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以来,中国人民逐渐觉醒,越来来越多的人对封建礼教嗤之以鼻,很多人主张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更有甚者主张废除汉字,将新文化运动推向顶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抛弃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还有一些人,坚决拥护传统文化,对新文化从不正眼相看,这类人里面最著名的莫过于文化大家辜鸿铭了。
辜鸿铭
辜鸿铭,中国传统文化的拥护者,坚定不移地“保皇派”。在很多人印象中,在当时拥护传统文化的人,应该都是生长在皇城边上,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才会如此坚定不移,比如当时的学者黄侃和林纾。然而辜鸿铭却是个例外,1857年,辜鸿铭出生在马来半岛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西方人,于是他从小读的就是莎士比亚、培根这些西方作家的作品,对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十岁的时候跟随橡胶园园主去到英国,十四岁的时候又到德国继续学习,接受的全部都是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学习上,辜鸿铭可以说是学神,他掌握了英、德、法、拉丁等六种语言,并获得了文学、哲学、神学等十三个博士学位,在那个时候获得一个博士学位已经是难如登天,可想而知辜鸿铭的厉害。
一代狂儒辜鸿铭
188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辜鸿铭回到中国,遇到了当时的学者马建忠,并且跟马建忠彻夜长谈,学习了三天的中国文化,便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成为传统文化的忠实拥护者。在此之前,他认为西方文学才是最好的,他回国也是希望能够用西方文学来影响中国,使中国走上西方的道路,然而仅仅三天时间他就改变了观念,中国文化的魅力在辜鸿铭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辜鸿铭的回归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此后开始在中国演讲,翻译了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在全世界都广受好评。很多外国人都慕名而来看辜鸿铭,听辜鸿铭的讲座,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可不看辜鸿铭。把辜鸿铭和故宫相提并论,辜老的名气已经响彻中外。辜鸿铭经常做《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想听这个演讲,无论是谁都需要两块大洋的门票,即使这样还是座无虚席,外国人都被辜老深深折服。
辜鸿铭著作《中国人的精神》
然而作为“保皇派”,辜鸿铭身上也有不少污点,比如反对新文化运动,支持人们留辫子,最被人诟病的还是他说的那一句“日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其实这句话有很多种理解,辜鸿铭对中外文化的研究都非常深入,日本文化,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中国古代唐朝流传下来的,这么理解的话辜鸿铭说的只是学术上的理解,再加上辜鸿铭根本就看不起外国人的性格,当不会捧日本人而贬低中国人。
辜鸿铭演讲《中国人的精神》剧照
辜鸿铭这一生都是光明磊落,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但是他不会全面攻击新文化,他年轻时接受的都是西方的教育,虽然他支持中国封建政府的专制,但是在内心深处,总是会给民主留下一块土地吧。辜鸿铭对学生说:“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便是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而要去革命,到现在仍在革命。而我呢。自从跟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在保皇。”辜鸿铭一直在保皇,蔡元培先生一直在革命,但是辜鸿铭跟蔡元培却一直是好朋友,他们的信仰不同,道路不通,却并不排斥,若非真性情,是不可能做到的。
辜鸿铭剧照
很多人说辜鸿铭留着辫子,是开历史的倒车,但是辜鸿铭的辫子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因为这根辫子代表的是传统文化,又不完全是传统文化,他的辫子应该是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过渡,这样的辫子又怎能随意剪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