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一、处事类
【原文】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解说】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越要和缓,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越应平和;处理有疑难的问题,心中越应没有意见。
【原文】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解说】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不耐烦的人则不能成就一件事业。
【原文】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解说】天天走路不怕千万里路遥,天天做事则不怕千万件事多。
【原文】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解说】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原文】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解说】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原文】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解说】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原文】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解说】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弊得失。
【原文】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解说】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子。
【原文】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解说】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原文】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解说】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
【原文】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解说】用真诚待人,事情虽不一定成功,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诚意。以欺骗的心肠处事,别人一时或许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见我心肠狡诈。
【原文】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解说】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只怕诚心不够。天下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怕志向不坚定。
【原文】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解说】与人相处,不能随自己的意志,要了解人情世故;做事不能固执己见,要明白事情的道理。
【原文】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解说】事情来临时,不能着急,要周全考虑解决的方法。想到解决的方法时,不能怠缓,一定要尽快果决执行。
【原文】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解说】事情的成功有很多机遇,若不能把握机遇而任时间流逝总做不成一件事情。
二、接物类
【原文】
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解说】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
【原文】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解说】凡事关系人一生的名誉,即使亲眼目睹,也不能说出去。如果某句话有伤自己的敦厚,即使喝酒闲谈,也要谨慎不说。
【原文】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解说】严于律己,不断地检讨错误,不仅使自己的品德增进而且能免除祸患。对待别人应从过错中看到他的长处,不但能保厚道,而且能化解对方的怨恨。
【原文】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解说】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吹毛求疵,一点一滴也不放过,如果换成自己,未必能如他。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不留余地,想想如果换成自己遭人诋毁,能否就默默承受呢。
【原文】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解说】别人好强,我则以柔克刚。别人用心计,我用诚恳感染他。别人动怒气,我用道理折服他。
【原文】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解说】柔能克刚,当大力士孟贲、夏育遇到小孩子时,他的勇力也无处可用。木讷能制服,即使像苏秦、张仪一样的善辩家,当他遇到哑巴时,也无计可施。
【原文】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解说】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原文】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解说】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
【原文】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解说】自律只有谦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
【原文】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解说】路窄的地方,要留一点地方让别人通过。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让别人品尝。负责处理困难的事要有力而没有怨言。与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
【原文】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解说】轻信谣言而随便动怒是听别人说话的大忌,劝人从善不能用激烈的方法,否则将事倍功半
【原文】
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留在人间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解说】尽我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则可以增广德性。人情留给对方,则朋友之间的交情可以长久。
【原文】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解说】以前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爱意,所以人乐于改过,关系也亲近,所以教导容易推行。现在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厌恶,所以被教的人宁可自暴自弃,关系也不融洽,所说的话对方也难以接受。
【原文】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解说】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失。喜欢说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别人的善行。
【原文】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解说】听对方说的话,一定要观察他是否能做到,这是选择人才的方法。只领会他的好坏,而不过问他的行为,这是择善的方法。
三、存养类
【原文】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解说】涵养虚心便是做人学问。去除烦恼心性自然祥和。
【原文】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译文]:存养人性的功夫,要像春天一般温和。省察自己的缺失要像秋天身般严肃。
【原文】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全休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解说】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原文】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解说】人的心胸欲念多则狭窄,欲念少则心胸宽广。人的心境多欲则忙乱,少欲则悠闲。人的心术多欲则险恶。少欲则和平。人的心事多欲则忧愁,少欲则快乐。人心之气象,多欲则软弱,少欲则刚强,
【原文】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已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已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解说】宜安静、少说话、从容不迫、严谨及俭约,这些都是监督自己的良言。避多欲、盲动、心不专一,以此避免自己的缺失。在实践这些修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恒字的秘诀。而在不间断的过程里,能体验出渐字的秘诀。
【原文】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解说】忿怒如火,不阻止则会烧掉一切,欲望像洪水,不阻挡则淹没一切。
【原文】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解说】谨慎坚守善良的本性,则心灵安定,收敛抑制浮躁之气,则心气平和。
【原文】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解说】心如果松散则凡事做不成,心如果疏忽则凡事不能专心,心如果固执则万事不得真谛。
【原文】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解说】一念疏忽是错误的开始,一念不能有始有终便是错误到底。
【原文】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解说】名誉从屈辱中彰显,德性雅量从忍耐中壮大。
【原文】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解说】谦虚退让是保身的第一法;安静祥和是处事第一法;包涵容忍是待人的第一法;潇洒脱俗是养心的第一法。
【原文】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解说】安静能克服浮动,沉潜能克服浮躁,宽和能克服偏狭,舒缓能克服急躁。
【原文】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解说】天地间的真谛,只有心静的人才能体会。天地间的玄妙,只有心静的人才能看明白。
【原文】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解说】脾气切忌旺盛,心志切忌满足,才情切忌显露。
【原文】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忧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解说】处于世俗烦恼,要能忍耐;处于世事纷扰,要能清闲;胸中牵挂处,要能抛得开;处于浓艳境地,要能淡然处之;处于失意愤怒时,要能稳定情绪。
【原文】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解说】看一个人的操守,在其利害得失时,看一个人的精力,在其饥饿疲倦时,看一个人的度量,在其面临喜怒哀乐时;看一个人的沉着,在其有惊吓时。
【原文】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解说】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四、持躬类
【原文】
浓于声色,生虚法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解说】纵情于声色虚怯病,热衷于财货生贪心病,嗜好功名生虚伪病,看重名誉生矫情偏激之病。
【原文】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解说】经历一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经过一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省一分利益的经营,则多一分道义。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知一分物情。
【原文】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薰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解说】人的心就好像稻谷一样,到处都是生机,只因物欲掩盖了生机,但生机始终存在。人心像明镜一样,充满着光明,只因外在的污染而变暗,然而光明并未消失,只不过少了擦拭而已。
【原文】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解说】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学问。
【原文】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解说】争功诿过是小人的本事,掩饰过错、夸耀功劳是凡人的本色,功劳美好谦让于别人是君子的行为,替他人担当罪过是成就德行的事。
【原文】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已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已之过。
【解说】不要诋毁众人的成就而归功于自己,不要埋没天下的事理以掩饰自己的过失。
【原文】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解说】读书最要紧的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而持之以恒。
【原文】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解说】事物忌讳到达极点,事情避免极其完美,人则忌讳飞黄腾达。
【原文】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解说】凡事抢先必定人挤兑,而凡事争胜则必有人打击。
【原文】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成福,不如笃至诚。
多方说,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解说】注重体面不如注重廉耻,求医药养生不如调养性情,结交党羽不如重信义,作威作福不如忠笃诚实,多说不如谨慎自己的缺失,博取名声不如端正自己的意念,纵情享受不如因名设教,积聚田宅不如教子有方。
【原文】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去,操存如春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解说】度量要大如海能容纳一切,如春风润育万物;待人接物如行云流水般清白,情操像春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呈祥,言论如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
【原文】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要真切为第一。
【解说】心境以光明诚实为最重要,仪容外貌以老成持重为最重要,说话以简洁诚恳为最重要。
【原文】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解说】不要说对自己无益的话,不做无益身心的事,不接近无益于自己的人,不进入无益身心的环境,不看无益身心的书籍。
【原文】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解说】人生有三件事最为可惜:第一是不学习,第二是虚掷光阴,第三是败坏身心。
【原文】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解说】不要把过错推诿于气愤,应平息一切责难他人的事,不要过于期望世间,一切事情应求助自己。
【原文】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解说】除自我反省之处,再没有胜过别人的方法。除了自我发奋之外,再没有超过别人的方法。
【原文】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解说】聪明的人戒太明察,刚强的人戒暴躁,温和的人戒优柔寡断。
【原文】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解说】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原文】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已不是,万善之门。
【解说】只看别人的一切坏处,是恶的根源。能明察自己一切的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
【原文】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解说】常看修养品德胜过我的人,则渐愧耻辱油然而生。常看物质享受不如我的人,则埋怨情绪自然消失。
【原文】
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
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解说】与饥饿的人相比,则能温饱的人快乐;与寒冷的人相比,则得到温暖的人快乐;与吃苦力的人相比,则悠闲的人快乐;与生病的人相比,则健康的人快乐;与多祸的人相比,则平安的人快乐;与死亡的人相比,则生存的人快乐。
【原文】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解说】对失意的人,不要谈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原文】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解说】贫贱是受苦的境遇,但是若能善于调理,便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但不善于调理的人则乐中生悲。
【原文】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解说】喜欢攻讦毁谤他人的人必遭祸患,大智若愚的人可保全他内在的智慧;喜欢自夸的人多遭人讪笑,自以为智的人可看出他自欺欺人的愚蠢。
【原文】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适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解说】对待心中的欲念,放纵即有所损,所以关键在于忍。改过向善,努力即有所助益,所以关键在于悔。
【原文】
欲心正炽时,一念著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解说】欲念旺盛时,能想到招致疾病,兴趣即能冷却如寒冰。利欲熏心时,想到死后全无,即索然无味。
【原文】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解说】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能说穿,势力不能倚尽,福气不能享尽。
【原文】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
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解说】难以消化的食物不吃,难得的财物不存,难以报答的恩惠不受,难以长处的朋友不交,难以重逢的时光不失,难以守的财富不聚,难以澄清的诽谤不辩,难以释怀的忿怒不计较。
【原文】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解说】谦虚是美德,但过于谦虚的人心怀诡诈;缄默是好的行为,但过于沉默的人则胸藏奸伪。
【原文】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乘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
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解说】性情圆融随和的人没有诡诈的神态,精明细心的人没有苛刻审查的心思,行为方正的人没有乘戾的行为,沉着的人没有阴险的手段,诚信笃实的人没有无能的牵累,光明正大的人没有肤浅的缺点,刚直的人没有性情上的偏失,果决的人没有拘泥的毛病,达练的人没有轻浮的外貌。
【原文】
私恩煦感,仁之贱也。直往轻担,义之贱也。足恭伪态,礼态贼也。苛察岐疑,智之贼也。
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解说】恩惠授予个人,是仁的危害;轻率从事而无担当,是义的危害;伪装恭敬的仪态,是礼的危害;细察而多疑,是智的危害;不能坚守诚信,是信的危害。
五、摄生(附)
【原文】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解说】注意风寒,节制饮食,是从身体上预防疾病;减少嗜好欲念,是从心理上预防疾病。
【原文】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解说】减少思虑烦恼以养心气,少色欲以养肾气,不乱动以养骨气,不发怒以养肝气,少吃喝以养胃气,少说话以养精神,多读书以养胆气,不逆时令以养元气。
【原文】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解说】忧愁使气郁结,愤怒则气受阻,恐惧则气陷逆,压抑则气闷,急速则耗气。
【原文】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解说】行动要慢而稳重,站要直而恭敬,坐要端正,说话声音要低而温和。
【原文】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解说】常静坐以收心,少酒色以清心,省嗜好以养心,鉴古训以警惕,悟道理以明心。
【原文】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解说】宠辱不惊则肝宁,动静皆诚敬则心定,饮食有节制则脾不病,调整呼吸少说话则保肺,平淡少欲则肾水足。
【原文】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解说】道生于安静,德见于谦让,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平和。
【原文】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解说】天地不能一日没有和气,人心不能一日没有喜悦的神情。
【原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
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解说】说话有分寸则少得罪人,行为有节制则少悔恨,爱慕有节制则要求少,快乐有节制则祸败少,饮食有节制则疾病少。
【原文】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
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解说】人都知道说话可以显示自己的优点,但不知说话谨慎可以培养德性;人都知道饮食可以有益生命,却不知节制饮食可以养生。
【原文】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解说】败坏德行的行为有许多,而酗酒必定败德;伤害生命的行为也有许多,而好色必定伤生。
六、敦品类
【原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解说】人的品格最重要,有一丝污秽的心便不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品格以行事为主,若做了一件愧对良心的事,品格便不如泰山北斗般崇高。
【原文】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诌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解说】君子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必定忠敬,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必然谦虚和气。小人则相反,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则傲慢无礼。
【原文】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解说】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诉说自己的卑贱,否则他会认为要求他推荐。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说自己的贫困,否则他会他为在求他可怜。
【原文】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解说】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君子则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
【原文】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已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解说】以平和的态度与人相处,但贵在有坚定不移的原则。对待自己须刚正,但贵在处事圆融通达而不拘泥。
【原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有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解说】在别人面前受称赞,不如背后没有人说坏话。与人相处能使人获得短暂快乐,不如与人长久相往而不使对方厌恶。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解说】到处卑躬屈膝,可笑你的头为什么有仇于天而又有恩于地而抬不起头来?终日谋尽计算,问你的心为什么轻生命而重钱财?
七、学问类
【原文】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解说】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原文】
万里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里愈通而愈流。
【解说】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原文】
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解说】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已工夫;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解说】观察天地万物自然的景象,学习圣贤克已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已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无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已只管治人。
【解说】以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以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原文】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解说】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待事要明确果断,待理要正直而通达。
【原文】
古文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解说】古时的学者,得一嘉言便身体力行;现在的学者得一嘉言则希望取悦别人。
【原文】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解说】心境不能杂乱,杂乱则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心不能劳累,心劳累则精神疲倦,就没有收获。
【原文】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解说】内心摒除杂念则自然清明。眼睛不看杂乱景物则自然清澈。
【原文】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解说】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八、齐家类
【原文】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
忠孝,传家之本。
【解说】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和顺是齐家的根本;保家的根本是谨慎;起家的根本是诗书;传家的根本是忠孝。
【原文】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解说】父母亲生前所期望的,我要继承;父母亲所垂念的人,我要厚待他。
【原文】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解说】兄弟友爱,其中自有和乐。子孙贤良,此外还有何求。
【原文】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解说】心术不可违背天地意志,言行举止要给子孙做榜样
【原文】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解说】亲近的人不能受感动,就无法感化远处的人。小事情不能调理,就不能治理大事。亲友不能联属,就不能匡正关系疏远的人,一家的生计不能照料,就不能安养人民,家中的子弟不守规矩,就不能教诲他人。
【原文】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
恩崇过礼,臣妾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解说】雨下太多,不仅不能滋润万物,反而造成渍灾。恩宠太多,超过礼仪,是臣妾的灾害。情爱多于义,则成为子孙的灾害。
【原文】
安祥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解说】安祥恭敬是教导小孩的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父母的第一法。
【原文】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解说】从来没有家庭和睦而不兴旺发达的,从来没有家庭不和而不衰败的。
【原文】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
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解说】没有正派人交往,这个人必定是个奸诈之徒;没有穷困的亲友往来,这个家庭一定是势利眼。
九、从政类
【原文】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解说】做官的人要视百姓为子女,不要认为百姓可欺侮,更要为自己的后代积德。百姓称你为父母官,不要认为官好做,应尽到视民如子的责任。
【原文】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做官为衙门人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解说】为顾及妻儿而疏远朋友,则朋友不高兴。做官只求和亲属亲近而疏远百姓,百姓则有怨声。
【原文】
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解说】活在世上一日要做一日好人,做官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事。
【原文】
无功而食,雀鼠是已。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解说】无功于民而食俸禄就像老鼠、麻雀一样;残害百姓而食俸禄,则是凶猛的虎狼。
【原文】
毋矜清而傲浊,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终。
【解说】不要孤芳自赏,不可只谨慎大事而忽略小事,做事要有始有终。
【原文】
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为锡福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约已裕民者,后代不昌不耶?
居官浊,人以为百姓受害。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瘠众肥家者,历也得久长耶?
【解说】做官的人清廉,别人都觉得百好有福,但我认为他的子孙受福最多,可曾见过对待自己俭约而厚待百姓的官,他的后代有不昌盛的吗?做官不清廉的人,人以为百姓受害,但我认为他的子孙受害更多,可曾见过压榨百姓的官而厚待自家的人,他的后代能长久吗?
【原文】
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已。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室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解说】古代做官的人以百姓为重,现在则以自己为重。古代做官的人在百姓身上下功夫,现在则在上司面前做功夫。
【原文】
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解说】职业是一辈子做不完的事,要认真不做假;权势是偶然的,有朝一日会换成别人,所以不必把权势看得认真。
【原文】
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何别?释一大憝,与纵虎伤人者无殊!
【解说】执法时,陷害无辜,与持刀杀人有什么分别?释放坏人,与放虎伤人没有什么不同。
【原文】
针芒刺手,茨棘伤足,举体痛楚,刑惨百倍于此,可以喜怒施之乎!
虎豹在前,坑阱在后,百般呼号,狱犴何异于此?可使无辜坐之乎!
【解说】用针芒刺手或以荆棘刺脚,全身都会感到疼痛,用刑则更残酷,怎么可以凭自己的喜怒用刑呢?猛兽掉落陷阱,哀号不断,与人身陷囹圄有何不同,怎么能让无辜之人坐牢呢?
十、惠吉类
【原文】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
【解说】读书有好处,作善得吉祥。
【原文】
崇德效山,藏器学海。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解说】修养自身的德性要效法高山,内心宽广要像海一般辽阔。与人在一起要谨慎说话,自己独处要防胡思乱想。
【原文】
以镜自照见开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解说】自己照镜子可以看到五官长相,用心作镜子可见吉凶祸福。
【原文】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姓耕之有余。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解说】善心是最宝贵的,一生用不完;善心作良田,后代子孙绵延耕种不完。凡事能退让一点,天地宽广;心中培养善念,子孙自有收获。
【原文】
留福与儿孙,未必尽黄金白镪。种心为产业,由来皆送美宅良田。
【解说】留给子孙不必都是黄金白银,以善心为产业比得上是美宅良田。
【原文】
存一点天理心,不必责效于后,子孙赖之。说几句阴骘话,纵未尽施于人,鬼神鉴之。
【解说】心存一点天理良心,不必苛责子孙学习,而子孙自会有所依赖。说几句公道话,即使没有完全施予他人,上天自会知道。
【原文】
勿谓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勿谓一言可轻也,须知有前后左右之窃听。
勿谓一事可忽也,须知有身家性命之关系。勿谓一时可逞也,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解说】不要有欺人的念头,要知道天地能明察一切。不要随便说话,要知道有人会偷听。不要疏忽小事,因其可能关系一家人的性命。不要逞一时之快,须知子孙会有报应。
【原文】
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
【解说】浪费粮食,即使没有奇怪的灾祸,也会有极端地贫穷。爱惜纸张,不但能荣华富贵,也能益寿延年。
【原文】
形之正,不求形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解说】自己身体正直不必求影子正直,则影子必然正直。名声好不求他人附和,名声自然远扬。道德崇高,不求声名远播,自然有人知道。
【原文】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解说】在复杂的场合中,说几句公道话,便能化解许多麻烦。对贫困的人,用一点热心肠,能栽培许多有用的人。
【原文】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解说】知道满足即能快乐,能忍一时之气便能保平安。
十一、悖凶类
【原文】
富贵家不肯从宽,必遭横祸。
聪明人不肯学厚,必夭天年。
【解说】富贵人家不肯宽厚待人,必将遭遇意外的祸害。聪明人不肯学习厚道,必使寿命夭折。
【原文】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
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解说】暗地里算计别人,算计的将是自己的子孙,无中生有地毁谤别人,是为自己造孽。
【原文】
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解说】居高位的人不知进退,将有生命的危险;聚财富而不做善事的人,也将有性命的危险。
【原文】
肆傲者纳侮,讳过者长恶。
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解说】骄傲放肆的人容易抛致侮辱,忌讳过错的人易助长罪恶。贪利的人残害自己,放纵欲望的人戕害生命。
【原文】
飞蛾死于明火,故有奇智者,必有奇殃。
游鱼死于芳纶,故有美嗜者,必有美毒。
【解说】飞蛾死于明亮的火光,所以特别聪明的人必然有特别的灾殃。水中的鱼死于芳香的鱼线,所以偏好美味的人必遭美味的毒害。
【原文】
吉人无论处世平和,即梦寐神魂,无非生意。
凶人不但作事乖戾,即声音笑貌,浑是杀机。
【解说】吉祥的人处世平和,即使梦中,也充满着生机。凶恶的人做事暴戾狠毒,在其音容笑貌里都充满杀机。
【原文】
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
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苛刻,
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
【解说】有仁心的人,心胸宽广,凡事都有宽舒平和的气象,所以福气聚集而仁泽广泛。鄙俗的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所以福薄而恩泽短暂。
【原文】
精工言语,于行事毫不相干,
照管皮毛,与性灵有何关涉!
【解说】能说会道与认真做事没有关连,外面的皮毛与内在心灵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