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以前理解为:天地不仁慈,将世间万物视若敝履。
读了《道德经》才知道,这个理解错得太离谱。
《道德经》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 虚而不屈(jué),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仁”,在此并非指不仁慈,而是表达一种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态度。如果一定要把这个“仁”理解为“仁义道德”的“仁”,那么“不仁”就该是“不失德”,“不失德”就是“有道”(第38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刍狗”,很多人解释为:祭祀用的草狗——在祭祀时将其盛装打扮,用完丢弃道旁,任人践踏。
这样的解释,显得使用草狗的人很不厚道,典型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明显不合乎原文想表达的意思。
在古语中,“刍”也可以解释为牛马羊等食草类动物,故认为,“刍狗”在此句中指代的是是牛马羊猪狗一类的动物。
由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即为:天地依照道的规则,对待万物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就好比对待牛马羊猪狗那样。
天地对待牛马羊猪狗是怎样的呢?
这些动物在被人饲养之前,是在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动物们需要先适应环境,然后才是生存、繁衍与发展。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引申到人类社会,“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是类似的意思。
圣人尊道贵德,以“玄德”治世,让人们在生存与生活中,自由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潜移默化地建立起适宜、有效的社会规则,从而形成有序、平衡的和谐社会。
这一理解,可由下一句的“橐龠”之喻,得到支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一句的通常被解释为:天和地之间,不就像一个风箱(橐龠)吗?虽然中空但永无穷尽,越鼓动风量便愈多,生生不息。
就字面意思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但“越鼓动风量愈多,生生不息”的说法,跟下一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存在前后矛盾。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守中”,就是守在中间,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偏不倚,是平衡的状态。
结合风箱来理解“守中”。
风箱一般是用来鼓风的,鼓风的作用是为了让火燃烧得更旺。
因此,当不需要鼓风时,风箱不进风也不出风,其内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火正常燃烧,能满足使用需求。此时,风箱与火势之间不产生相互作用,但各自保持平衡。
当需要鼓风时,是为了让火燃烧得更旺。这时候,风箱内部的静态平衡被打破,变成了有进有出的动态平衡状态,同时,风箱鼓动与火势大小之间也形成了新的动态平衡。
很明显,借风箱为喻,不是为了表达:鼓动风箱会生生不息地出风,而是在强调:“平衡”。
什么叫“多言数穷”?现在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直鼓风,火会越烧越旺,甚至可能要把锅烧焦了。反之,如果火太小了,把风箱鼓两下;而如果火太大了,就停一会儿,这样才能保证火势大小符合需求,处于适宜状态。
“多言”也是这样,话说得越多,所起的作用越小,甚至有时候还起反作用。但完全不说话,有时候好像也不行,所以“不如守中”。这里的“守中”,指的是“贵言”。
后记
引申到治国策略上,这一章仍在表述“处无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的思想,期望民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自然而然地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
其中“无为”和“不言”,并不是绝对的“无为”和“不言”,而是在民众有需求之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或指导(政策),按需地“有为”和“贵言”。
但这种“有为”和“贵言”就像风箱里的风一样,无形无象,百姓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就在不知不觉中起了作用,正所谓: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