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村和发行的纸币
《中国钱币》 1993年01期,五芯片中
陕西票长在我国近代金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从时间上看,嘉庆年间萌芽,道光、咸丰、东契、广西年间几乎控制了全国汇兑。地理上遍布全国各省,其旧号(即总号)
清末上海传教士艾约瑟,为海关外人编写《中国金融财政丛书》,其第三册为《中国银行与物价》,艾约瑟死时此书尚未完成,残稿由其友人替他在1905年发表,其中叙述了山西票庄的汇兑概况。1915年外国学者瓦格尔著《中国金融与银行》,其第四章“中国的银行”,对山西票庄颇为赞扬,说“近代汇票和贴现的办法,是山西票庄首先倡用的"。1917年徐珂的《清稗类钞》十七册中阐述山西票庄的起源等,1923年马寅初《我国银行业历史上的色彩》,是一篇专门研究山西票庄的论著。
1944年卫聚贤著《山西票号史》对山西票庄作了较为广泛的调査。1961年杨荣晖《山西票庄的性质与作用》,对山西票庄论述颇详。其他还有《晋商盛衰记》和《山西票庄成败记》等。
山西票庄兴盛于清代后期。清政府共268年,其政府发行纸币的时间仅20多年,但清廷不禁止民间纸币的发行与流通,各省地区的钱铺、银号、钱庄、店号发行的纸币很多,山西票庄有否发行纸币?在上述的书籍和论著中都未阐述,迄今是个谜。为此,我们试作论述,以实物补充史料的不足。
一、票庄的起源
票庄是在清代闭关政策的经济形态下,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解决各地区之间调运现银的困难而产生的,这是汇兑业适时而起的主要原因。
在嘉庆(1796~1820)或嘉庆以前,山西平遥人雷履泰,以本县达蒲村李正华的资本,在天津开设日升昌颜料铺,颜料中有一种铜绿,出自四川,运至天津销售,获利颇丰,当时贸易中使用银两,携带不便,而且银色与秤码,各地不一,易地就要吃亏。
在道光四年(1824)雷履泰与出资人商议,把颜料铺改为票庄(按该号悬挂的牌号年份)。因汇兑适应社会需要,商民称便。
继日升昌以后开设票庄的是蔚泰厚,该号原系绸缎布庄;它与蔚丰厚(绸缎庄)、蔚盛长(绸缎庄)、新泰厚(绸布庄)、天成亨(布庄)是五家联号,大股东为侯崇基。自侯家五联号开设票庄后,与日升昌竞争颇烈。
此外的早期票庄有太谷帮的志成信和祁县的中兴和。
上述几家票庄,都成立在鸦片战争之前票庄的初创时期,其中平遥帮六家、太谷帮一家、祁县帮一家,属山西三大帮熊早期票庄。
这个时期票庄的业务活动,主要在北方和西北各地,承办汇兑商家款项,对各省之间的商品流通起着一定的作用。此时的票庄,尚未与清廷官僚发生关系。
二、栗号的发展和衰落
票号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1840年到1850年,即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战争爆发。清政府鸦片战争失败,闭关政策的大门被打开,五口通商后,洋货和鸦片纷纷销到内地,而土产的出口也不少,商业有了较大发展,山西票庄的汇兑业务也随之扩展,其势力逐渐进入南方地区,在上海、广州、汉口、厦门等处纷纷设立分号。这个时期票号与广州“十三行"有密切联系,“十三行”把洋货与鸦片运往内地,票号把内地的银两汇集到各通商口岸-
第二个时期从1851年到1900年,也就是从太平天国战争到八国联军战争。太平军占领了南方数省后,票号害怕革命,缩小业务,撤销分号。另一方面清政府因镇压太平军要汇拨军饷,从而使票号与清政府搭上关系。太平天国失败后,票号又得到发展的机会,例如有些官款存入票号,原来在京的运款存户部,在省的官款存藩库,后票庄如与官场有深刻交情的,也有官款存入票号,不计利息,票号将款放给钱庄或殷实的商铺,视放款期的长短收取利息。又如商家汇款,数量究竟不大,而清廷的钱粮、关税以及陕甘协饷等数量庞大,票号从中得利颇多。
义和团之役、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及大臣等仓皇出走宣化,由大同经太原而长安,随身所带的银两不多,途经票庄总号所在地时,与票号有过往来的大官,虽无汇款,亦可取款,票庄接济了清廷权贵,解决了他们不少困难,事平后他们对票号大为信任,从此票号走上极盛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从1901年到1911年,即八国联军事平后到辛亥革命时期,此时期票庄从极盛走向衰落。
慈禧西逃时,山西票庄从财政上给以资助而得到慈禧的信任,票庄几乎到了包办清廷国库的地步,从1902年到1906年票庄共汇解公款76,368,568两,每年平均15,263,713两,较前五年平均多9,325,330两。在光绪二十九年、光绪三十年这一帐期,票号的红利,每股都分到一二万两,这是票号的极盛时期。
在此以后,票庄逐渐衰落,原因有如下三点:
1.银行以及官银钱号(局)兴起,竞争对象林立。光绪三十年以后,国家银行、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设立,各省也大都成立银钱号(局),票庄所做的国库及官款生意大都失去,存款又为银行所吸收,外国银行也经营汇兑,吸收存款。银行大都资本雄厚,票庄难以竞争。
2.清廷改革交通,火车和轮船通行各大商埠,便利了商人运带现银和官方派员押送现银往来各地。以前交通困难,依靠票庄汇兑,交通便利后,就可运用多种办法解送现银。
3.辛亥革命的风波所至,使山西票庄大受损失,因票庄的繁荣是依赖清廷权贵的,清帝退位,皇族和大官失势,票庄大受影响。此外,票庄北存南放的方针,受到致命打击,革命一起,时局不靖,存款纷纷提取,放款因各地纷乱而收不回来,特别是京中王公大臣的放歡,因清廷覆亡而很难清理,再加上各省纸币不兑现,损失甚巨,一时周转不灵,倒闭者不少。票庄最盛时有49家。辛亥革命时犹存26家,后来仅存大德通、大德恒、三晋源三家。最后大德通、大德恒改为钱庄。
三、山西票庄发行的纸币
山西票庄究竟有否发行纸币,过去未见论著与实物,笔者査看了较多的有关山西票庄的资料,并在山西等处,得到一些实物,试述于后。
1.会票会票是山西票庄发出的一种古老式样的早期票据,它起着信用货币的作用,并摘录几项有关史料如下。
《野叟曝言》第77页:“但文爷煤运虽发,财运不发,替天生如包为媒,白折了一万会银”。许楣《钞币论》(道光二十六年七月):“议者曰民间多用钱票、会票,每遇钱庄闭歇,全归无用",又“百姓苦于用银之重滞,故乐于用票,易之以钞,则顺民心之所欲"。
《山西票号史》16页云:“因山西商人向重信用,各处与之往来者都信得过;而且使用银两,不是平色上吃亏,即是携带不便,乃将放款换得一存款条,在他处交易,以存款条给付,他人即可作为现金收付。是票号出了汇票,形同发行纸币,票号无形中得到一笔帮助,对于资本运用上,自然灵动"。
从上述三项记载与我们在山西得到的一张空白会票来分析,会票是一种四折式的票据(或许还有其他式样),其第一折是封面,一般印吉祥图案;第二折、第三折为店号或姓名,金额若干,日期等等;并盖上几颗票庄的朱印(插四:下右),第四折是封底,印“信行"两字。
2.小票这是票庄发出的一种临时票据,在史书中都称小票,形式是直形的银票,四边有花纹,右面为字号,中间直写金额,左旁为年月日,凭票付款,并不记名,小票以北京分号发行者多,此票随出随兑,凭票即付,金额大都为十两、一百两至一千两,这些小票出入权贵之门,一经内眷收藏,有三五年不去兑现的,信用很好。
3.合盛元汇兑庄龙元票合盛元是祁县帮的票庄,总庄设祁县,在盛京(今沈阳)、营口、天津、北京、安庆、开封、西安、汉口设有分号。合盛元发行的龙元票、横式,票的四周印人物图案,四角印“合"、“盛”、"元"、"记",花纹框内上端橫书“合盛元汇兑庄",其两旁印“京"、“都"地名,中间横印币值“拾圆",其右印"支取龙圆”,其左印“寓打磨厂尚古店",右边印“字号",左边印“宣统年月日",在币值的下端,印“汇款划拨"四字(插四:上)。
4.蔚丰商业银行铜元票旧式的票庄日渐衰落,票庄中有人力主改革图存,然受多方阻挠而未果。
最后才由平遥帮组建蔚丰商业银行,集股三百万元,于民国五年注册成立,总理郝登五,协理张宗祺、侯依式。初时业务较好,曾发行纸币,我们收集到一张,此票直式,四周印花边框,框内二边各两只蝙蝠,上端中间一只大蝙蝠,其下横印“平遥”、“蔚丰商业银行,,八字,下面狭长框内中间直印“凭票发铜元伍拾枚整”,右旁印“字”,"第号,,,左面印“民国年月日",四角各印“伍拾"字样(插四:下左)。平遥蔚丰商业银行因受政治影响,于民国十年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