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学而思网校大语文的【每日成语】板块中,梦瑶老师将从成语出处、成语故事、成语释义、成语结构和成语造句五个方面入手,让孩子轻松掌握词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只要五分钟,就能让孩子掌握一个新词汇注哟
快让孩子来跟梦瑶老师学习吧!
【成语板块每日持续更新,记得点关注哟】
今日成语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成语故事
【小故事】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宋玉,他也是楚国的大臣,常伴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有一次,楚襄王听到人们议论宋玉的行为不好,就把他找来问道:“有些人对你的言行很不满意,你想想自己的为人有没有什么不端正的地方?”
宋玉是个很善于言辞的人,他给楚襄王讲了一个故事:“在咱们楚国国都郢城,来了一个很会唱歌的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这样通俗的歌曲,有几千人都能随着他唱;后来,他唱《阳阿薤(xiè)露》这样比较文雅的曲子,跟随他唱的人只有几百人了;而当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曲子时,能够跟着他一起唱的人只有区区几十个而已!这是为什么呢?”宋玉看了一眼楚襄王,接着说,“这是因为曲子的格调越高,能够唱出来的人就越少。那些平庸的人,怎么能够理解我宋玉的行为呢?”楚襄王听了宋玉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于是就不再追究他了。
《阳春》和《白雪》是非常有名的两首古琴曲,古时的人们常以“阳春白雪”连称,所以也常被认为是一首古琴曲。在这个故事里,宋玉委婉地告诉楚王:一个人的品行越高洁,仿效他的人就越少。现在,“阳春白雪”一词已经成了高雅艺术作品的代名词。从这个故事中,还产生了一个成语——“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艺术作品。
成语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结构及用法
【结构】:“阳春”和“白雪”构成并列结构。
【语法】: 常作主语、宾语,也作定语。
【近义词】:曲高和寡
【反义词】:雅俗共赏
成语造句
1.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著,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
2.我的作品属下里巴人,他的才真正称得上阳春白雪。
3.文艺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他们也需要"阳春白雪"。
4.文艺要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因为群众不仅需要“下里巴人”,也需要“阳春白雪”。
5.第五章宋元明清,农技诗与田园诗共峰峡宋元明清,是农技诗产生、繁荣时期,农技诗的产生,标志着诗歌这种阳春白雪形式与农事这种下里巴人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6.从不缺货、没有滞纳金、不必等待送货上门,你随时都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任何影片,从最新的火爆大片到最阳春白雪的感人文艺片,任君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