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其中之人才有深切的体会:
一方面,自然要鼓励人文学科国际化,加深不懂中文的人对中国的理解;另一方面,整个行政和考评恐怕不能一刀切,即使在瑞典那样国际化的语境之下,人文学科仍有其巨大的独特性。
▍身份和意识形态之辩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固然推动各国的高等教育重回国际视野,并可与欧美主要高校竞争。但是英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其全球传播的路径和18世纪以来殖民扩张、商业垄断和文化霸权息息相关。加之与当地社会文化的碰撞融合,使其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议题,其中至为关键的当属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之辩。语言始终深嵌于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之中,与其所在社会的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紧密相连。而学习者所在国是否有被英语国家殖民的历史。
英语学习虽然能给中国大学生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薪酬,但这并不必然意味会增强他们的身份认同。一项基于中国大学生访谈的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普遍认为英语有助于他们理解现代科技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融入全球化的必要性,但又驱使他们不断调适本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关系。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英语学习成了他们融合不同文化的重要媒介,但是对于如何批判性地理解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这些学习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历史的视野出发,Sham Haider和Fan Fang通过对比巴基斯坦和中国,证明了殖民历史、英语学习和意识形态的缠绕关系。巴基斯坦有着较长的英国殖民的历史,而中国大陆则受此影响较小。在巴基斯坦,一部分人以学习英语为荣,并以此自视“现代”,因为殖民历史,其英语普及和使用程度都较高;另一部分人则因殖民遗产,而拒绝学习英语。中国没有这个历史包袱,所以不受这一重历史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对英语反而表现出更高的接受程度,而且因为较好的英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态度也更加实用。在全球化浪潮之下,没有历史包袱的中国在当下的语境中,也较易协调英语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
从比较的视野来看,亚洲国家大都把英语学习作为融入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渠道。但是Amita Gupta基于中国、印度、新加坡、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五国的比较研究揭示,亚洲人学习英语的浪潮,深深而不自觉地受到两个意识形态浪潮的影响:新自由主义和消费主义。
在作者看来,新自由主义对亚洲教育系统影响最大,一方面是教育机构,尤其是英语教育,市场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变成较为奢侈的商品,只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才能消费,进一步再生产了社会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关系又嵌入了全球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再生产。这个比较研究的因果推论值得再考虑, 但是它又提醒我们需要重新理解教育的机会均等问题, 因为这是社会平等机制的核心。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没有任何可能拒绝英语学习。从历史和比较的维度来看,英语学习必须要考虑到具体的社会情境、学术环境和政治生态,这一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时刻与我们所处的政治和经济形态互动。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19年第2期域外栏目,原标题为《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英语教育》。限于篇幅,已省略注释。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