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作者是托马斯·福斯特,密歇根大学的文学教授。这本书,从名字看就知道它要讲什么,但你可别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书,实际上,它非常有趣。作者每一章讲一个主题,并通过不同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告诉我们平时看文学作品时很多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内容,并引导我们联想,比如文学作品中出现风雪雨雾等天气情况肯定别有寓意,季节也是同样如此;又如作品中出现飞翔则代表自由,等等。作者的讲述既幽默又通俗易懂,既有术又有道,虽然只有十几万字,但读完收获颇丰。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不仅适合想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看,也适合写作的人看。毕竟,作者分析一本文学书(当然也包括小说)肯定少不了写作方面的“技术总结”。这对写作者而言,是大有益处的。
大学时,我不务正业地写了两三年小说,因此误打误撞地掌握了一点编故事的技巧,比如在人物设定上如何“讨喜”,在情节设定上需要出现哪些元素,环境描写和气候描写如何推动剧情,等等。但当时我都是瞎琢磨,都是从看过的小说、电视剧情节里调用自己需要的元素,因此也没有多想,更没有想到要总结这些经验。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在写小说的那两年中,竟然不知不觉地瞎琢磨出了几点写作技巧,虽然是最粗浅的几种。
比如说,主人公得病的话,一般只会得几种病,白血病啊、心脏病啊肯定是首选。而当时之所以会选这两种病,一是,我觉得这两种病可以使角色看上去更加柔弱、需要呵护;二是,我看过的大量作品中,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这两种病,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它们(比如当年韩剧中女主角得的肯定都是白血病)。因为不用解释,读者们就会知道得这两种病的人会出现什么症状。
这相当于是我在无意识中选择的“疾病”,但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中,作者专门讲述了文学作品中疾病的运用,以及疾病的选择应该服从哪些原则。这部分内容,作者用了两章讲述,一章专门讲述心脏病,另一章讲述作者们偏爱的病,比如20世纪的作家们偏爱肺结核,当代人偏爱艾滋,等等。心脏病也好,肺结核也好,都是“消耗病”,得病的人会慢慢虚弱下去,消瘦、脸上无血色,有一种病态的美。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被入选“疾病名流之列”的,天花不能入选,因为会留下难看的疤痕;梅毒也不能入选,因为它不仅有道德上的禁忌(普遍认为是因为出轨、嫖娼才染上的),到后期还会使人癫狂、痉挛等,都不“美观”。一切的选择都基于“美”,哪怕是得病,作者也要选择让读者看着舒服的、能感觉到美的病。这正如福斯特教授所说的疾病应该服从的原则:1)疾病并非生而平等。2)要别有风情。这只是其中两个,另外的两个原则是:3)疾病应有神秘感。4)应富含象征和隐喻。
福斯特教授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特殊的疾病。我举双手赞同。
再如,人物设定的时候,我会为主人公设定与常人不同的特征,如异瞳、白发,等等(虽然现在想起来很中二)。这种简单的设定不仅能让主角与其他人区别开来,让主角显得与众不同,还能因此为主角设计重重磨难,比如幼时遭人排挤、遭父母抛弃导致他不信任他人、为人冷漠,推动剧情发展,真是一举两得。
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中,作者福斯特教授也专门讲述了长相特殊这一点。其实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长相特殊的人,他们一出场就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引起人的好感,就是引起人的反感,因此作者直截了当地说:长相特殊的人往往与众不同。
我想起《天龙八部》里就有很多“长相特殊”的人,比如段誉的亲生父亲、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他又丑又残疾,还超级坏,简直是典型的超级坏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长得丑的人、有残疾的人、有疤痕的人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坏人,好像印证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相由心生。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并非如此脸谱化,长得丑其实跟好坏没有关系。但文学作品经常这么运用是因为我们依然对文学中的身体残疾进行象征性的理解。不过呢,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比如《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虽然丑,但心地善良。因此,写作时,我们有时候也会故意把人物设计得丑陋,再给他一颗善良的心,目的是和衣冠禽兽形成对比。
我常常在想,写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几乎接近神的存在,在他的笔下,所有人物都要服从他的目的,他要某个人恶,那个人就得恶;他要某个人死,那个人就得死……当然,也有失控的时候,有时候故事中的主人公仿佛有了生命,不肯听从写作者的指挥,按照自我意志完成故事的叙述。这样的主人公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我认为只有达到高水平的写作,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点扯远了,还是回来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吧。上面说的两个写作逻辑或者说写作技巧的观点,我在模模糊糊中掌握了,因此在看本书的时候,我莫名地觉得熟悉,并在心底做出回应:嗯嗯,是这样的。在这方面,这本书的作用等同于是帮我总结。但是福斯特教授身为解读文学作品的是专业人士,哪是我这个小白读者和只瞎编过两年故事的人可比的呢?因此,这本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分析以及解读刷新了我的认知。
其中一个令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作者把《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拿来与基督对比,并说这个老人是基督的化身。虽然基督是西方人物,但在如今,身为东方人的我们也都知道他的不少事迹,哪怕是极少的、片面的一部分,比如说,他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死而复生,他为拯救人类甘愿自我牺牲,等等。可《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普通的渔夫,孤独的老人,他在故事里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出海捕鱼,和基督哪里相像?
但福斯特教授仔仔细细地为我们解读两者的相同之处,笃定地告诉我们他就是基督的化身。在文学作品中,这类人物叫基督式的人物,其实经常见到。基督式的人物甚至不必善良、不必是男性,只需要符合基督身上的几种特征就行,但我从来没有联想过。想象也是需要练习的,我这方面实在做得太少,以及书也读得太少了。
另一篇讲述吸血鬼的内容我也印象深刻。
吸血鬼我们一点儿也不陌生,不管是美剧《吸血鬼日记》(虽然我没看过),还是电影及小说《暮光之城》,抑或是日漫《吸血鬼骑士》,很多都是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尤其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吸血鬼是最常出现的“非人类”,披着斗篷,露出獠牙,经常在深夜出来吸少女的血,但作者在这里讲的不是真正的吸血鬼,而是 “吸血鬼式”的人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作者以亨利·詹姆斯的著名故事《黛西•米勒》来讲述吸血鬼故事的本质:一个代表堕落陈腐价值观的年长人物,一名白璧无瑕的年轻女子,年长的男性人物对女子青春、精力和美德的掠夺,自身生命力的延续,年轻女性的死亡或毁灭。
只要符合这些条件,那么那名男性便是吸血鬼。当然,这还可以延伸,也可以只满足其中部分条件。本质上,吸血鬼就是剥削者。这类人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自己的欲望、需求,尤其是丑恶的欲望凌驾于一切之上,否认他人的生存权。这类人物我们太熟悉了,别说文学作品里俯拾皆是,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
吸血鬼从来不是真正的吸血鬼,而是我们身边的大活人。想想还真是可怖与无奈。
当然还有其他令人激动的观点,但我感觉总传达不出作者意思的一二层,因此大家最好还是看原书吧。比如说,作者在本书的开头说说:世间只有一个故事。我深以为然,本想讲讲这个,但发现我说得再多都只是在摘抄作者的原话,想要非常深入地理解,以及用我自己的话作出总结,应该还需要很久很久。
不过,这也算是下一个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