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生,可谓蹉跎一世,飘零半生。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而百姓更是过着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的生活,杜甫一家像大多数流民一样,每日都面临着饥饿、寒冷与死亡。
为了躲避战乱,杜甫一家不得不开始漂泊的生活,他们曾暂住在天水、成都、夔州、梓州、阆州等地。这些地方风景虽美,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乡,尤其是逢年过节,浓浓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杜甫在成都的岁月中,曾写过一首《至后》,可以说情真意切,却又渗透着无限凄凉,其诗曰: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从标题我们便知道,这首诗写于冬至后的一个冬天。秋冬季节,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或许与萧瑟的季节有关,杜甫亦不例外。
从冬至后,黑夜越来越短,白天越来越长,杜甫的思乡之情,从未减少,反而愈发浓烈,可谓身在剑南心在洛阳。洛阳,是他的故乡,是他童年最美的回忆,与李白的第一次相逢,也是在洛阳,当年,两人把酒言欢,畅聊诗歌,好不快活。
青袍白马,指的是杜甫在成都严武官府中的幕僚生活。严武,作为杜甫的朋友,曾多次帮助他,杜甫非常感激严武。但有的时候,也不免发生一些小的不愉快,这让杜甫感觉有些失意彷徨。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成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是在杜甫心中,依然不如故乡洛阳亲切。
诗中的金谷,指的是金谷园。西晋时期,石崇在洛阳建造了这处名园。而铜驼,是当年洛阳一条非常繁华的大街,以宫前立有铜驼而闻名。历经了安史之乱叛军的践踏,洛阳金谷园和铜驼可能已经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了吧。
寒冬时节,梅花含苞待放,杜甫看见梅花,便想起了洛阳的亲友,如今,他们身在何方?是否像自己一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多想折一枝梅花,寄给朋友表达心意,但山长水阔,不知踪迹,根本无法寄出。
诗中的棣萼,源自《诗经·棠棣》中的“棠棣之华,萼不韡韡(wěi)”,此处比喻兄弟。
此时杜甫内心愁闷至极,只好写诗派遣心中的愁绪,然而,越写越悲凉,越写越孤寂,真是愁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