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焦虑”似乎变得跟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从十几岁的“小镇做题家”,到都市里的“打工人”,从全职妈妈,到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有些来自年龄:
“爸妈和七大姑八大姨让我喘不过气来,天天没完没了地说,年龄再大就考不了公务员了,过两年再生孩子就是高龄产妇了……”
有些来自孩子:
“每周按时按点上英语班、钢琴班、编程班,我也知道孩子很累,我也累,可闺蜜家孩子样样优秀,我家孩子绝对不能输。”
有些来自与同龄人的比较:
“这个月就要毕业了,看着奔波于实验室的朋友,和已经在职场干得热火朝天的同学,我总觉得自己没跟上同龄人的步伐。”
有些来自对未来的迷茫:
“我工作八年多了,但一直都很迷茫,总觉得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一考虑现在这个年龄,又没有勇气做新的选择。有种被卡住的感觉。”
甚至,连容貌、身材,都能成为让我们焦虑的理由。
从不同渠道流向我们的焦虑,到最后总是会直达我们的内心,成为伤害我们的一把利刃。
焦虑和抑郁这种心理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慢性疾病,无声无息地侵入我们的家庭和心灵。
有时候,明明知道焦虑不解决任何问题,也告诫自己,要从情绪中走出来,可是大脑就是不听话。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约翰·哈里,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他从青少年时期起,就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十几年来,他谨遵医嘱,一直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药物的效果变得越来越差,也并不能根除他心中的抑郁和焦虑。
形成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什么?
为了找出答案,约翰·哈里开始寻访全世界顶尖的精神病学、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结合自己的经历、数年访谈调查的结论,以及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写成了《走出焦虑》这本书。
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包含了9种无法逃离的痛苦,这也是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的原因。
01 工作没有“意义感”
工作除了是我们物质基础的来源,还与我们的心理世界紧密相连。
控制感、意义感的丧失,会让人不可避免地陷入压力和沮丧中。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置身于某个庞大的体系里,随时可能被取代,“你根本不重要”的失望感就会逐渐产生。
尤其当这个工作还是机械地重复,没有挑战性、创造性和技术含量的,就更容易让人感到绝望。
这种负面情绪还具有延续性。即使你下班了,依然很难摆脱巨大的沮丧和无意义感。你会觉得很累,回家就想躺平,充满消极情绪,甚至无法与亲人好好相处。
结果,就陷入了“封闭—抑郁—更封闭—更抑郁”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情绪,似乎不由自主地被看不见的“意义感”带着跑。长期从事缺乏意义感的工作,对心灵是一种真实存在的风险。
02
孤独
孤独是有杀伤力的。
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卡乔波对“孤独”问题进行了15年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一个人觉得孤独时,体内的压力激素会直线飙升。
孤独是导致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元凶之一,一个人孤独时,更容易胡思乱想,更容易变得绝望、抑郁。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即使身处人群中,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却依旧感到孤独。这是因为,真正能打破孤独感的,是深层的双向互动和情感联结。
科技带来的沟通便利,并不能真正在心理上满足你的社交需求。身体会要求我们放下手机,去用心经营一段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
03 缺少有意义的价值观
心理学家蒂姆·卡瑟调研发现,一个人的物质欲望越强烈,做事越受到外在因素的驱动,就越容易变得抑郁。
如今,各种广告都在告诉你,“你值得拥有这个”。一旦被这样的价值观俘虏,你会不自觉地陷入物质的陷阱,成为疲于奔命的消费者。
“买买买”是一种自我表达,甚至价值认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
实物型消费带来的幸福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比如包包、衣服。
但是体验型的消费往往能给人带来更持久的快乐,比如旅行、阅读、看演出、去美术馆,从中得到的经历、感受或感动会强化我们的自我意识,成为我们的美好回忆。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全新的价值体系,去重新理解,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买什么、追求什么,不要过多考虑别人的评价,只需要考虑你渴望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
04 童年创伤
美国加州凯撒医疗中心预防医学科的两位医生,文森特·费利蒂和罗伯特·安达,共同研究出一种测试方法,“不良童年经历研究”。
研究团队前后调查了1.7万名受访者,分析了10种童年创伤与他们情绪问题之间的关联。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的童年创伤,会直接导致他在成年后变得抑郁。童年创伤越重,抑郁的概率就越大。
这10种童年创伤中,遭受父母粗暴对待是成年后抑郁的最大动因。
这项研究拓宽了我们对苦难的理解:有时候,抑郁和焦虑源自一个人内心深处尚有未被处理的痛苦。曾经的苦难未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动消散,这需要我们用更慈悲的心态去理解他人。
当身边人出现问题时,不要再问“你怎么了”,而是问“你经历了什么”。
05 失去地位和尊重
有调查表明,不平等的事件会制造更多抑郁和焦虑情绪。
越是不平等的地方,患抑郁症的人就越多。
因为一旦收入或地位差距太大,更多人会被强烈的失败感困住,似乎有一种声音反复在说:“你是失败者!你再怎么努力都是没用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尊严,是一剂维护所有人身心健康的良药。
06 与大自然失联
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因为忙碌,和大自然失去了联系,这会导致“自我”膨胀得更快,把自己推进了自我情绪的牢笼。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3年的跟踪调查,在对比5000个家庭的精神健康数据之后发现,从城里搬到乡下的人,整体抑郁程度明显减轻;而从乡下搬到城里的人,抑郁程度明显加重。
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更多地在大自然里漫步之后,他们的心情都变好了,注意力也更集中了。患有抑郁症的人,变化最为明显。
在大自然中,我们会对“自我”有一种更合乎比例的认知。当我们站在连绵的群山之间,站在辽阔的草原之上,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到:
天地博大而浩瀚,个人的痛苦是多么微不足道。
07 感觉未来没有希望
加拿大心理学教授迈克尔·钱德勒说,有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些人患上抑郁症是“合理”的。因为他们对未来失去了希望,才变得抑郁,甚至宁愿选择夺去自己的生命。
他的研究发现,那些文化被扼杀、自主权降低的部落,自杀率出奇地高,在加拿大所有地区中排名第一。
这项研究说明,人必须活在具有身份感,对未来有期待,感觉自己有意义、有保障的环境里。如果一个人被剥夺了控制感和身份感,未来就显得没有希望,眼前的痛苦就会变得无限大,大到可以吞噬一个人的生存意志。
08 基因影响
科学已经证实,确实有一种基因与抑郁相关,如果你携带了这种基因,患抑郁的风险会大幅增加。
但这种基因并不能单独起作用,如果你没有经历创伤,生活在健康、有保障的环境中,就不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抑郁。所以,相比于盯着这个貌似“危险”的基因,我们更应该关注个人的真实生活环境和经历。
09 大脑突触问题
生了病的大脑会不断加剧抑郁的程度,因为大脑具有一种叫“神经可塑性”的基本功能,会始终修剪、调整自己的神经网络以适应环境。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之下,大脑会自动删除感受快乐和欢愉的突触,增加那些感受恐惧和绝望的突触。就算后来痛苦真的减少了,患者依然会感觉到“痛苦感”久久不散。
这也是患有抑郁症的人不太容易走出来的原因。正视这个问题,能帮助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有正确的预期。大脑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学习感受快乐,我们要给出足够的耐心。
在这本书中,约翰·哈里还提出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解决焦虑问题的7种方法。本期《杨澜读书》为你解读《走出焦虑》,收下这7颗“解药”~
杨澜说
扫一扫,关注吧!
杨澜访谈录
天下女人
研习社
天下女人
社区
天下女人
研究院
合作:p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