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同的人背负着不同的使命。那么人是如何的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老祖宗又留下什么处世之法借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人和物都是由阴阳二气化育而成。阴阳出乎于自然。自然,原来有衰微、亏缺,也有兴盛、生息。那么秉承自然的人和物也有困穷、匮乏以及充实、盈余的表现。四季更替,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道德经》:"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会朝着相反方向发展,比如坏到极至就会向美好转化,出生过后必然走向消亡。所以,我们坚信,冬天总会过去,春天迟早会来临。无论人生境遇多么糟糕或有多么的辉煌都终将会成为过去。古代的圣贤深懂这个道理,所以不因各种的因素伤神或烦恼,而泰然地处世。
二:知足者富 欲望,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们总渴望获得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古往今来,那些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总是想将所有的财富收到自己囊中,所有的名誉光环揽到头上。在无比强大的欲望中迷失自我。还常常抱怨自己住的房子不够大,吃的不够好,对于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感到不满足。总是喜欢与别人比较,觉得没别人那么幸福快乐。 而那些懂得满足的人,他是明白财富是无所不在的,凡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一切皆为财富。懂得感恩上天的赠与并充分享受这些恩惠的人,才是最富有、快乐的人。
三:谋求自立,早日成器 《围炉夜话》中有这么一句话:谋求自立,早日成器, 想要在世上安身立命,总不能老是依赖父母或他人帮衬,父母或许能帮得你一时无法帮得了你一辈子,他们也总有离开的一天。所以必须自强自立,学习一技之长。即便世事多变,自己的生活也会有所保障。
《诗经》中有这样的一句诗: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孔子对这句诗进行一翻论述:你看《诗》里那只唧唧喳喳的黄鸟,尚且知道找一个小山丘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的地方。现在的人却不知道给自己找一个人生目标。 人的一生不过就是百来年光景,但除了幼年懵懂、晚年力衰,可以用来学习成长、建功立业的时间还有多少?所以,人在年少时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并督促自己循序渐进,付诸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活一世,应该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目标、人生追求,免得岁月徒增,碌碌无为,虚度光阴。
人生漫漫,适者生存,生存的法则必须要多多学习,才能在这路上活的轻松、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