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实践单位评价】人民网评:让村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时间:2023-08-23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村干部队伍稳不稳定、健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发挥领头羊的带动作用。

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地方以村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逐步转向全脱产、专职化,捧上了有保障、有分量的“铁饭碗”。客观来说,这一趋势有助于增强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以往,村干部流动性大,有时候事儿没办完人可能先换了;村级事务帮忙兼职的多,担当作为的少,该负责、要落实的工作经常找不到人……只有村干部的队伍稳了,干事创业才有抓手。从精准扶贫到疫情防控,从粮食生产到乡风乡貌,事儿有人管、工作有人落实,事业就能不断发展,群众自然有口皆碑。

只不过实践中也发现,关于专职化的待遇问题也成了不少村干部“心里的疙瘩”。比如,比起到田间地头干事业、谋发展,现实里不少村干部被“拴”在办公室填报表、坐台账,承担的活儿越来越多,相应的收入却越来越难匹配;再如,很多村干部都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有所作为就要有所“牺牲”,干点事要有“搭点进去”的觉悟和能力;又如,村情千头万绪,政策因时而变,补贴怎么申、奖励怎么给,都是一道难题。可以说,待遇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干事心态、削弱工作成效,而且长此以往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队伍稳定,制约村级治理效能。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但是,人才不会“从天而降”。合理的报酬体系、适当的待遇水平,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目前,一些地方鼓励村干部干事创业,建立薪酬增长机制,打通上升渠道;有的县市着力解决村干部“五险一金”全覆盖,探索离任村干部有效发挥作用长效机制。只有对基层干部工作中、生活上出现的困难,设身处地地加以理解,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扎实有效地进行帮助,才能为他们干事创业消除后顾之忧。

同时也要看到,村干部专职化也意味着对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个职业、一个饭碗,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不是作为一种责任,是不可能把工作干好的。倘若对担当作为不上心、却总想着等靠要捞好处,对群众冷暖漠不关心、却对名利多少处心积虑,往上级组织跑得勤、往田间地头跑得少,那么这样的村干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要知道,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老油子”已经不再有市场,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才能脱颖而出。

正所谓“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该激励的要激励,该鞭策的要鞭策,该提高的要提高,该落实的要落实,才能让村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带动日子越过越好、推动事业蒸蒸日上。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959163.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