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煌煌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们始于洪荒,一路走来曾与很多朋友或者是敌人同行,而后又一一遗落。到现在回首再望,我们总能从曾经的历史中谋求到一些内在的规律性,去探讨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为此余秋雨先生亲身走过那些失落的文明和衰落的历史古迹,并写成了日记。在那些日记的字里行间,或许能就窥探曾经古文明失落以及中华文化延续的原因的一角。
非主流的暴力远征
当余秋雨先生走在曾经古文明存在的土地上,一路枪口的伴随和保护,那些千年之前吟唱出动人诗篇的文明,如今却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战火中求生,埃及曾经繁荣一时,他们所推崇神秘,却缺乏理性的清明,当战火蔓延开来,它缺少了被理解的渠道,便也无法继续传承,而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它难以置身事外,昔日的辉煌带来的是外来者想要彻底征服的渴望,而在几次征服之后,文明断代,神秘者更加神秘,却更加难以延续。
而自古以来的中国,则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出现。无可否认,这其中地理位置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东面临海,西面有山,南面丛林多瘴气,北面苦寒不宜居。但是除此之外,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对于战争的不喜和对于和平的珍惜也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而且这种思想并非只在民众或者是诗人之间流传,而且在统治者,哪怕是雄才大略的统治者之间,这种论调也是颇为流行的。秦始皇修长城,是为自保而非征战,盛唐民风开放,万国来朝,是为交流而非讨伐,虽然骨子里有些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却无为了这种优越感而穷兵黩武的思想。中华文化能够续存,这种思想是极为重要的。
文化的出现,往往带来繁荣的盛况,而繁荣引来的却是野蛮的觊觎。当文明被野蛮者所注视,暴力与抢夺便在所难免。文明易碎,而若想传承,便需要加固层层的堡垒,当文明世界原本用来自保的力量超出了一定范围的限制,便很容易变成为主动的进攻与对暴力的认可与推崇。而对暴力推崇的文明若战胜野蛮,最终是会想着其他文明动手,从而变成文明之间的相互战争。文明的战争总会伴随着暴力成分的增加,而暴力则是毁灭文明的刽子手。而正如《千年一叹》所言:“任何军事远征,都是文化自杀。”世界上大部分的古文明皆存在这个问题,主动或被动,暴力总会伤害文化。
秩序的建立与实用主义的大流行
“这次考察使我们看到了抽去了平台,失去了语法之后的情景,一种匪夷所思的失序。”在其他古文明曾经存在的土地上,失序或者是曾经的失序却是普遍存在的。教育的缺失,文化断层,统治者并未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而去把玩政治;民众游荡,无所事事,大片农田粗收粗种,而饥荒却依旧时不时寻找存在感。这种情况的出现便是秩序的失守的后果。同时宗教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现象。宗教所追求的大多是飘渺的来世以及精神上的磨砺,这就使得其信徒对于实用主义很难抱有太高的认同感。
而在中华文化中,秩序和实用主义是很流行的。“选拔这些文官的标准,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恰恰注重“治国平天下”,不是空谈玄论,因此也确实能把地方上的事情管起来。不断选拔,不断考试,又使儒家文化拥有了大批的研习者和实行者,它也就活生生的延续下来了。中华文化既没有在无序中崩溃,也没有在无效中风干,都与此有关。”从汉开始,儒家思想便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正是因为它太过于正统,所以难免有些争议。其争议有一部分来自于对于秩序的维持。儒家的思想,并没有磨灭关于文化创造者心中关于世俗权力的追求,而是将其引导在了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经世致用,也是实用主义。所以古代中国再如何有天灾人祸,他们大多数也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虽然在短时间内造成了文化的萎靡,却总不至于断绝,而文化的韧性又决定了在下一场的繁荣期再度兴盛,如此生生不息,从而为中华文化的延续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这种制度是深入人心的。纵使出现新的统治者,这种秩序也通常会被新的统治者所延续。而中国虽有本土的宗教,但是他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出现的,相比较于祈求神明的垂怜,大部分人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做事。这也是实用主义在中华文化中的一种体现。
比较来看。文明若是想要续存,对于秩序的维持是占有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比重的。失序虽然不会直接对文化造成影响,但是他会造成文化源头处的积极性的丧失,还有对于流传下来的文化的遗失,这些对于文明的打击是很大的。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因为在秩序之内对于文化的尊崇以及一些流传下来的文化有选择的作为科举考试的载体,这使得大部分人对于文化体现出的一种比较友好的态度,而考试中选择作为载体的文化,大部分是比较有实用价值的文化。书生在学习了这些文化之后,投入的世俗的事物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了世俗世界的发展,而这种世俗世界的繁荣,或者说是秩序为新的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很重要的条件。这也是中华文化有别于其他古文化的其中一方面。
和而不同的生命支点
当余秋雨先生去往埃及,埃及的古文字已经失去了被解读的能力,金字塔依旧伫立,但是其中蕴含的信息我们却很难知晓,金字塔更像是一个神秘的符号,能让我们从中看到曾经文化的一角,却因为这一角而显得更加神秘,法老时代的惊人文明,现在只是零星遗落。埃及文明的遗落很难归咎于其中某一点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文明保守的特性需要占据其中很大一部分。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上,并非没有被其他民族入侵或交流的时刻,有如同元清那样直接而激烈的改朝换代,也有遣唐使这样平和的互通,而在这些交流的过程中,中华文明却并未被其他文化所征服乃至于断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它的内在有一种很坚韧的力量,自古以来,我们曾经面临着很多次的危机,或外部或内部,但是这些危机最终都便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其实从整体上来说,中华文化还是偏向于保守的,但是这种保守并非是绝对的排外,而是一种更倾向于骄傲的情感,看到其他文化的闪光之处,然后变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其内核还是我们坚持了几千年的那些道理,中华文化是以一种不断前进,螺旋上升的姿态去发展的,这种发展趋向是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种既往文明不管曾经多么伟大,进入不同的时间过程和接受群体之后,必须寻找自己新的生命支点。”文明大多是保守的,这可能与文明的特性有关,文明灿烂而脆弱,便很容易被其他东西所伤害以至于断裂,可是同样的,文化若不交流,则会导致其脱节,最后被其他文明所抛弃。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住自己的文化内核,然后吸收其他文化的可取之处作为自己的补充。这种补充应该与原本的文化相融合以谋求发展,而非彻底的取代。
结语:
“不谋求玄深体系,不标榜清高出世,不排斥别种文化,只求一种自然的教化方式,普及实实在在的良好秩序和理性精神。”在中华的文化中,既包含着社会的秩序,又兼顾了伦理道德的要求,对其他文化采取包容吸收的态度,又不至于因此去吞并其他文化。这样的结合使得它并未沉迷在神秘主义的漩涡之中,又难以做出远离世俗的姿态,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这也许是他不曾断裂的一点点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