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如今已成为一句经典名言。它强调了知识能够丰富人的思想,能够让人更聪明,并通过思考解决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很多问题。这句话公认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
长期以来,许多关于培根的著作和论文都提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但培根究竟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这个命题的,却不得而知。人们甚至开始怀疑培根到底有没有提出过这个命题。后来发现在他未出版的《沉思录》(《Meditations Sacrae》)的片断中记录着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历史贡献自然不可抹灭,但就“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或者这种提法来说,中国的先人早于培根14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过。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在《论衡•效力篇》中的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和学问,就等于有了力量。王充提出“以知为力”,并把“力”区分为体力和知力,主张知力与体力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是谁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若我们强调一种思想或提法,首推王充无疑。若我们强调独特的表达,按照翻译规律及原则,意译最能恰如其分,培根若在文言大行其道的中国古代说出“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并为国人所知晓,将其译成“以知为力”或“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想必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