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芙蓉出水来形容美,那是因为新嫩的荷花出水开放时,一尘不染,自然素雅,赛过姹紫嫣红。大美若素,做人外表朴素最好看。一个穿着干净得体、朴素大方,气质自然流露的人,远比一个穿着华丽,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人,让人感觉更美。沁人心脾的美往往是朴素的、自然的。对于朴素的意义,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托尔斯泰有名言:“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朴素之美才是最自然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外表来说,人们都希望自己好看一些,美一些。天生长得美是人生的一大资源,年轻时在多方面更占有优势,但假如自己长得不够美,小时候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所难免,成年了就应该有正确面对的能力,而不应该为了求美而痴迷。比如做美容,如果本身有明显缺陷去做美容,甚至说本身已经不错了只是稍加修饰,这都未尝不可,也没有任何过错。但如果迷恋变美并陷入其中,过度的去做美容,美容的连自己都不敢认,亲妈都认不出来了,那就背离了美容的初衷。如果沉溺在自己制造的虚假自我中,而忘掉了真实的自我,那么一旦被人捅破,必然会严重挫伤自尊心;做美容失败或留下后遗症的不胜枚举,如此已不是美容,而是自残。美容只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有分寸的修饰能锦上添花,无节制地使用会弄巧成拙。做人应该明白,自然朴素乃是人的底色,底色被涂改或损坏了,即使表面再吸引人,也只是暂时的假象,终究也会失去。一副假面具无论是怎样的表情,都是生硬不自然的,让人感受不到亲切。只有自然朴素的东西,才可亲可近,才会越持久,才越有生命力。
朴素之人才会显得更高贵。多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充分展现自我,提供了的良好的平台,但一些不良现象也伴随滋生。比如,网红的产生,就其本身来说,有它积极的意义,但一部分所谓的网红,却借此平台,传播着一些负能量的东西。他们要么靠浓妆艳抹,或无比夸张的美颜处理作包装,进行低级趣味的庸俗表演,要么用名贵跑车、贵重首饰、大牌香包等奢侈品,进行自以为高贵的“炫富”。如此拙劣表现,无庸赘述。可问题是,当我们一些人缺乏辨别能力,又缺少精神寄托时,对这些网红的追捧、打赏、效仿就成了他们生活中寻求的慰藉。这些网红用过的物、吃过的餐、自己能用上、吃上就觉得光彩;推销的产品,不问自己的钱袋子装多少,就是高息贷款要消费;所谓的网红打卡点,重要的不是有没有体验价值,而是我也到此游过。凡此种种,就形成了一种追求奢侈浮华的不良之风,其后果是人的欲望被裹挟,而变得好逸恶劳;内心被控制,而变得焦虑浮躁;思维被束缚,而变得失去了自我。这告诫我们,当一个人把过度的物欲当成了人生追求,把鲜花着锦的外在当成了高贵时,他必然会忽视自己内在的体验,而变得没有了灵魂,失去了独立意识,人生的价值就会被扭曲。真正高尚的生活,应该是自然、淳厚、朴素的,做人越朴素才会越高贵,内心丰盈才是真正的富足,而繁华难衬托出高贵,内心空虚流露出的只会是浅薄。
朴素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品质。唯苦过,方知甜。对以往艰难困苦的生活,由于有切实的亲身经历,如今老年人这一代,还都坚守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状态;由于有少年时期的自身体验,如今中年人这一代,也大多能保持勤俭朴实的生活观念,而由于缺少亲身体验,如今年轻这一代,特别是生活在城市的这一代,很大一部分已没有了生活俭朴的理念,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奢侈放纵等一些不良行为,让人看了堵心,感觉痛心!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讲生活要朴素一些,并不是提倡去过苦行僧的生活,或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快乐体验 而是提醒人们,不要丢掉做人应该朴素的初心,要多去充实自己的内心。人活到极致,就是朴素与克制,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我们不去分析,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难发现,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那些知识渊博卓有成就的学者,生活中给人留下的多是谦卑低调、温文尔雅、自然朴素的形象;作为华为创始人的任正非,深夜独自排队等车的照片,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动,是他那种功成不居的朴实。从他们身上也印证了: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也许我们作为普通的平凡人,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将朴素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品质去追求,是可以做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返璞才能归真,朴素才是初心。在这繁华的时代,愿我们不被俗尘所扰,坚守一颗朴素之心,活成一个朴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