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
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
回溯百年风云
100年前的4月6日
1921年4月6日
“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
倾资创办了厦门大学
当时校舍还未建成
厦大借集美学村的校舍开学
一个月后的5月9日
在苍茫的烟雨中
陈嘉庚为厦门大学的第一座主楼群
举行奠基仪式
闽南人有在奠基石下
埋东西寄托祝福的习惯
作为闽南人的陈嘉庚
在厦门大学奠基石下
埋下一个精致的木雕盒子
里面不是银元
更不是其他什么珍宝
而是他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词
演讲词中这样写道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
所赖以维持者
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
“民心不死
国脉尚存
以四万万之民族
决无甘居人下之理
今日不达
尚有来日
及身不达
尚有子孙
如精卫之填海
愚公之移山
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陈嘉庚先生写下的
“终有贯彻目的之日”
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那一天
陈嘉庚先生选择5月9日
作为厦门大学的奠基日
是为了提醒厦大学子
勿忘国耻
发奋为国
(*1915年5月9日
袁世凯承认
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穷小子16岁下南洋
白手起家成“橡胶大王”
陈嘉庚出生地 福建集美
1874年10月
陈嘉庚出生在
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的集美社
1890 年
16岁的陈嘉庚离别故乡投奔南洋的父亲
跟随父亲在新加坡学着打理生意
后来父亲的生意失败
欠下了数十万元的高额债务
为了生存下去
陈嘉庚用仅有的7000块钱
开办了一家凤梨罐头厂
每天起早贪黑地辛苦劳动
生意刚刚有了一些起色
他就做出了一个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
代父还债
当时,按照新加坡的法律
陈嘉庚本不需要承担父亲的债务
但他“替父还债、一诺千金”的义举
迅速传遍东南亚
树立了他在华人中的威信
不久
陈嘉庚握住了橡胶行业飞速发展的机遇
成为南洋最大的橡胶生产和制造商
被誉为“橡胶大王”
他还开设了米、木材、冰糖
饼干、皮鞋等30多个大型加工厂
在世界各国设立分销店100多处
营业范围远及五大洲
雇佣职工最多时达3万余人
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亚华侨巨富
这款带有“钟”标的汽车轮胎
就是当时陈嘉庚行销全球的产品
这个标志蕴含了陈嘉庚复杂的心情
年少时,他目睹近代中国
遭受的内忧外患
青年时,他又亲历华人在异国他乡
受人欺凌的屈辱
他希望所有看到“钟”标的海内外华人
不要忘记祖国和民族的苦难
心中警钟长鸣
宁可变卖大厦
也要支持厦大
久客南洋,心怀祖国
希图报效,已非一日
在南洋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陈嘉庚
目睹近代中国遭受的内忧外患
亲历海内外同胞受人欺凌的屈辱
开始探求民族自强和复兴的道路
身处海外
陈嘉庚心系故土
他认定
教育是立国之本
兴学是国民的天职
陈嘉庚当年创办的集美小学
这张老照片是1913年拍摄的
上面的这幢大楼
就是陈嘉庚当年在故乡
福建厦门集美创办的集美小学
从这一年开始
陈嘉庚拿出一笔又一笔的资金
在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
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
水产航海、商业、国学、农林等在内
十多家学校
统称“集美学校”
校区内的电灯厂、医院
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等设施
也都一应俱全!
昔日偏僻的渔村
变成了中国唯一由个人独资创办的学村
——集美学村
陈嘉庚不像有的富豪
捐资助学主要是在做慈善
他是把所有心思都扑在教育上
当时,为了招收更多学生
他规定:“中学生只交膳费
学宿费均免”
甚至师范生和水产航海的学生
“学膳宿费用全免”
如此慷慨地优待全体学生
陈嘉庚就一个朴素的愿望
有更多的孩子来读书
1919年,陈嘉庚再次回到祖国
这次回国的主要目的,就是
为家乡建一所大学
厦门大学!
临行前他郑重宣布
“此后本人生意及产业逐年所得之利
除红花外,或留一部分添入资本
其余所剩额尽数寄归祖国
以充教育事业”
1921年
厦门大学终于建成
这是中国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学校开办之后
海纳百川,广聘名师
鲁迅、林语堂、顾颉刚、孙伏园等著名学者
纷纷南渡
应聘来厦门大学任教
甚至一度传说“半个北大”来了厦门
很多人走进陈嘉庚的公司
都会被他的公司章程的眉头警语震撼
“战士以干戈卫国
商人以国货救国
为本公司谋一分利益
即为国家多培养一个人才”
然而
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
陈嘉庚的事业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危机
金融危机从西方发端
迅速席卷世界
全球橡胶行业急剧下滑
陈嘉庚的生意遭受重创
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
他仍举债维持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校
陈嘉庚的亲友曾劝他
削减汇给厦大的经费
但陈嘉庚说
“我吃稀粥
佐以花生仁
就能过日子
何必为此担心”
当时汇丰银行跟一个财团来找陈嘉庚
他说没关系
我们注入资金
把你这个嘉庚公司重新让它发展起来
但我们有一个条件
不能再办集美学校
不能再办厦门大学
陈嘉庚说了一句话:
“宁使企业收盘
绝不停办学校”
后来
陈嘉庚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如果学校不办
我误了青年
而且更重要的是误了我们社会
误了我们国家
“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陈嘉庚卖掉了三座别墅
卖掉了自己名下的橡胶园
作为厦大日常运转的经费
陈嘉庚为维持厦大办学变卖的三栋别墅之一:经禧律别墅
运营大学令陈嘉庚背负着巨大的财政压力
直至1937年春
为了厦门大学有更好的发展
他把学校无偿捐给国民政府
更名为国立厦门大学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37年7月7日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抗日烽火随即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38年10月10日
在南洋华侨中学的大礼堂内
南洋华侨济济一堂
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陈嘉庚被推选为南侨总会的主席
他在成立大会上沉痛而激昂地说
“悲观失望,见义不为
有钱不出钱,有力不出力
是对祖国的大不忠!”
他更是慷慨陈词
“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
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
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
则后方之刍粟(供给)一日不能停!”
南侨总会成立后
南洋各地80多个筹赈会
1000多个分会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
为中国抗战筹赈捐款
派遣侨胞回国参战
有力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战
1938年8月
中国抗战的重要国际补给线滇缅公路
全线竣工通车
这条公路全长1100多公里
从昆明直达缅甸的腊戌
当时
世界各国和海外华侨
支援中国抗日的军需物资
大都依靠滇缅公路运输
如此险恶的运输线
必须技术熟练的司机才能胜任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
会开车、会修车的人寥寥无几
临时培训又来不及
在这个关键时刻
陈嘉庚挺身而出
1939年2月7日
他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名义
发布通告
招募华侨机工
巡回集会上
陈嘉庚上台演说
鼓励华侨回国参加抗战
拯救国难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南洋华侨青年积极响应
离家舍业
踊跃报名
10天时间
第一批严格筛选的80名优秀机工
就集合完毕
在崎岖险阻的滇缅公路上
冒着枪林弹雨
遭受战火和疾病的考验
将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送入国内
为中国抗日战争赢得了重要转机
陈嘉庚时刻关心着
祖国抗日战况和南侨机工的命运
1940年
他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
赴滇缅公路慰劳南侨机工
并亲临前线慰问抗战将士
考察华侨捐款、捐物的开支情况
然而
随后的重庆之行
却让陈嘉庚对国民党深感失望
陈嘉庚一行在重庆
目睹了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腐败
生活的奢靡
怀着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
陈嘉庚去了延安
就在杨家岭的窑洞前
毛泽东亲自招待了陈嘉庚
毛泽东说
这只鸡是邻居送的母鸡
还在生蛋
听说我有远方的贵客来
邻居特地送来
这个菜
是我自己种的菜
毛泽东坐在未经打磨的石桌旁
向陈嘉庚描绘未来的中国
这让陈嘉庚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
在延安考察了一周之后
他返回南洋
对大家说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不断蔓延
1941年12月8日
飞机在星马投下了炸弹
日军入侵南洋群岛
作为著名的华人抗日领袖
陈嘉庚成了日军通缉的对象
1942年1月30日
在爱国华侨和集美校友的掩护下
陈嘉庚离开新加坡
赴印尼避难
陈嘉庚为防备日军的抓捕
蓄须易容
随身携带毒药氰化钾
随时准备牺牲
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
年过七旬的陈嘉庚
才于当年10月离开印尼
回到新加坡
陈嘉庚回来了!
500多个华侨社团
联合举行隆重的欢迎大会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
特地向大会发去贺词
贺词中称陈嘉庚是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49年1月
毛泽东正式邀请陈嘉庚
参加将于北京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
当年5月
陈嘉庚辞别南洋的友人
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9月的北京
洋溢着准备开国大典的热烈氛围
陈嘉庚参加全国政协筹备会
出席开国大典
他欣慰地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又一次回到祖国怀抱的陈嘉庚
再也没有离开他深爱的故土
他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侨联主席
上世纪五十年代
年逾古稀的他回到家乡
亲自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
修复和扩建工程
他对厦大领导说
要让万吨、十万吨的国内外轮船
从东海一进入厦门时
就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
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
陈嘉庚亲自主持厦门大学建南楼群建设
作为曾经的华侨巨富
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嘉庚的生活却“寒酸”到了极点
他给自己立了要求
每月的生活费不超过15元
其余都尽数捐出!
他的堂侄曾回忆说
陈嘉庚有一件黑色棉背心穿了十几年
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来
还舍不得丢掉
他每夜用来照明、写信的烛台
是一个倒扣的旧茶杯
很多人劝他
奉献了一辈子了
不用这么节省
他却总说
个人少费一文
即为吾家多储一文
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
积少成多
以之兴学
1961年8月12日
陈嘉庚在京病逝
享年88岁
临终前
他将自己最后的300多万财产
全部捐为集美校产
而他留给后人唯一的愿望是
解决台湾问题
祖国早日统一!
巨星陨落
举国同悲
他的丧仪极为隆重
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
首都各界举行公祭
同年
陈嘉庚长眠于故乡厦门集美
陈嘉庚延续了华侨爱国兴教的传统
薪火传承至今不息
由他兴办和资助的118所学校
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嘉庚学子
为祖国建设和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
而他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人生信念
更是不断激励后昆
整整100年了
陈嘉庚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的呐喊
依然振聋发聩
依然振奋人心
依然振奋中华
陈嘉庚一生散尽万贯家产
留下的不仅仅是
泽被一代代中国人的教育基业
他更用一生的呕心沥血
为世人和后人留下了真正
“富可敌国”的精神财富!
重义轻利、公而忘私
诚实守信、嫉恶好善
刚健果毅、坚韧不拔
艰苦朴素、革故鼎新
直到今天
“嘉庚精神”仍是一面旗帜
激励全世界的中华儿女
爱国报国、生生不息
“前半生兴学,后半生纾难
是一代正气,亦一代完人”
有一种精神
叫陈嘉庚!
来源:白鹭洲知政、CCTV国家记忆(国家荣光:华侨旗帜 陈嘉庚)、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