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名言,来自《左传》里的一个典故。
《左传》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左丘明所撰。里面记载,春秋时,晋灵公是晋国国君重耳的孙子,他总爱滥杀无辜。爱国的大臣士季,冒着风险去进谏,希望晋灵公改变这个残暴的错误习惯。
灵公表示说:“爱卿说的对,我知错了,以后一定要改。”士季听了,很高兴地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可惜晋灵公说了不干,残暴依旧,以至于最后想杀死屡次进谏的大臣赵盾。赵盾侥幸未死,就逃亡了。
赵盾有一个远方的弟弟叫做赵穿,他是晋襄公的驸马,同样来自强大的赵国赵氏家族,从小就和赵盾、赵同、赵括几个兄弟在一起,对赵盾很是亲近。刚巧他也是晋灵公近卫军的头目,所以直接就冲进了晋灵公游玩的桃园,杀掉了晋灵公。
作为一国之君,晋灵公知错也不改,还变本加厉的错下去,最终酿成大错,落得一个被人刺杀的悲催下场。
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有时连承认都不愿意,更不用说改了,这是人的错误习性~容易被忽视,但有时候很要命。
改变自己真的很难,需要有大的志向和勇气。
在《论语雍也篇》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有一次,鲁哀公问道:“在你众多的弟子当众,谁是最好学的人呢?”
孔子毫不掩饰的回答:“要说我最好学的学生,一定就是颜回。他从不迁怒别人,对自己的错误,他从来没有犯过第二次。”
“而今,颜回不幸早逝,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发现像他这样好学的弟子了。”
错误不犯第二次,所以颜回是改正错误最彻底的人。作为孔子最心爱的学生,颜回被儒家尊奉为“亚圣”,受到后世无数人的尊敬和学习。
敢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是人生的智者;敢于改变和征服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是人生的勇者。
知错必改的人,就是智勇双全的人,能够“高质量”的立足于世。
学《左传》,读《论语》,增才干,长见识。让浓浓的书香味,陪伴你精彩的人生。
见者点赞,手留余香。共同进步,修行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