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这是伟大的一章,子母双照,通达现实地和究竟地,王弼因此而开悟。
上章言“生”,生有大德,有大德然不可见,故曰玄德。玄德常存,故曰常德,虽不可见,存存不灭。眼不可见,心则可见。世人用眼不用心,老子棒喝之。老子言“玄德”,感世人眼不见生之大德而心无感恩。冀望世人心生智慧,玄览觉照“生”之玄德 ,生起感恩之情。有生则有子,有子则有母。有子有母,万物乃昌。世人知子忘母,岂人子之德乎?故人子应“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此为本章要旨。“知子守母”,不忘本也。
此章的重要性是提出了“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认识论,这也是修道士的根本修法。修道士要真正见道,必须遵循老子提出的“知子守母”的修法,这是证道的妙法。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功不可取,美不可用,故必取其为功之母而已矣。篇云,既知其子,而必复守其母。寻斯理也,何往而不畅哉!”
“子母双照”、“知子守母”的教法适应虚空法界一切处、一切时。后世有“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格言,从成功中寻找成功的道理不如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道理。华人重视历史,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失败的教训,从而避免失败,不要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跌倒。老子把“知子守母”表达为一个普遍的真理,远远超出史官的智慧,所以说“何往而不畅哉”。
王弼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以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道德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崇本息末”。“崇本息末”是《道德经》传给世人的法音。王弼说:“母,本也;子,末也。”知子守母是崇本息末的精髓所在。
第五十二章
第一段: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第二段:
既知其母,复知其子; 【王弼异本:既得其母】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第三段:
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第四段: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第五段:
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wèi)身殃,
是为袭常。
此章经文分为五段。第一段经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河上公注:“始,有道也。道为天下万物之母。”人的追溯力极为重要,因为有了人的追溯力,就知道“天下有始”,如果没有追溯力,则岂能知“天下有始”?既知天下有始,则天下有道就无可争辩了。可见,追溯力是人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更是见道的必要工具。科学研究是见道的初级阶段,见道是追溯力的终极阶段。见道与科学研究是不相违的,所以道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基石,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更能发现健康的心流,从而促进心灵的健康。
身体健康是子,健康的心流是母。“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也是养生思想。保养身体是养生,保养心流是养生主,养生主就是养生母(养生之母)。庄子不提倡养生而提倡养生主,就是老子知子守母思想的演化。茫茫人海中,没有一个人因为养生而成功的,但确实有因养生主而成功的。
“天下母”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之”(道生万物)已经宣说道就是天地的创造者。不认识道,就不认识“天下母”,按儒家教法就是不孝,按道家教法就是无明(不明)。“明”是《道德经》对最高智慧的称呼,相当于佛教的般若,大圆镜智,妙如来藏。
佛教“无明”一词正是从《道德经》中吸收过来。神明一词也是从道家的“明”演化而来,成为华人信仰的主神。儒家要世人认识母,老子此段经文同样要世人认识母。老子宣说,不认识道这位“天下母”就是最大的愚痴,最大的不孝。初学者以为道家不讲孝道,也不懂孝道,这是对道家的误解。
华人思想家中,最懂孝道的不是“孝行第一”的曾子(《孝经》的作者),而是庄子。庄子《天运篇》孝道六句真言令孝子永世难忘。“(养孝易,以敬孝难)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比较而言,以食物奉养双亲是容易的,以心存敬意孝养双亲是很难的;比较而言,以心存敬意孝养双亲是容易的,而心里真正忘记双亲是很难的;比较而言,我作为儿子忘记双亲还是容易的,但使双亲忘记我这位儿子是万难的;比较而言,使双亲忘记我这位儿子是容易的,使双亲既忘记我这位儿子又忘记天下的存在是万难的。
比较而言,使双亲既忘记我这位儿子又忘记天下是容易的,使天下把我这位(父母的和天地的)儿子忘记的一干二净是万难万难的;即使我已经把天地的大恩大德忘记的一干二净,但天地还是继续供养我这位天地之子以阳光、空气、水、食物等养生之物,同时还让我双脚踩在大地上,不至于坠落。)
曾子也说不出这样深刻的孝道真言。“母”不仅用来喻道,同时也是弘扬孝道,弘扬华人的核心信仰。第54章宣说“子孙以祭祀不辍”的妙理,使家族血脉传于无穷。老子深刻宣说“身、家、乡、国、天下”之间的关系。《道德经》中隐含了深深的孝道情怀,只是被初学者轻轻放过了。
王弼注:“善始之,则善畜养之矣。故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矣。”由于人的追溯力,道在妙心中显现了,万物的种子(胚胎)孕育而成。按华人古老的常识,父亲提供种子,母亲提供孕育。按现代生物学知识,父亲和母亲各自提供种子,神圣结合后,父精母血形成胚胎,母亲又提供孕育之所。“道生之,德畜之”暗指这个过程。“畜”是孳畜、孕育之意。
“始”和“母”的关系极为重要。“《说文》:“始,女之初也。””“始”即“母之母”,所以指最初。《说文》:“胎,妇孕三月也”,即12周,胎儿有四肢形体。始是胎的本字,“天下有始”就是天下有胎。从文字学上知道经文“始”与“母”的关系,再体会老子经文妙理,不然云里雾里。庄子《齐物论》说:“古之人,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复加矣。”
“有始”与“无始”是古代哲学家争论的大命题,老子“天下有始”是这个命题的述说,不是简单的“开始”。庄子说“未始有物”是圣人追溯力的极点,智力不可能再往前追溯了,所以说“至矣,尽矣。”“未始有物”分为“未始”和“有物”二个层面,可以确定的说开始是没有“物”的,这追溯到大劫以前了。既然“未始有物”,把“物”当做思维的起点显然是荒谬的,世人陷入荒谬而不自知,《道德经》必须纠正世人的谬误。
“未始有物”就是“无”,认识天地或天下万物必须从“无”开始。天下是子,无才是母,这是老子要宣说的。这个“无”只是无物而已,不是无气。这是语言文字的艰难处,无和有都不是真相,都不是道体,因为道体是妙,妙是不可言说的,不可思议的。
庄子继续说:“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无物的劫运过了,物才姗姗来迟,但此时物还“未始有封”,封就是“徼”,物还是混沌的气,没有边界,牛不是牛,马不是马,牛马皆无。庄子再说:“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有牛有马,牛马分别为二,但人的认知没有产生,只是有牛的象和马的象。只有象没有名,因此牛马互相没有冲突,没有高低贵贱,没有爱憎。
“有是非”是又一次大爆炸,从此世界不得安宁了。庄子说:“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是非出现了,大道废了,爱又出现了,安静的时代不再,纷扰的时代来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在回答最顶级的思想命题,是当时思想家争论的焦点。但老子“始”与“母”的模型和“母”与“子”的模型更为深刻。
始与母的关系可以从“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来认识,天地早于万物,始早于母。始是“未始有物”,庄子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天地)。未始有物,但存在“无”,所以认识要从“无”开始,而不是从“有”开始。从“无”开始才是真相,从“有”开始只是假相。认识道是真,认识物是假。已经认识道在认识物,已经认识无在认识有是正确的次第,这就是“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的含义。
第二段经文:
既知其母,复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这是知子守母四句偈,是一个修道教法整体,不可割裂开来。“母”在宇宙万物的创造中占据第一尊位,没有“母”则万事全休。母代表道,又代表老子的孝道。
经文:既知其母,复知其子。这一修法是鼓励修行者追溯力已经到达宇宙开始的究竟地(奇点)以后,应该了解现实地。究竟地是母,现实地是子。老子的修法显然是究竟地和现实地的“现空不二”的修法,并不贬斥现实地。老子所贬斥的是修行者把现实地错会为究竟地,把心智沉湎在现实地而忘记究竟地。
经文: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对现实地了知以后,则必须“复守其母”,再次回到“母”,守住“母”。这是《道德经》最高的修法。王弼注:“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王弼把《道德经》的教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崇本息末”。
王弼的概括非常清晰,把住关要。知子守母的教法就是崇本息末的教法,现实地是如幻如化的,究竟地才是如如不动,真实纯朴的。世人的人生充满困惑,就是只知其子,不知其母,因而导致只守其子,不守其母。世人自己断绝了自己的根本,一颗无根的树怎么存活?河上公注:“子,一也。既知道已,当复知一也。已知一,当复守道。”
河上公注继承严遵的注,王弼的注独辟蹊径,更为生动。守母就是守道,这毫无疑义。王弼更以“崇本息末”解读,豁然开朗,令学人心开。这是王弼悟道之深,所以玄学大师何晏听到少年王弼谈《道德经》义理,竟然不敢回答,因为王弼悟道实在太深,远远超出了前辈。何晏注《道德经》注了一半,就因此而放弃了。
“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具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28章王注)“守母”是为了存子,“崇本”是为了举末。修行是守母、崇本,存子、举末是修行的必然收获。只要把树根保护好了,必然果实累累。修行需要一往一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是循藤摸瓜,“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是循瓜摸藤,最后把心定在藤(根)上。这是最高级的修行教法,也是最高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大道无形,万物有形。世人眼睛只见有形的万物,不见无形的道。世人把有形和无形割裂开来,永远无法领会宇宙万物的真相。此句经文是一种X光般的透视眼,眼观有形万物,心玄照无形妙道。观实观幻,观幻观实。现实地似实而幻,究竟地似幻而实。如此观修,则有形和无形之间的割裂被修复了,有形和无形圆融无碍,这就是真相。成功穿越有形而到达无形的是心,所以唯识论说“一切唯心造”。
知和守是老子的核心教法之一。第28章提出“三知三守三归”的教法,“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则“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知子守母,复归于道。这是现实地和究竟地双修,一往一复,臻于妙境。
没身不殆。不殆是老子的常用语,有不危、不尽、不灭三义。“没身不殆”可解读为“一辈子都不危险”,但更合理的解读是“肉身灭真我不灭”。老子对此肉身抱有很大的警惕,“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若吾无身,无有何患?”(13章)。老子说“无身”,庄子则说“无己”,义理相同。
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33章),显然妙心不灭才是老子宣说《道德经》的要义。因此这里的“没身不殆”与“死而不亡”义理一贯。知子守母四句偈能够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证悟到不生不灭的真我,这就是见道的境界。知子守母四句偈就是见道的妙法,不可轻视。
第三段经文: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此段经文指引弟子如何到达知子守母的妙境。王弼注:“兑,事欲之所由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河上公注:“兑,目也。目不妄视也;门,口也。使口不妄言。”《易经》中有兑卦,是指目,也指缺口。老子这里再次用《易经》的古老卦语来宣说知子守母的实修法,闻思修是修道弟子的必修课。知子守母是闻思,“塞其兑,闭其门”是实修。眼睛是五官之首,首先必须收回来,这就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入流亡所”的修法。
“入流亡所”的修法能够达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大涅槃境界。老子的修法与古印度的修法完全一致,所以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土,首先找到老子和庄子作为知音,术语和修法极为相近。佛教的无明是从《道德经》的明演化而来,“道”、“玄”、“妙、”“清静”、“无为”、“用”、“定”“自化”是老子的用语,“无心”、“布施”、“善哉”、“幻”、“化”、“梦”是庄子的用语,这些都被吸收在佛经的术语体系中。
把眼、口等感觉器官全部“闭塞”起来。这个闭塞不是堵死,而是玄览觉照。世人的通常感觉-认知过程是外境的信息(色声五法)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然后传递给神经中枢。这个过程是“被迫的”,即人不需要选择,自然完成。因此世人的意识是不由自主的,受到外境牵动,与皮影戏中的“英雄人物”的角色一样,完全受到幕后皮影师的牵引,引人入胜的剧情完全是那个皮影师的戏耍。
老子知道世人只能“眼见其子,则知其子”,万物显形被肉眼看见,以为万物之母就是如此。老子棒喝之,让世人惊醒。肉眼所见是万物的显形(子),不是万物之母。“塞其兑,闭其门”是开启内明心,即内在的玄照(如来藏),一旦修行者开启内明心(后文“用其光”即此意),则明白四达,宇宙万物之母显示出来。
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世人不能“用心”,只被心用;唯有至人能够“用心”,不被心用。六祖慧能对读三千遍《法华经》的法达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用心”即是转法华,心用即是法华转。
至人能够像魔术师一样用自己的妙心,世人只能被心牵引。至人是修道的大成就者,他能够把握自己的心(用心),让心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晰照见外境一草一木,无所隐匿。但至人的心不会随着外境起舞,不被外境牵引,完全自由。让外境的信息通过而不留藏,心保持绝对的清静。
世人的凡心正好相反,外境一动,心就一动,一点自由也没有。庄子甚至说,凡心一见外境,就主动跑出去迎接(迎),外境离开了还依依不舍(将)。至人的圣心是“不将不迎”,内心如如不动,任凭外境风吹浪打。凡心中的外境是受到心扰动的外境,已经失真。圣心中的外境完全自由自在,一点没有受到观察者扰动,所以所见是真。
庄子称为“能胜物而不伤”,心不受伤,外境亦不受伤。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发现了观察者的扰动效应,所以说测量精度有极限,测量精度不可能通过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而无限提高。庄子早就发现“测不准原理”,可惜科学界没有把测不准原理的发现归功于庄子。
经文:终身不勤。世人为了养家糊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需要劳作,这就是“勤”。古人认为这是最美好的时代,是太平盛世。但真正的太平盛世是“终身不勤”,根本无需劳作。禾苗自己会长,鱼自己会游,鸟自己会飞。人如果教禾苗生长,教鱼游泳,教鸟飞翔,这是最愚蠢的。见道虽难,但只要“塞其兑,闭其门”,开启内明心,玄览觉照宇宙真相一点不难。
经文: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王弼注:“不闭其原而济其事,故虽终身不救。”不堵住外境的干扰源,必然随外境起舞,那世人没有休息的时候。《易经》有“既济”和“未济”二卦,此处的“济”与《易经》的“济”相同。济其事就是追逐眼花缭乱的外境,那肯定跟不上步伐。外境一动,就是天量信息,现在叫大数据,人脑怎么跟得上?在这些大数据中唯独没有道的大数据。这样下去,终身都被万物的显形折腾,身心疲惫。
第四段经文: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见小曰明”是老子对明下的第三个定义,第一个定义是“知常曰明”(16章),第二个定义是“自知曰明”,这三个“明”的定义十分重要。《道德经》说“绝圣绝智”、“绝学无忧”,对“圣智”是极为贬斥的。因为圣智都是为算计他人而设的,圣智的反面就是“明”。这样就知道明在《道德经》术语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愚”是明的另一个代名词,所以老子说“我愚人也哉!”老子当然不能以明自居,只能以愚自居。后代文化人也学老子,常说“愚以为”,但此心非彼心。见小曰明,就是说见大不是明,看见牛马不是明,看见牛马的细胞才是明。惠施说:“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看见至小才是明。
佛教中说:“于微尘里见宝王刹,于毫毛端转大法轮”。能够在微尘里看见无数个世界,那才是真正的明。庄子说,大宗师老龙吉见到秋毫之末万分不及一的道,就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久留之地,就呈现了死相。这都是见小的极好例子。庄子说:“自小视大者不尽,自大视小者不明。”(秋水)世人的身体有1.8公尺,他所见的与身体的比例相差不要太大,否者要么“不尽”(看不到底),要么“不明”(看不清楚)。
守柔曰强。王弼注:“为治之功不在大。见大不明,见小乃明;守强不强,守柔乃强。”人类文明的核心在于内心的祥和之气,世人不能修复内心的强和之气,则人类不可能走向文明。这就是见小,就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在。
后文老子用婴儿身体的柔软来比喻生命的强大,“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道德经》要修复世人强梁的心。第42章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这是老子的真言(吾将以为教父),此段经文再次宣说守柔是恢复人性的关键一步。人性是柔,柔才能和。人性不柔则不和,不和则争斗无限。老子对柔的呼唤就是对和平的呼唤。和平是最大的强。老子对人类文明的期待不可谓不深,真是菩萨心肠(道者心肠)。
第五段经文: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是为袭常。
经文:用其光。王弼注:“显道以除民迷。”道是有光的,道光万丈,照彻虚空法界。道光最大的作用就是照破无明,除却民迷,令世人的内明心开启。所以说“复归其明”,就是恢复内心的本明,这是人性的复活。世人失去了本明,陷入黑暗之中,世界争夺不已,使本我遭受摧残。现在通过修持知子守母的四句偈无上修法,恢复本明,还你一个不生不灭的真我。无遗身殃,遗读为wèi,不是简单的遗留,而是带给之意。身殃是身灭,身灾,真性泯灭是为身殃。
经文:是为袭常。王弼本是“是为习常”,此从帛书和严遵本。袭是世袭,血脉里的常,是基因上的常。袭常不可弃,是家族本有的。通行本的常大部分都是恒,因为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但此处的常原来就是常,可见《道德经》中“常”和“恒”原来是有区别的。袭常是固定术语(名相),不可拆分,也不需要过多解释。袭常、袭明都是强调血缘上有的,是基因里带来的,不可分割的,与生俱来的。
此章经文在整个《道德经》中是独一无二的,宣说了现实地和究竟地圆融不二的教法。既肯定了究竟地的伟大价值,又肯定了现实地的现实价值,这是一种伟大的认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分析和综合二种认识论的基本方法,西方思想家一直贯彻这种认识论。人类的知识不是分析得来就是综合得来,推理就是分析,西方逻辑学就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基础上。
老子提出了第三种认识论,就是船夫认识论,或者说是透视认识论。船夫撑船,一杆到底。穿过水面直达河床,穿过现实地直达究竟地,洞察究竟地,又返回现实地,一反一复,最后又守住究竟地,宇宙万物的真相就呈现出来。“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见道不离万物,离开万物不可能见道。没有穿透力,就不能穿过现实地到达究竟地。经文开启世人的穿透力,只有这种穿透现实地,一杆到底的无上慧力,才能让神秘的道显示出来。
文益禅师面对盛开的牡丹花,说“何必待零落,原来始知空?”禅师这种当体即空的穿透力令人惊叹。百官看见盛开的牡丹花(子)就兴高采烈,文益禅师却生起无比的悲心,因为他看到了即将到来的零落。《华严经》宣说“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知子守母四句偈与华严四法界非常契合。
“既知其母”是理法界,“复知其子”是事法界,“既知其子”是事事无碍法界,“复守其母”是理事无碍法界。守母不忘见子,见子不碍守母。见是现实地,肉眼可见故。守是究竟地,肉眼不可见,只有真心守住。守即是抱,与见素抱朴相同。世人修行持之以恒,穿透力必将获得,智慧必将大增,世出世法都大为增长。
释德清《大乘起信论直解》说:“实智证理,理无不彻;权智鉴机,机无不宜。”知子是权智,能够察见万物。守母是实智,能够玄照万物即理。万物虽显万形,然终是一理所现,如众子皆是一母所生。子母之喻,奥秘无量。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宣说远古证悟者的子母双照无上教法。
道安住在不动地,
忽然生起一念悲心,
整个世界发生六种震动。
这念悲心就是德,
就是法界的“始”。
有道有德,
天下就开始运行。
太初时刻什么也没有,
只有“无”在运行,
不见一物,更不见牛马。
这个运行的“无”就是天下之母。
草原上有一只孤独的羔羊,
证悟者知道旁边一定有羔羊之母,
因为证悟者有玄照妙心。
万物就是这只羔羊,
背后都有自己的生母。
世人见万物就是万物,
证悟者见万物只是如幻如化。
既知其子,复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子母双照,母在心中。
此身是子,身有生灭,
妙心是母,母不生灭。
证悟者已入不生灭地。
顿超八万大劫。
闭塞眼耳五官,
关闭向外奔驰的心门,
此身与道不离,
合而成体,散而成章。
开启眼耳五官,
打开向外奔逸的心门,
此身陷入生死险境。
见到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之道,
这才是证悟者的大明。
守住生命的柔性,
生命才可以长久,
这才是证悟者的强大。
开启自性本有的光,
恢复自己本原的大明,
肉身能够早早解脱,
不再遭受折磨。
如此可以与真常合为一体,
子母相会,
安住在永恒的究竟地。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