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9校园戏曲节闭幕之际
赵洪
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戏曲进校园—2019校园戏曲节”,历时两个多月,于12月21日圆满落幕。
本届戏曲节持续开展的70多天中,京剧、昆剧、评剧、越剧、沪剧、粤剧、四平调等14个戏曲剧种走进校园,国家京剧院、中国评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上海沪剧院、广州粤剧院、武汉京剧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等21家剧团机构助阵戏曲节,冯玉萍、董圆圆、张建国、李佩泓、孔爱萍、施夏明、欧凯明、茅善玉、吴凤花、王平等几十位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其精湛的表演,为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视听盛宴。
32场京剧工作坊,12场名家讲座,5场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戏曲推广和体验活动,初步建立了让学生在课堂了解戏曲,在工作坊中体验戏曲,在讲座中研学戏曲,在剧场中欣赏戏曲的多维度教育模式。尤其是在本次戏曲节期间,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队、合唱队的同学们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师生联袂演出的新编程派历史剧《穆桂英挂帅》,中西合璧的跨界融合,业余学生与专业名家的合作,让从未接触过戏曲的同学参与演出,让学生从观众成为演员,进一步深入了戏曲进校园的教育实践。戏曲节立足校园,辐射北京市有关中小学及周边社区,现场及网上观众及参与人员超过13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光明网等三十余家媒体,共计150余篇报道,戏曲节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清华大学京剧工作坊教师授课中
2016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项目,清华大学京昆艺术文化传承基地名列其中,这为有着“两口二黄”传统的清华园提供了戏曲艺术校园传播和传承新平台。2017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戏曲进校园,意在通过戏曲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说,校园戏曲节已经成为校园戏曲教育的一个新品牌。
一、戏曲将美送进校园
戏曲艺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集聚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说唱等多种文艺形式,统一于“载歌载舞”的舞台呈现中,将中国人的生活情境与情感表达,巧妙地转化为虚拟性和程式化的戏曲语汇,包括诗意化的语言、音乐化的声音,舞蹈化的动作,美术化的妆服,意境化的舞美,构成了中国戏曲独有的美学表意。四功五法与唱念做打是中国人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审美文艺形式,也成为形式美的中国符号。
校园是很多大学生第一次观看戏曲的场所,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剧场中接触戏曲,或为戏曲之美惊叹,或被戏曲之情感动,戏曲唤醒了深植在学生心中的民族文化记忆,这颗种子会在合适的时间和环境下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校园戏曲美育的任务和责任,就是要将最美的戏曲艺术带到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戏曲艺术的精美绝伦,循序渐进的熏陶和培育他们的审美鉴赏力。本届戏曲节邀请展演的剧种,集锦了南北东西不同地域的剧种类型,力求满足戏曲教育对多元戏曲文化的需求。剧种在审美风格上既包含历史积累厚重高度程式化风格的剧种,如昆剧、京剧等;也包含20世纪初逐渐形成和确立的年轻剧种,如越剧、评剧、沪剧等。并举办了“中国评剧110年纪念活动”“河南稀有剧种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不同剧种的优秀剧目,通过当代艺术名家的演绎,让学生在戏曲节期间能够持续集中的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出,从审美感知层面了解这些剧种的艺术形态和美学风格,培养欣赏戏曲的习惯和爱好,在寓教于乐中陶冶心灵,进而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2019年12月11日,中国京剧院《穆桂英挂帅》在新清华学堂上演
二、戏曲将中华优秀文化送进校园
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是戏剧的一个分支,也被称为中国歌剧“China Opera”。戏剧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创造,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代表本民族文化的戏剧艺术。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是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发源衍变于不同的文明环境,各自形成了独立的戏剧形态,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古希腊和古印度的戏剧文化本身已经不存在,唯独中国戏曲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古老戏剧。诞生在农耕文明环境中的地方戏曲,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记录和再现着古代社会风貌和民俗文化,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民族文化图景。戏曲艺术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在担负娱乐功能之外,同时也是规训和引导世人向善的教科书,在教育不发达的年代,百姓几乎都是通过观赏戏曲等艺术形式,来接受主流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葴和审美价值的规训。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以道德文章劝世人向善,以情趣让世人赏心悦目,以技艺让世人鼓掌叫好,寓教于乐、情理交融正是戏曲文化绵延流长的根由之一。
戏曲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戏曲的叙事逻辑是遵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其中讲述的因果循环是中国人哲学观、伦理观的折射。莎士比亚将戏剧比作一面镜子,让人类观照自己和认识自己。戏曲正是中国人自己的镜子,每一位国人都能从这面镜子中看到鲜活的“自己”,将“过去的历史”与“未来的历史”对话,在一种“交感”的审美体验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上很多民族和国家,都有引以为豪的戏剧文化,英国有莎士比亚,法国有莫里哀,德国有歌德、席勒,俄罗斯有契诃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挪威有易卜生,美国的尤金•奥尼尔⋯⋯,这些在人类戏剧文化史上留下足迹,无一不是本民族的骄傲。我们同样有引以为荣的戏剧家,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等等,他们所创作的《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不朽的传世名著,同样丰富了世界戏剧文化的宝库。弘扬中华优秀戏剧文化,在校园环境中建立学生与民族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是戏曲走进校园的重要使命。
2019校园戏曲节闭幕式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生联袂演出昆曲《牡丹亭》片段
三、戏曲将民族精神送进校园
戏曲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包含着中国人的高贵品质和高尚情操,具有超越时代属性的精神内涵,是培育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审美鉴赏力的青年学子不可缺少的手段。从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到明清传奇,再到清代以京剧为代表的多种戏曲剧种,戏曲的演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条清晰的历史脉络中,不同时期所衍生出新的剧种,无不是对前辈艺术创造和审美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世代相承的衣钵中,流淌着的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戏曲剧目题材广泛,数以千计的古代历史故事,从远古的传闻、神话,到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朝代中的真人实事、演义传奇,可以说是一部鲜活的中华历史的画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魂魄。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当首推文艺”,王国维先生也说过“美学上的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的最终之目的合”,他强调以美引善。我们就是要通过戏曲艺术的美,引发青年人对善的追求。这种善,小到家人、朋友、邻里的友爱,大到为国担当与奉献。目前全国仍然活跃着300多种戏曲剧种,京剧、昆剧等大的剧种外,还有柳子戏、碗碗腔等几百种地方稀有剧种,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剧种讲述的是共同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那些经久不衰的名戏名段,绝不仅仅是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背后所蕴含的一定是对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颂扬和赞美。戏曲进校园有着明确的目标观众群体,什么样的剧目适宜走进校园展开戏曲美育,需要精心遴选,既要覆盖戏曲的广度,同时也要有精度,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在思想主题上要有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本次校园戏曲节在剧目选择上,既包含传统的历史故事,如京剧《穆桂英挂帅》、越剧《屈原》、评剧《孝庄长歌》等,是讲古代君臣仕的为国(朝廷)担当。孝庄为大清朝舍弃爱情,屈原为楚国兴衰舍弃生命,穆桂英为报国五十多岁披挂出征。“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学生在演唱中被感召、激励;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剧目,如京剧《红灯记》、粤剧《刑场上的婚礼》等,“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表现出的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让反动派的枪声做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表现出的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着今天的年轻人;还有反映对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的原创京剧汉口女人三部曲、评剧《牵•纤手》等。学生透过这些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明辨善恶忠奸、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家国情怀的感召,唤起对美好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11月19日,广州粤剧院《刑场上的婚礼》在新清华学堂上演
美育的使命是培根铸魂,戏曲作为校园美育的重要载体,在以美育人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连续三年承办校园戏曲节,已经在校园中形成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习惯走进剧场,热衷于欣赏和传播戏曲艺术。戏曲教育已经成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民族情感的有效途径,我们会长期坚持下去。
作者简介:赵洪,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