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为了对接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设计各种梦想。例如,马良在梦里收到了白胡子爷爷送的笔。
aoimg.com/large/pgc-image/39ed8bb44a4d454390a891622ff25ace?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4" width="471" height="468"/>4 中国传统文学中英雄的塑造方式:总体印象
中国传统文学中,英雄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呢?
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总体印象,另一个是细致的形象建构。
我们依旧以《神笔马良》为例,简要说明如下。
为了得到一个总体印象,马良形象的建构,首先是从故事背景开始勾画的。
书中一开始,就设定了马良的出身——一个善良的穷孩子。
之后,设计了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穷孩子想学画画,并讲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传奇——笔架山的传说,对两者进行了映射,表明这是一个几乎无法实现的愿望。可马良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愿望,而是知难而上。这说明马良是个有决心的孩子。
接着,为了让马良这种坚韧不拔的特征,更有效地凸显出来,作者有意安排了一系列求笔的挫折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有梦想、不惧困难的马良。于是,马良的小英雄轮廓就有了,那就是作者在将马良类比“大山”时,总结出来的这样一段话——
“他像大山一样的倔强,不畏惧困难,想做什么,一定要做成。他不懂得阿谀奉承,做什么事儿,都是一往无前,遇到阻挡都不回头。他虽然和大山一样贫穷,但他和大山一样屹立着,挺着腰杆子做人。”
有了这样一个“大山性格”的总体印象,接下来,作者就开始进行细致的形象建构了。
(未完待续)
陪孩子一起快乐读书吧!我是杜豆豆,两个孩子的妈妈,爱读书、爱码字,欢迎关注我,在读书的路上快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