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漂亮朋友读后感】“当一个人渐渐开始不发朋友圈……”

时间:2023-07-09 作者:佚名


年轻的时候,遇到一点小事就想让所有人都知道;

到后来发现,人越成长,经历的事情越多,想说的话便越来越少;

难过的时候,习惯独自撑过;快乐的时光,也不再愿意同人分享。

发朋友圈的频率,也从周更到月更,最后以年为单位。

当一个人渐渐开始不发朋友圈,不是无话可说,不是怠于记录,而是静默地成长,低调地成熟。

叔本华曾说: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发的朋友圈也是如此。

拍的风景照片必定加上厚厚的滤镜,发的自拍照片少不了精修美颜;

拍照片、p照片、选照片一套流程下来,用来感受美景、美食的时间没有多少,花在p照片的时间反而占去了太多。

这一切都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我们乘车远行,寻赏美景,原本是为了脱离熟悉的环境,去感受风的流动,云的变幻。

可当我们遇到令人惊奇的景色,单纯为了拍照片,忽略了感受当下正发生的美好。

旅行的意义如果都变成了拍出能发在朋友圈的照片,那我们出门远行就变成了讨好别人,寻求别人眼中的自己。

自媒体博主@小沫 曾经讲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以前出门旅行的时候,为了拍出美美的照片,她总是带上几大箱衣服。

裙子要带上好几条式样,泳衣都能带出七八套。

这样做的代价:带了太多东西,每次换车她都非常疲惫,因为挑选太多,每次搭配衣服都会耗费太多时间。

结果是,整趟行程都找不到最佳状态,既没有玩好,也因为时间不充裕,错过很多美丽的景色。

之后,她调整自己的状态,精简了装备,衣服就带2-3套舒服的就好,化妆品精简到基本品。

当她拍照不再追求精修的美丽,而是认真感受美景的时候,照片里那种真诚的笑容,才是真正打动人的东西。

后来,她每到一个景点,不再把拍出美丽照片作为首要目标,而是用心感受当下遇到的一切。

她才发现,原来自己错过太多旅行中新奇的体验、经历。

生活原本是要自己感受的,何必要过成朋友圈里给别人看的精修模版。

不用活在别人眼里,要活在自己的人生剧本里。

曾经听朋友七七吐槽:现在的朋友圈,越来越像炫耀圈了。

小A今天炫出一只香奈儿的包包,小B明天就晒出一套海蓝之谜的化妆品,小C后天就发出一只带logo的项链。

而她月薪只有4500,每个月除去房租,刚刚够吃饭,哪有余钱买这些东西。

为了满足虚荣,七七也跟风过。

她刷爆了一只信用卡,只为了买到一只超过万元的奢侈品包包。

然后拍了一张图片,配文:新宠。

收到朋友圈点赞的那刻,确实弥补了她内心的满足感。

但这种满足感实在太短暂,只存在收到点赞的那一刻,并且不能持续。

随之而来的严重结果便是,为了还信用卡账单,她不得不省吃俭用;

家里需要用钱的时候,她也没能伸出援手,这让她非常内疚。

当终于还完信用卡时,七七长吸一口气,眼前的包包看起来也没那么喜欢,但是自己却为之付出了一段艰辛的时光,仔细想想,真是得不偿失。

后来,再看到那种光鲜亮丽的朋友圈,她决定不再跟风了。

不因别人吃了一顿网红打卡餐,自己马上也开始挑选餐厅;也不因别人晒出一件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去生气苦恼,徒添烦扰。

听过一句话说:生活是自己的,跟别人毫无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找到自己的热爱,远比跟风别人的热爱重要的多。

朋友圈里的攀比,只是一场虚假的社交游戏,不仅掉入消费主义的漩涡,还让自己的生活泥足深陷。

成年人的世界,过好自己的生活,远比与人比较来得重要。

当一个人渐渐不发朋友圈了,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网上曾有一个讨论量颇高的话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渐渐地都不再发朋友圈了。

有个高赞回答: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方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确实如此。

到了一定年纪,已经有了固定的圈子,不再以发朋友圈的方式,博取别人的注意,而是懂得放下对朋友圈的执念,把想说的话分享给懂的人听。

曾经采访过身边一位很少发朋友圈的朋友。

他的工作是一名公务员,但他的副业非常精彩,是给别人画插画的,同时还是一个短视频博主。

找他的时候,不是在画插画,就是在编辑视频。

我问他:怎么好久都没见他发朋友圈了。

他说:最近实在太忙了,朋友圈已经好久都没点开了,更别提发朋友圈了。

但是他又补充,顺便聊了一个生活的感悟。

他说,当自己经历一些事情后,发现朋友圈里并不是真的生活。

发朋友圈之前,要想该发什么内容;发完朋友圈之后,又期待别人的关注和点赞。

没有人点赞,又会十分失落,想东想西。

有这样的情绪内耗,时间精力,不如好好陪伴家人,陪陪妻子。

毕竟朋友圈是虚拟,现实才是自己切实感受到的生活。

想说的话,分享给在意的人,这不是一举两得。

我们原本以为不发朋友圈的人,没有可以分享的人,甚至没有可以分享的生活。

但现实是,他们早已看清了朋友圈的真相,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到了一定阶段,不再追逐五光十色的朋友圈,而是回归生活的本身,才是活着的意义。

其实,朋友圈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有人喜欢当做生活的记录本,把它装点得丰富多彩;就有人想要从朋友圈退出,注重真实生活的体验。

无论发不发朋友圈,都属于自己的选择。

尊重别人的选择,也是成年人的修养。

当我们到了一定年纪,经历的多了,感受的多了,就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多说。

不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活出最真的自己;

不再耗费时间在虚拟世界,感受真实的悲欢;

成年人的世界,低调是成熟的标志,沉默是成熟的选择。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不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生活乏善可陈,而是他们看清了生活的真相,选择换一种方式活着。

点个“在看”,不发朋友圈的日子,也在用力地生活。

作者 | 温眸

图片 | 视觉中国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796609.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