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自古以来崇文中学文教兴盛。近年来,淮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在资源优化、优质均衡、师资建设、质量提高等方面全面推进,综合实力大幅提高,教育现代化省级监测分数连续两年保持苏北第一,省对老城区的教育职位评价分数排在苏北第一位,在苏北义务.淮安教育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向建设全面现代化的转变。“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弘扬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淮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的话铿锵有力。
通讯员张裕华量子晚报/两岸记者王川张林
元贵
[优秀路径]
改善顶层设计,共同工作。
淮安位于苏北,教育事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教育发展,计划先行。2015年8月,张元贵调到淮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长。作为全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他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更好的顶层设计,推动淮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几年来,淮安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淮安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文件,包括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城市基础教育发展、师资队伍编制动态管理等,淮安教育发展环境明显出台了全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计划、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计划,确立了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十大工程”,并进行了淮安教育发展的母编布局。
淮安市委员会、市政府正在筹备召开市教育大会,张元贵目前的淮安为《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010-30010-30010。
[强大的基础]
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综合实力。
张元贵说:“做教育事业要坚定人民的立场,爱群众的要求,努力促进教育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反映了老百姓最强的难题。近年来,淮安在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创造了卓有成效的区域经验。
一方面要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学习”。从2016年开始,淮安教育优化了布局调整,全市“十三五”期间规划了230个教育项目。2018年,淮安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面改组”任务。近4年来,全市共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00多个,新学位6万个。
另一方面,逐步实现“学习”。淮安以集团化为扩大优质资源供应的重要起点,全市成立了55个小学教育集团、34个中学教育联盟,全省率先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全纳型”模式,带动了众多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加快发展。同时,组织市中心优质学校,帮助重点市中心镇的23所学校,以点大面促进农村教育发展。老百姓感慨万千,在家门口建一所好学校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淮安建立了“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正常的选拔机制和师德评价的消极核对表制度,大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执教氛围。2016年,淮安创新实施时,范围内的教职工编制统一使用、动态管理、全市调剂979个编制、教师编制地区流通渠道顺利开通。为了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淮安建立“四级梯队”培养机制,实施教师成长“100,000万”工程、中青年优秀学校(院)长育工程。
张元贵说:“小康之路一条也不能少。同样,教育质量高的发展也少不了一个孩子。”近年来,淮安建立了流动儿童教育和城市治疗机制、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出勤机制、留守儿童保护机制和困难家庭子女支援机制。整个城市没有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RWv4vRS5xdZpLh?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5" width="640" height="480"/>
【抓突破】
深化教育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淮安将深化教育改革作为突破瓶颈制约的关键举措,形成了系列特色做法。张元贵说,“优秀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应该是素质教育水到渠成的结果。”
近年来,淮安积极实施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实施“广德育”工程,打造8个“德育项目+”育人平台;着力推进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实施“广阅读”工程;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18年淮安中小学“一师一优课”获评部级优课数量居全省第二;着力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全市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身心健康、体格强健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张元贵说。针对课程缺乏保障而造成的学生素质短板问题,淮安2016年启动实施中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所有普通高中招生实行一个批次、按志愿、择优录取。2017年起,体育艺术中考全面实施电子化考试;2019年体育中考分值由40分提高到50分,增加了初二阶段考试。体育中考改革有力增强了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的学生健体意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全市体育中考满分率为62.15%,比2017年20.8%的满分率大幅提升近42%。
以中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基点,淮安还实施对县区教育和学校发展的评价制度改革,对学校从质量提升、特色发展等方面实施综合考评。“评价制度的改革,端正了教育评价的指挥棒,让教育本真逐步回归,促进了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办学”,谈到此处,张元贵神情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