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相信
夜深人静时,连队学习室只剩下面临退伍的下士梁特和排长。梁特见没有外人,低声地问:
“排长,马上退伍回家了,请帮忙指点一下。”
排长见他问得真诚,思考一番后回答:
“排长一向尊重老兵自己的决定,只是多嘴问一句,你已经想好退伍后干什么了吗?”
梁特眼睛不大,却闪烁着光芒:“想好了。”
排长说:“那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吧,你问我,只不过是为了消除内心的不确定性罢了。”
其实很多老兵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离开部队后自己能干什么?想留怕苦,想走怕输,是很多人的内心独白。
每年的老兵留队工作是基层连队的难点,每到八月末期,连队的骨干人员会为了留住精干力量绞尽脑汁。一旦指标吃紧,连队就要使出浑身解数,把人留下。
一位老排长曾跟笔者谈起:“我从来不会强制留下任何一个人。今后他要是在部队发展得好,或许他会感激我。若是他郁郁不得志过了三四年又或者在这期间遭遇了挫折或伤病,那样我只会更加自责。”
事实证明,那些在留队工作最后期限选择留下的战士,那些离开意愿强烈而因经济压力、言论轰炸、个人情面等因素选择留下的战士,他们在选改初期心态上是失衡的,他们的工作幸福指数最低。
离队同伴在朋友圈中各种鲜活的动态常常刺痛着他们的内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产生巨大的失重感,反映在工作上即一段时间的士气低落乃至长时间的萎靡不振。
老排长的态度很具有代表性,一是说明了留队工作开展艰难;二也反映了即便工作难开展,还是有不少骨干心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佛系心态,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留队工作之难,写在了连队骨干焦急的脸上,我们从工作艰难之外,更应探究深层的原因,去理解为什么现在老兵留队越来越难。
01
留队工作的基本思路相对陈旧。基本上,每个走留心态犹豫的老兵都要经受一番舆论轰炸,这套说辞屡试不爽,常常能够奏效。
说服的内容不外乎军人的党性觉悟要高、部队的工资福利水平高、社会生存立足艰难等。
可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高度发达,新生代的临届兵多数已见过世间繁华,对社会生存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传统的那套思想工作方法已经不再具备高度的说服力。
面对思想开放活跃的新时代军人,留队工作也急需与时俱进。
02
平时工作欠账,临阵磨枪慌乱。
一位三期老班长曾跟笔者解释:“留队工作不应该在老兵退伍前几天仓促应对的,平常工作生活中就应该注重培养人才,争取营造良好的连队氛围,这样到了退伍季好苗子愿意留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实际上,能把留队工作干在前头十分考验连队主官的长远眼观和整体管理能力,但真正能做到的可谓寥寥,积极团结的连队氛围对老兵留队可谓至关重要。
03
具体工作和福利待遇保障的吸引力不够。很多抱有离队想法的老兵,出于对部队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并且福利待遇并不比社会职业高出很多的现实考量。
可以推断,他们中间“有打算”、“有出路”的人有一部分想法还不够成熟、偏理想化。
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不少老兵希望尽早到社会打拼积累,即使牺牲短期的收入和福利保障损失,也认为是值得的。
从纵向对比看,军人的福利待遇相较以往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军人职业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
从横向对比看,军人的各方面保障还不够健全,社会对军人职业的尊崇感还处于爬坡期。当推力超过了吸引力,就会造成老兵留队困难,部队人才损失。
04
新生代的临届兵自我意识强烈,对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再高度宽容。选择离开的人,基本上都会认为“管得太严”、“部队生活只是一种经历”、“干得再好、干得再久总要回到地方”,不如早做准备。
部队一年到头工作节奏紧张,除了休假、外出等机会,战士基本处在营区和驻训场两点一线的活动空间中。
一天24小时被充分切割利用,很难有属于个人的时间和空间,由此造成了大家对自由时间和空间需求的报复性增长。
面对严格的任务指标且涉及战友的切身利益,留队工作难免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如何处理好供求矛盾,需要双方的共同谅解。
一方面,“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临届的老兵只要还在部队集体中,就要时刻牢记军人服从意识;另一方面,“强扭的瓜不甜”,强留的兵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冰冷的指标是造成了,可也会凉透一些人的心。
套用那句名言: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部队同样如此。
如果你留,我便敞开怀抱;
如果你走,我便款款相送。
无论走留,都是一片天晴。
本文图片来自天津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