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南方的阳光下大雪,我在北方寒冷的晚上四季如春。”——年的这个时候,祖国南北一定会因为“为冬天牺牲更多的人”的问题而一团糟。
But,今年不会了!因为,全国人民此时此刻的感受只有一个:冷~哭~惹。
上面这张拍摄于12月25日的图片一经放出,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主角小姐姐更是被网友戏封为“美丽冻人”、“本地公交站土地婆婆”……
相关话题“羽绒衣买大点的好处”、“小姐姐等公交太冷全身缩进羽绒服”也分别登上了12月26日的微博热搜第7、抖音热搜第5的位置,引来了2.5亿多人次的围观:
但请不要天真地以为这就是今年冬天的全部威力,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28日至31日,今年最强寒潮将自北向南横扫我国大部,“冻透”八成国土:
届时,25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都将创今冬新低。
就北方来说,太原更是自69年来最冷,北京最低体感温度则在-15℃;而在南方,中东部也将迎近8年来最冷的跨年日,上海、杭州最低体感温度会接近-7℃,就连广东也会瞬间变“广冻”。
所以,为啥今年会这么冷!?
西伯利亚?拉尼娜?究竟是谁的锅!?
今年冬天有多冷?我们先来看看几个例子:
早在11月19日,刚入冬不久,一场冷冷的冰雨就把长春市民给整蒙了,甚至一度出现了停电停水的情况,搞得视下雪为常事的东北人民直呼“罕见”:
而到了12月,“喊冷”的情况就更为普遍了,根据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很多地区气温都低于往年同期。
内蒙古二连浩特更是创下1968年以来12月同期极值;而在贵州省贵阳市,12月中旬全市气温也普遍较常年同期偏低3.4℃至4.8℃。
12月16日,贵州省贵阳市的冰冻天气导致地势高处的树叶、草丛被冻雨覆盖。来源:石奎
冬天来得又早又猛的另一个反映就是,用电量的猛增。
国网北京电力就向媒体表示,今年12月13日以来,北京地区低温寒冷持续,电网负荷持续攀升,甚至在14日、15日两次突破电网负荷冬季历史纪录。
而在南方,湖南、浙江等多地都先后出现了电网不堪重负的而“拉闸限电”的情况。
在分析今年冬天用电量猛增的各种报道中,气候专家都将矛头指向了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名词:拉尼娜现象。
其实从今年十月份开始,全球各个主要国家的气候检测部门就已经注意到,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转入显著偏冷状态,并表示2020年年底至2021年冬季将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一旦形成,北半球冷空气活动就会更加频繁、强度也会增强。
上海天气预报显示,12月29日起有大幅降温,最低-5度。来源:上海天气
今年10月以来,我国出现5次明显的冷空气过程,北方多地气温偏低,局部出现雪灾, 11月初北方城市提前开始供暖,较常年提前一周左右,就很能说明问题。
而根据对21世纪以来发生的5次拉尼娜事件的综合分析也表明,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总体上较常年同期偏低,降水偏少。
但拉尼娜事件并非造成我国冬季极端天气的首要原因。根据过去70年的数据统计,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低温的影响,有,但并不是特别强关联:
1950年以来发生的拉尼娜事件
事实上更多时候,对我国的冬天气温具有决定性威慑力的是西伯利亚冷空气,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寒潮”。
那么寒潮的威力能有多大呢?
如果说拉尼娜只不过是平均气温低个一两度的寒风拂面的婉约派的话,那寒潮就只能用“毒打”来形容。
几次强寒潮过程,部分城市一览表
寒潮能有多可怕?阿信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1954-1955寒潮:沿江连续十天暴雪,放晴后合肥-20.6度、广东阳江-1.4度。
1969年1-2月寒潮:江汉冻雨持续了近半个月,华南过程降温幅度达25-30度。
1977年1月寒潮:西湖封冻、武汉跌至-18.1度,福州雨夹雪下了一天多。
1983年12月寒潮:重创云南,昆明积雪36厘米、北回归线以南的元江河谷暴雪。
那么今年跨年的寒潮为什么会这么强呢?专家给出的原因是:今年秋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9月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创1979年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第二低值,10月、11月也分别是历史最少和第二少。
等等!北极变热了,不应该是连带着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也变热了才对吗?
但事实是,在冬季,极寒的北极地区的空气可以“锁定”强大的平流层极地涡流,将寒流困在极地地区。《美国气象学会简报》进一步解释说:
由全球变暖引发的极地海洋升温大幅助长了平流层极地涡旋的扩张力,一旦北冰洋面的隔热层融化消失,极地涡旋便可以肆意南下,使得极度寒冷的空气更频繁地吹向欧洲、俄罗斯和中国地区,从而引发极端寒潮。
2020,有史以来以来最热的一年
是不是觉得有点分裂?
世界气象组织12月2日在日内瓦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2020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
2020年海洋热量处在创纪录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时段经历了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地球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里将进一步变暖。
虽然当前拉尼娜事件暂时为变暖“刹车”,但一百余年来人类活动主导的增暖趋势下,再创新高只是时间问题:
据NCDC数据,今年11月全球表面温度高出20世纪同期平均值0.97℃,创下了1880年有较完备现代观测以来,11月第二高温,而全球陆地和北半球气温则双双创下观测史最高的记录。
全球平均气温更能反映整个地球系统的总体特征和能量平衡。而全球平均温度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主要由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主导。
在《世界环境史》一书中,美国东北大学的安东尼·N. 彭纳教授就指出,在过去 100 年里,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他温室气体—如吸热性比二氧化碳还高的甲烷(CH4)和氯氟烃(CFCs)—也快速增加,影响了大气温度。
从 1850 年到 2000 年,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发展农业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其贡献量约为 1.7 万亿吨。这类二氧化碳约有 40% 留在大气中,并且它还以每年约 0.5% 的速度在增长。
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子的生命期是100 年,这意味着从 1927 年出售给消费者的第一辆 汽车到此后制造的每辆汽车的尾气,都还留在今天的全球大气中。
根据《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气候使用减复杂度模型(reduced complexity model)进行的模拟,即使人为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能够降为零,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全球气温可能仍会继续上升。
而全球变暖在寒冷地区比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发生得更快,因为严寒的空气中缺少水蒸气,由于空气干冷,二氧化碳的温室作用更大。
这又将进一步唤醒冻土深处的甲烷(温室效应较二氧化碳更强),从而让升温和正反馈洪流延续。
随着北极地区的不断增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正研级高工王遵娅指出,这会而让高纬度的冷空气更容易向中纬度区域爆发。
所以,寒潮威力强劲与全球变暖并不冲突,实际上全球变暖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可能正在加剧中纬度地区强寒潮的出现,这也意味着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更加异常的寒潮天气可能会频繁上演。
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
事实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果绝不仅仅是气温升高降低那么简单。
《世界环境史》一书中就指出,随着气温升高与天气多变,生活在热带与中纬度近海地区(无论是略高、平或低于海平面)的数百万人,甚至可能是数十亿人,将付出惨重代价,或许要背井离乡。
纵观历史,全球气温波动一直伴随着海平面与气候模式的变化,这两种变化也跟大规模移民、饥荒导致的瘟疫、某些文明的崩溃及其他文明的发展相关。
在《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中,英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认为,从19世纪开始,西方工业文明已经拓展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变成一种前所未见的跨环境文明。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而这也带给全人类一个共同的威胁:生态灾难。
我们已经习惯把生物圈想象成赤裸的地球周围包着的一层薄幕,而我们正在磨损和撕扯这层薄幕。
食物资源与可耕种的土地曾因过度利用而耗竭,变成沙漠;传统燃料因为我们需索无度而受到严重威胁;地球的大气层显然越来越稀薄……
我们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以为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文明史的主题已经逆转,换成人定胜天,阿梅斯托在《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中写道:“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傲慢”。
从过往的经验可以看出,不论我们多么凶猛野蛮地对待环境,它仍旧有能力反扑。
我们把生态链中的环节斩断了,自己却仍在这锁链之中。海洋和沙漠、丛林和冰河、雨和风会把我们从大地挖走的东西再收回去。
如果我们能客观地看这个世界,也许会看出有其他物种要竞争这个最高地位:植物会在我们绝迹之后续存,微生物会引发灭绝人类的瘟疫。
正如历史学家根据发动战争的能耐去比较各种社会,我们消灭其他物种的本领也可以算是我们的“物种优势”,比我们厉害的只有几种细菌。
不论我们的失误和努力,我们始终是听命于自然的。
我们没办法控制长远的气候变迁,这些变迁曾经使人类的发展减缓、停滞或逆转。我们很可能掉进突如其来的另一个冰河时代,这将是我们造成全球变暖的后果。
全球变暖同时也从其他方面毁坏地球,例如,干旱逐渐加速,宝贵栖居地的边缘变成焦土,海藻与污染物依附洋流,漂进全世界的大洋。
尽管物种会定期灭绝,但生命在地球上的延续似乎确定无疑。
自然保护运动令我们为自然界的耐久力担忧起来,好像如果不受我们宠爱呵护,大自然就撑不下去。事实上,树木、苔藓、野草存在的历史都比人类悠久,我们消失以后它们还会存在。
文明的历史是从废墟中找出来的一条路。没有一个文明是无限期延续的,一个个都被灾难了结:有的是因为被人过度开发利用,有的在自然反扑之后倒退回野蛮状态。
文明只有一层皮那么薄,抓破了就流出野蛮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