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生勤俭,不贪钱财,不贪权利,他这样做,也这样教育同辈后辈,他说:
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
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兴旺,都是由勤奋节俭所得,衰败也是如此的。曾国藩是怎么做到克俭的呢?
1.曾国藩跟弟弟说治家要俭
家庭用度之上,要勤俭,他说:
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
你们居家过生活,要学陆梭山这个方法,每月用的银子若干,再称一成放出来,那一成的钱相当于这个月的结余。
强制执行的结果,是为了让家庭的钱月月有结余。曾国藩为什么要强制结余家庭用度的钱呢?也许不结余,日子过得很舒坦,结余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反正钱每个月都会有来的。
曾国藩想到万一固定的钱突然断了,怎么办?他解释说:
然亦不愿子孙过于贫困,低颜求人,惟在尔辈力崇俭德,善持其后而已。
我让你们结余是为了不让子孙过于贫困,低头去求人,只有在你们身上推崇节俭的美德,善持其后而已。
静以养心,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国藩读圣贤书,他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希望弟弟们能够明白,好的家风可以传承。
2.曾国藩的夫人勤俭持家
曾国藩对于自己的小家也有要求,他希望他的夫人教育好子孙后代能够有节俭的美德,他写信跟他的夫人说:
夫人率儿妇辈在家,须事事立个一定章程。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他希望他夫人在家要事事立个规矩,做官是偶然的,以后居家生活才是长久之计。现在就要做好罢官后的计划,才不至于到时候一罢官就出现萧条的景象,有盛就一定会有衰,所以一定要提前做计划。
曾国藩希望夫人能够把简朴的优良作风教育给子孙,让子孙养成节俭的习惯,他说:
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
希望夫人教育儿孙妇女,常常想着家里不做官的时候,时时刻刻都有谦虚恭敬节俭的意识,则能够福泽悠久了。
曾国藩的夫人也一直谨守勤俭的作风,她很注重儿女的技能培养,希望他们独自出远门的时候能够有一技傍身,掌握出远门的常识。
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曾国藩的简朴风气传承给子孙的就是这“渔具”。
3.曾国藩自认为是寒士
曾国藩做官以前,他的家里还是半耕田半读的家庭,当时家里并不富裕,他甚至上京考试的路费,还是他舅舅帮凑的。
曾国藩做官后,家里就富裕多了,可他并没有忘本,也一直以寒士自居,延续着简朴的生活作风。
他做了大官后,甚至自己家的书架都亲自设计,他写信跟家人说:
余作书架样子,兹亦送回,家中可照样多做数十个。取其花钱不多,又结实又精致。寒士之家,亦可勉做一二个
他说他设计书架的样式,花钱又不多,而且结实又耐用,寒士家庭都能够勉强做一两个,这足以说明他的书架是很大众的,普通的家庭都能够用得起。
如果按照当时曾国藩的地位,这样的书架用得简直是有点寒酸,可他并不在乎这些;就像他说的:
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
现在他们家虽然是在鼎盛时期,可也不能忘贫困时候的光景,希望子弟们能够戒除骄傲懒惰。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曾国藩是真正的在践行着他的初心。
小米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
节俭并不是吝啬,奢侈也不是光荣。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常怀感恩之心,常念困难之时;曾国藩如此大的家业,都重视节俭,那么小康之家岂能生攀比之风,奢侈浪费?
我是棚小米,关注我,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吧!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