这一块内容拼图的缺失。
“视频号是微信成为中国最大的内容平台后的能力补全”。在操作方式上,视频号的发布全程在手机上完成,解决了张小龙承认的失误之一:公众号创作依赖pc端,更符合新媒体移动化的特点,操作难度大幅降低。
在内容上,撇开制作视频的时间,纯粹发布图片+文字,相比需要耗费大量集中时间的长文章,视频号犹如单条微博的短文案更易上手,创作门槛直线下降。
微信作为全国最大的内容生态平台,一举一动都牵连着数以万计内容创业者的饭碗,在公众号红利日益见底的今天,一块全新内容耕地的出现,无论如何都意味着更多的需求被创造,及早占坑入局,总比在一旁吃瓜围观来得更多机会。
文章来源:公众号[青岛微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