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新观察》 《文艺研究》主编土豆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热带海洋》杂志主编吴大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院长、物理系教授;州
著华,中山大学经济系教授、行政党支部书记;甘子钊,我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豪兴,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黄福春,广东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赵东花,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
一长串闪闪发光的名字,一个个追求理想的足印。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在此详细罗列,因为值得信中人、玉都人骄傲的名字太多太多。
信中不仅是玉都文化教育的摇篮,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1927年,中共信宜县委成立,信中教导主任叶乙帆为县委主要领导。学生杨万元、潘成耀、杨廷焕、张凯如等参加了著名的“怀乡武装起义”;大批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信中学生林俊耀、林俊昌、梁尚文、朱作彦等,在地下工作和武装起义中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真是百年砥砺,百年沧桑,百年辉煌……
信宜厚重的文化历史,氤氲的文化基因,决定了这块热土文脉源流不断,薪火相传不息。当地“父母官”适时把脉,果断决策,决心打造属于信宜人的“现代教育航母”。
2001年,信宜市委、市政府独具慧眼,定位“科教兴市”战略,决策办大教育,上下一心,打造现代教育航母,重新征地搬迁信宜中学。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信中,创建全国性示范高中。历史将会证明,这一决策,是长期惠及信宜人子孙后代的一个伟大创举。
2003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气势雄伟的现代教育城在锦江河畔拔地而起。信宜人自豪地称它为“信宜教育城”。
新的信中,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校园大方大气,高楼林立,日夜俯视着蜿蜒的锦江与玉都的茫茫大地。主教学楼雄伟壮观、风格独特,单体建筑面积和长度,堪称全国基础教育校园之最,足以让玉都人为之骄傲。
自此,信中招生规模从20个教学班,连年飙升至现在的120多个教学班,在校生8000多人。
信中在职教职工498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全国、省、市、县级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160多人,中高级职称教师290多人,真是名师云集,传承有人。
信中确立了“人本发展”的办学理念,全力建设“绿色生态”校园,全面构建“人格和谐”的德育体系,尤其注重打造“快速成长”的师资队伍,积极倡导“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吸引和接受来自国内外的教育考察团100多万人次,在国内外、省内外教育系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示范作用,受到了国务院、教育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信宜老百姓甚至自豪地说,进了教育城,你差不多就等于进了大学。
信中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尤其是高考成绩,连年享誉南粤大地。高考上线率连年超过97%,本科升学率超过75%,多个单项名列前茅。
从2003年迁校至今,14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出现了广东省理科状元、文科前十名等骄人成绩。
多年来,信宜中学先后荣获茂名市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文明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还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示范学校”“国际环境教育创新范例”等诸多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市、县级荣誉数不胜数。
信中人从来都不会躺在历史的辉煌中止步不前,而是在百年砥砺中,穿透历史的厚重底蕴,风雨沧桑,始终迈开大步,与时代同行;始终把文脉的继承、弘扬当作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始终高高举起百年的薪火,一代一代往下传、往下传……
文 | 庞积聪
图 | 丘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