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读完《安娜•卡列尼娜》的人,合上书的那一刻或许都会产生三个疑问:
第一,托尔斯泰这老头儿怎么就把安娜给写死了?
第二,为啥小说名为《安娜•卡列尼娜》而不是《康斯坦丁•德米特里奇•列文》?同为主角的列文,甚至作者花了更多的笔墨来塑造这个人物,为什么不用他命名?
第三,结尾是不是结束的有点草率了?看得不过瘾呐。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关系图(图片来源网络)
说到第一个问题,作为现代社会大多数独立又渴求野蛮生长的女性,都会为安娜冲破道德束缚勇敢追求真爱的勇气颂扬,但一开始确实不太接受她最后为爱卧轨自杀。因为觉得安娜真挚自私的爱情并没有超越她对自己生命的怜爱,可是最终她却选择了自杀。是因为安排这样的结局让人物显得更悲壮还是生命本身脆弱,生活太过复杂,不是人人都能找到活着的理由,唯有一死才可以解脱?抑或是为了与列文最后的人生信仰,明白生活的真谛最终选择好好地活着形成对比,安娜的结局可以安排死?想起电影《魂断蓝桥》,讲述的也是一段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结尾玛拉最后也选择了自杀,可是她的爱是因为爱人而死,战争的残酷、现实的无情,为了爱人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忠诚选择了死。安娜不是一个正派的人吗,不是一个勇敢可爱的人吗?或许在她那个时代不是正派的人,最后也被人唾弃为“她的下场正是她那种女人应得的下场。连死的方式都挑得那么卑贱下流。”可是,那个优雅、勇敢、迷人的安娜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或许她的嫉妒、神经质、不安全感、婚姻的枷锁让她无法坦诚地去爱,无法找到除了爱情之外活着的意义,所以她选择了死,但这样的死难免显得愚蠢又不得其所。
所以第一感受:“神秘、妩媚、热情,自己追求幸福,也赐给别人幸福”的安娜应该勇敢优雅地活着。
但是,再进一步探究,会发现:安娜为活生生的爱背弃家庭,为爱自杀,确实都是作者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托尔斯泰对安娜的爱是深沉的,是钦佩和欣羡的,他不再需要另外一个活着的列文。
安娜既然能为了伏伦斯基公然与卡列宁决裂,宣告自己是伏伦斯基的情妇,从对丈夫的背叛,对儿子不得已的抛弃到与他一起远走高飞享受爱情的甜蜜生活,她已经清楚知晓后面的困境,但并未为此退缩和恐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爱情。所以她害怕的不是上流社会的摒弃,纵然承受着这方面的压力但不至于达到毁灭的程度。她害怕的是爱人的逐渐冷漠,害怕的是爱情的凋零和消失,所以想拼命抓住,不断地怀疑猜忌,嫉妒患得患失,最后用了自己最后的筹码,牺牲自己惩罚情人。这样安娜是作者想要成为的,飞蛾扑火纵然令人惋惜但是悲烈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托尔斯泰晚年在深秋的凌晨瞒着妻子,离家出走,前往高加索,最后因为旅途的困顿和身体的衰弱最后死在了火车站。
第二个问题,托尔斯泰从自身经验出发,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列文为什么不作为书名呢,一方面第一个问题已经阐明老托对安娜的爱更加深厚,另外一方面,倒过来看,这部小说如果没有列文,安娜这条主线依然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如果没有安娜,仅有列文的故事就显得很单薄,不再那么具有活力和艺术魅力。
但就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列文,或许在他身上能引发更多的共鸣和对自我的探索。
列文,32岁,大学读的自然科学,富有的农场主,住在莫斯科郊外,对爱情羞怯忠贞,醉心农业改革。面对上流社会矫揉造作的派头及所谓的文明的目的是“处处讲究享受”感到愤懑,宁愿做个野蛮人。
比如他关于乡村的态度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柯兹尼雪夫去乡下度假休息,面对乡村和老百姓的想法和态度令列文感到不愉快和不喜欢。
列文的乡村是生活的地方,是欢乐、痛苦和劳动的地方;哥哥觉得乡村既是劳动后休息的场所,又是驱除都市乌烟瘴气的消毒剂,他相信它的功效,乐于享用;列文感到乡村好就好在它是劳动的场所,而劳动又是绝对有益的,而哥哥认为乡村所以特别好,就因为住在那里可以而且应当无所事事;对于老百姓,柯兹尼雪夫总能摆出一副和善不装腔作势的派头去和农民工交谈,善于交流,了解并喜欢老百姓,而列文看来老百姓是共同劳动的参加者,对他们怀有敬意,钦佩他们的力气、温顺和公正,但也对他们的粗心、疏懒、酗酒和撒谎感到恼火。柯兹尼雪夫拿他所不爱好的生活同田园生活相比较,因而爱好和赞赏田园生活;拿他所不喜欢的那个阶级的人同老百姓相比较,就喜欢老百姓。对老百姓生活的固有观念多半来自于同别种生活比较而形成的。
读到这些,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心理活动与现今的大都市的打工人或是富人,总是见缝插针的去乡村体验生活,然后感叹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人们的可爱多么的相似。我之所以的感到愧疚,是因为我现在好像也成为了这些都市人中的一员,但我曾经是乡村里的一个农民,从小学、中学、高中、甚至大学我们都忙于农活,拔秧苗、插秧、割稻、打稻谷…那些我们曾经为之生存的根本,为了有饭吃而痛苦的劳作,如今也变成了口中赞美的悠闲美丽可爱的图景。虽不曾夸夸其谈,但是回首过往,乡村生活留下的更多的是辛苦和忙碌,别人眼里悠闲放松的乡村那时候在我们心中是劳动和疲于奔命干活的地方。
另外,列文有一个高贵的品质:真实。他平息怒火的方式是“把一件坏事变成好事”,总是努力去改变局面;面对生活总是在寻找乐观、坚定和快乐的秘诀。他因为一开始的因向吉娣求婚失败感到羞愧,认为不再幻想婚姻的幸福也就不再蔑视现在的生活,到想要劳动得更多,生活得更俭朴,最后忠诚的抛弃过往追求自己坚持的爱情。从现实的东西使他“老是怀疑,永远对自己不满,徒劳无功地试图改革,堕落,永不期待不可能到手的幸福。”到内心的呼声告诉他不要因循守旧,事在人为。他一直践行着“在生活上保持纯洁。”还有一处让人动容的地方就是:他把自己写的日记全部给了吉娣,告诉她自己并非处子之身,吉娣有震惊转为接受和包容。在这里明显能感受到两人的心意相通,列文对婚姻的懵懂和幼稚,在吉娣对生活有条不紊的安排和成熟理性的认知的影响下开始了对生活更多的思考。
而托尔斯泰在列文身上倾注很多心思,以及将自我的经验及自身的影子全身心地放在这个人物身上,就是探索对死亡的思考到最后的自我悟道。小说中唯一一个章节有标题的就是“死”。他的大哥尼古拉的死亡对他产生极大的影响,面对死亡时列文能高谈阔论“一切都很无聊。我对我的思想和工作是很重视,我们这个地球算得了什么?无非是生长在宇宙里的一小块青苔罢了。可是我们自以为很了不起:什么思想啊、事业呀?其实都是沧海一粟。”但这类人真正面对死亡时“他们害怕死亡,看到临死的人就束手无策。对死的无法理解、对死的临近和无可避免的恐惧。”远不及他的妻子吉娣那样沉着冷静,明确地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活着的人应该做些什么,也不曾觉得害怕。妻子对死亡的态度和表现也让列文对死亡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样,就回到第三个问题,小说最后的结尾,列文对生与死的思考是否结束得太过仓促?就个人而言,我并不厌恶一个故事中出现训诫和说教,就最后列文宗教意义上的悟道我远没有在看《战争与和平》中关于皮埃尔对人生的感悟看得那么过瘾,但是对于《安娜•卡列尼娜》来说,已然是够了。她虽没有《战争与和平》那么波澜壮阔和宏伟浩大,但是她也更纯粹。
那个把家里的绳索全部藏起来、不敢携带枪支以免自己自杀的列文,那个怀疑一切,怀疑上帝存在的列文,从那个恐惧死亡害怕死亡的列文,他不再惊异于死,而是生。他模模糊糊地感觉到“他所谓的信仰不仅是无知,而且是一种缺乏知识的胡思乱想”,他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重读柏拉图、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的著作,但是学说总如同空中楼阁般崩塌,从实际生活出发加以观察时,仅是一件不能御寒的薄纱衣服。但他没有开枪自杀,也没有上吊,而是继续活着。
原本他就这样活着,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活在世界上为了什么,并且因为这样的愚昧无知而痛苦得想自杀,同时又坚定不移地走着他独特的人生道路,直到与农夫费多尔干活聊天时,费多尔说“天下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人活着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活着为是为了灵魂,他记得上帝”,引发了列文更深的思考。“他说一个人不应为自己的欲望活着…不应为我们所理解、所迷恋、所追求的东西活着,而应该为那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为谁也无法理解、无法确定的上帝活着。”
“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善。”
“我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可是我的思想不能为我找到答案,因为它达不到这个水平。答案是生活本身给我的,是由于我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这种知识我不是用什么方式取得的,它是天赋的,因为我从任何地方都得不到它。”
托尔斯泰最终将活着的信仰归为对善的信仰,并且认为这种靠天赋、靠心灵获得的信仰是通过教堂教义来授业解惑的,教义是用来侍奉真理的,是可以解释精神生活的,是架起宗教信仰与生活的桥梁。
列文或许仍然不理解生活,仍然对生活充满了困惑,但是他不再感到空虚,因为他的信仰就是“有权使生活具有明确的善的含义。”
关于最后的人生哲理的诠释,于我个人来说,或许因为历史文化差异,或许因为人生经验不足,理解起来总是有点隔靴搔痒。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是不知道我这人是什么,我活着为了什么,那就无法活下去。”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带着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思考的信仰,努力认真地活着。
最后,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关于教育的部分也让我很有兴趣。列文认为:“学校没有用处,有用的是那种可以使农民富裕些、空闲些的经济设施——到那时就会有学校了。”在当时那个时代学校的作用并没有起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会对社会生产有什么作用,仅是装饰作用,所以列文认为学校没有什么用。这种思想与斯宾塞的教育理论有着共通点,而且对现今的教育理念也有重大的反思。这里摘录斯宾塞关于“教育预备说”的部分内容。
“他指出,怎样生活是我们的主要问题,例如,怎样对待身体,怎样培养心智,怎样处理事务,怎样带好儿女,怎样做好公民,怎样利用自然资源,等等。因此,怎样去过完满生活?这个既是我们需要学的大事,当然也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
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他的完满生活作好预备。从最广义地看,学习科学是为完满生活的最好准备。
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作父母的教育;准备作公民的教育;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由此出发,制定一个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这样的课程体系,斯宾塞认为,应该包括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设生理学、解剖学。这是阐述生命和健康规律,直接保全自己或是维护个人的生命和健康,并使他们保持精力充沛和具有饱满情绪的知识。第二部分是除读写算外,开设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这是与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可以提高生产活动效率和赚取最大利润,从而间接地保全自己的知识。第三部分是开设心理学、教育学。这是为了正当地履行父母的职责,更好地教养自己的子女所需要的知识。第四部分是开设历史。这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履行社会义务所需要的知识。第五部分是开设了解或欣赏自然、文化、艺术(包括绘画、雕刻、音乐、诗歌)知识的科目。这是为了更好地度过闲暇所需要的知识。)”
(以上摘录来自:生机盎然的博客“斯宾塞:《教育论》思想简介”,)
另附翻译家草婴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精彩讲解的网址:
《欢聚一堂话安娜》
Ending。
哦,对了,个人觉得尽量还是不要去看电影吧,远不及原著的万分之一。
托尔斯泰真的是越读越上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