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虽然是法国社会学家庞勒1895年写的,但今天看了仍然先进,其中分析的群体心理是对个人、集体和国家都非常有益。
庞勒所指的群里是组织化群体,即心理意义上的群体。比如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人类文明剧变就是民族精神渐变的结果。
第一部分 群体的心理特征
群体的基本特征是性格统一,即成员思想感情的集中,个性消失,群体被无意识支配,情感表现极化。一个现实是“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和名人组成的议会,在对关系整体利益的事情进行决策时,并不比一群白痴通过的方案有何可感知的优势”,“群体并不叠加智慧,叠加出来的都是愚蠢”(P8).
1、群体的情绪上是冲动,狂躁的。他们很容易被外在刺激因素摆布,轻信他人蛊惑,产生极爱或极恨的情绪和行为,可以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也可以是义无反顾的殉道者,可能上一刻还非常宽容,下一刻就变得非常残忍,有时无比英勇,有时有无比懦弱。在欲望和欲望实现之间,他们不允许存在障碍。
2、群体是一群极度缺乏理性的人,他们非常容易轻信,轻信的往往是一些非常笼统的概念,或者说是幻想和想象。他们把想象当真实,因此愿意去相信。幻想和想象,以及错觉都非常容易在群体中传染,比如会出现证人集体错误,书中说,“目击证人最多的事一定是最可疑的事”。
3、情感单向极化。这其实是认知的简单化和极端化的特点的表现。在极爱和极恨之间,没有中间状态,好感会迅速变成崇拜,讨厌瞬间变成了仇恨。因此群体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因为群体有免责的特点,我们中国人说的法不责众,群体还会因人多而形成暂时的强大感。群体的人会释放出人本能的愚蠢、无知和嫉妒,从而产生无穷力量和嗜血倾向。
4、群体具有排异性,群体也倾向于产生专制和集权。由于缺乏理性,冲动,所以群体大部分喜欢服从,即在有个有“气场”的团队领袖面前,容易被控制,表现出奴性。比如在拿破仑面前。
5、群体是道德的吗?或者说群体会更道德吗?群体极化性格在道德上也表现为两面性。他们会发泄破坏本能,残忍对待弱者或仇人,文中说,就像狩猎一样,“一群人虐杀一个毫无威胁性的受害者,表现出了非常懦弱的残忍”;他们也可以为了信仰牺牲、奉献,充满正义感。
群体的思维特征
1、群体如何获得思想呢?庞勒认为有两种思想来源,一种是根本思想,包括民族性格、环境、基因、宗教等源自遗传和社会积淀的思想,它们变化很慢,但是在不断变化。另外一种是次要思想,是一时流行的思想。新的思想要被群体接受必须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最好是形象化的方式呈现,才容易被群体接受,最后通过革命完成根本思想的更替。新的思想是否被群体接受与其包含的真理多少无关。只需要采取极简形式,甚至牵强附会,把思想降低到迎合群体低至上水平,即低俗化和直白化。
群体,尤其是民族的思想观念中有一部分是牢固的,难以改变的,一部分是流沙一样,可变的。就今日之世界而言,可变观念很多,一方面民众力量增强,没有约束,另外就是媒体的发展,一种信息会很快被相反信息抵消,一种思想还没有流行,已经被新的思想淹没,很难形成共同思想。
2、群体的思维逻辑。成功的演讲不在内容,而是在于你的肯定与重复,即使漏洞百出也无关紧要。群体基本没有推断能力,他们乐于接受表面关系,就是把表面上有点儿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而很多时候这种关系可能是伪相似关系或伪因果关系。
3、群体的想象。群体想象趋向于形象化,形象胜于解释。表象的东西,可能是假象,但他比真相更重要。能打动群体的形象越神奇、越神秘越好。演说者的演说不需要严密的逻辑解释,你只需要打个夸张的比方即可。譬如大学课堂教学,激情的演讲式教学就是“反复断言”的策略,学生听得激昂慷慨,但就知识而言,并未获得什么。
群体信念的呈现方式:宗教方式
群体对于信念有一种宗教式的热忱,这种宗教热忱不一定要一个神灵,可以是塑像和画像,皇帝、国王也是这样。
宗教热忱的特点是盲目服从、强烈排异、狂热扩散。任何宗教和政治信仰创始人,就是把狂热情感输入到群体头脑,群体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幸福,愿意为自己信仰(偶像)去死。
第二部分,是什么决定了群体的思想观念呢?
庞勒认为群体观念的产生(变迁意义上的)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是指群体思想形成的前期准备因素,包括民族、传统、时间、制度和教育等因素。民族性有强大的力量,一切文明都是民族性格的外显,因此文明在传播的时候,一定会发展变化,不会原封不动地传播。传统是文明和民族性的综合反应,代表的是过去的情感和需要。如果一个民族抓住传统不放,那么他们的思想就不可能改变(庞勒举了当时中国为例)。同时人类就是不断地在建立传统结构,当传统好处消失后,又努力摧毁他。暴力革命可能摧毁旧传统,同时使国家陷入混乱;也可能只是打碎锁链,但锁链会重新链接起来,换一个称谓。时间因素:思想、信仰的诞生、成长和死亡都靠时间获得力量。对于制度,庞勒认为“制度能解决社会弊端,促进国家进步或者带来社会变革”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制度是思想情感和传统的产物,民族的思想情感和传统不变,制度的本质就不会变。想通过制度去改变群众性格的路走不通。但是教育可以 ,教育可以改善或恶化群众精神。庞勒认为当时法国教育模式培养了自己的公敌,教育水平越高,犯罪率越高,他倡导回归学徒式职业教育。
直接因素包括空话、幻想、经验教训等。关键词、套话和形象的结合,可以直接促进群体思想产生。表达思想的词语尽可能空泛,越空泛越有说服力,比如民主、自由、平等,似乎可以回答一切问题,囊括了大家深层次的各种渴望以及实现它的希望。空洞的词语之所以有效果,是因为群体无意思,无需思考。所以很多政治家的任务就是把以前人民讨厌的事物换个喜闻乐见的名字,然后可以牵强附会地赋予它相应的含义。政治家创造的词是可以想象的,实则是给群体以幻想和希望,进而被幻想掌控。靠什么摧毁幻想(原有信仰)呢?试验(包括革命)带来的经验和教训。逻辑学和理性在群体里不起作用。
谁来给群体注入幻想和希望?谁来掌控群体的思想呢?——群体领袖。群体领袖起先也是被领导者,然后自己被催眠成坚定信仰者——信徒(这似乎进入一个循环)。领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爆发性的,间歇性意志强大,刺激消失,激情和意志就消失了;另外一种是意志持久,不够耀眼,但是影响巨大。
如何能掌控一个群体?首先是信念传达策略。前面分析过群体的性格特征,因此领袖只需要采取“断言、反复”的策略,就会使信息深入人心。拿破仑说,修辞中只有一种修辞最重要,那就是反复。广告的威力也源于此。当反复的断言被传染,直至大家都忘记是谁说的了,即使谎言也成真了。领袖控制群体不仅靠策略,还靠“气场”,气场就是对他人的精神控制力,它会麻痹他人的判断力,让他人敬畏。气场有外来气场和内在气场,外在气场来自头衔、财富和名望等,比如军人穿上军装,法官穿上法袍,内在气场与这些外在因素无关,在群体领袖中也是最重要的,伟人成名前都非常有气场,比如拿破仑,毛泽东。
庞勒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很彪悍勇猛的师长奥热罗,信誓旦旦要杀一下空降的新司令——拿破仑的锐气,给他一个下马威。但等到拿破仑现身,说明战斗部署,到命令大家解散,奥热罗一句话都没有说,直到出营后才回过神来,他无法理解矮将军如何一下子魔鬼一样让他感到畏惧,无法理解那种一下子把他压倒的气场和感觉。而拿破仑对周围所有人都能施加这样的魔力。
如何去破坏的气场呢?庞勒说,你只需要问他“为什么”,因为断言和反复都经不起讨论的。我的理解是,也就是说理性能打破气场。
第三部分,庞勒分析了一些具体的群体,如犯罪群体、陪审团、议会。
历史上众多的大屠杀,都是群体犯罪。披着高尚的外衣,进行最残忍的屠杀,满足人民幼稚的良知,释放着残忍的本能。之所以有这种群体犯罪,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权威的败退,也就是今天说的民粹主义盛行。
刑事陪审团。陪审团主要受情绪控制,极少被证据打动,他们的决策与知识水平无关,因为他们一样的缺乏理性、容易受暗示。我印象深刻的是国产电影《十二公民》(借鉴的是美国电影《十二怒汉》)充分证明了庞勒的观点。
全书似乎主要揭示了群体心理的缺陷,但其实庞勒否认群体的作用,他也认为幻想、激情、冲动等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譬如投票群体,从心理学上讲投票的范围没有价值,但是不可取代。关键是个人、集体和国家如何利用这些群体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