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带给我们的震惊和疼惜,还没有消化,又一个高三女生选择了用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2月7日,在胡鑫宇被确认自杀的5天后,人们在沱江中发现了失踪一个月的高三女生曹某英的遗体。
与胡鑫宇不同的是,她的自杀是有迹可循的。就在她决定结束生命的那天,一直在释放着各种信号。
1月7号下午,曹某英给哥哥打电话,说脚受伤,让哥哥帮忙请假;
同时,给好朋友发去信息:我给你发些东西,半个小时后你都可以听,然后按照备注发给相应的人。
另外,还跟这个朋友说自己正在看烟花,并且把衣服放在了哪哪哪……
预感到不对劲的朋友迅速联系她的同学,将情况告诉了班主任。
虽然第一时间开始寻找,但还是晚了,从那天起,曹某英便消失不见了。
一直到2月7日……
女孩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从网传照片来看,这是个清秀文气的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半年后就要高考,迎接她的应该是一段美好的人生历程。
人们无论如何都想不通,是什么让她抛下这滚滚红尘中的偏爱和温暖,决绝地投身于冰冷的河水中?
在交给哥哥的录音中,她说: “我好喜欢我们老师啊,我每科老师都超级超级超级好,我知道这样也不对,他们应该会觉得可惜、惋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家人)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任何温暖或者是亲情。”
即便在最后时刻,她依然在感谢着生活中遇到的美好,善良地为老师们开脱,生怕自己的死会连累老师;也内疚于自己的选择让老师失望。
细碎的希望和美好终究渺小,女孩最终选择投身于无边无际的绝望之中。
美好摔碎在绝望面前,更加让人心痛。
她把原因归结为家庭。
她说:从家人身上,感受不到任何温暖或者亲情。
她的家人真的不爱她吗?
为了照顾即将高考的女儿,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照顾女儿的生活,爸爸和哥哥在外地打工挣钱。
勤勤恳恳、老实巴交的父母,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把所有的期望放在女儿身上。
然而在女儿看来,这种期望不是爱,而是隔阂,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代父母太难做了
曹某英和胡鑫宇都不想死,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活?在最绝望无助的时候,胡鑫宇给最亲爱的妈妈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很难受很想哭。
曹某英在决定自杀前,也一定发出过求救的信号,只是忙于生计的妈妈,并没有捕捉到这些信号,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当孩子悲观的情绪越压越多,又不知道如何倾诉和发泄的时候,就会开始钻牛角尖。
这个时候哪怕有一个人能拉他们一把,从偏执的念头中走出来,也许,一切就不会发生。
网上很多人说,胡鑫宇和曹某英的妈妈没有在关键的时候拉住孩子,才让孩子走入绝路。
而我更愿意相信,她们不是不去做,而是不懂怎么做。也许到现在,她们依然懵懵懂懂,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事情变成了现在这样?
只能怪这一代父母太难做了。
我们小时候,不讲究教育手段,不懂什么爱不爱的,被打着骂着吼着,也一样像野草一样长大了。
但是这一代的孩子变了,他们很容易获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他们索求爱、要存在感、价值感,一旦无法获得满足,就会把父母的不足数倍放大,其他的好也可以瞬间被淹没。
用原来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教不了学习压力暴增、信息获取超量、心理需求变多的孩子们了。
到底该如何爱孩子?
希望所有的父母去反思,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养育孩子?
不仅要给孩子吃饱穿暖,还要给关爱和尊重;不仅要关注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就像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当父亲》中所说的那样:
“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
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觉醒吧,父母们!希望再也不要出现下一个胡鑫宇和曹某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