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正面照片
YMG记者李京兰
自2003年建校以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扩大教学规模,高考成绩逐年上升,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党的建设先导”。
第一,改善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管理文化。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们努力以人为本,形成科学的管理文化,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发展。
1.改善组织结构,实现行政力和学术力的平衡。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进一步完善了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完成了从“管理”到“服务”、从“控制”到“影响”的转变。
“双线管理”,副校长既有学术等级部管理义务,又有行政和管理责任,确定了横向协调和纵向发展的依赖性。
为了“互补结构”、师生共同发展,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育服务中心”,实现了负责教师发展、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有温度的教育”。学业指导和学生事务的分离、教师成长和教学服务管理制衡、全方位培养学生成长的管理机制成熟,实现了开放灵活的网状管理结构。
3D社团活动照片打印
孙忠华语齐鲁名词工作室(1)
孙忠华语齐鲁名词工作室(2)
年年度成人仪式,以仪式记录孩子的18岁。
“全员教育”,更明确地说,每个学校的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导师、教育和教育负责,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教育的起源。
从成立“学术委员会”、学术指导、职称评定、专业发展到课堂建设,过去管理上行政指导改变了学术指导以上的现状,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
2.德育为先,使六人的目标落到地上。
学校剥离了德育处和学生发展中心,根据年级的特点,有温度的教育理念扎根,组织了多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社会影响力的德育品牌。高一的“亲近自然,鼓舞青春”研究旅行活动,高二的“十八件事,责任和青春同行”成人礼,高三的“热烈冲刺,白日圆梦”高考100天誓言大会,“高中学出发,去远方”的温暖。这种德育活动已经成为高级中学知名度和声誉丰富的美丽名片。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德育“微活动”,在国旗下演讲、主题班、校园文化展板、书法比赛、主题征文、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日等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学生在德育系列活动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道德文明素养明显提高,学校学风浓厚,校风清纯。
3.以艺体为翅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健康是终身发展的基础,审美教育是学生人生幸福的基础,学校重视体育、心理健康、文艺活动建设,注重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以“健康教育”的办学思想为总纲,坚持五育并举。学校重视所有体育课,三体操保证质量,下午有50分钟的长课,每年不仅举行田径运动会,还举行阳光体育会(学校代表烟台市参加的省运会、山东省代表全国运动会),形成“我的运动、我的阳光、我的健康、我的幸福”和“我的幸福”男子足球在烟台市足球比赛中连续三年保持烟台市前三名,女子足球在烟台市女子足球比赛中近两年取得了第三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女子乒乓球队在烟台市运动会上也保持了前三名。跳绳比赛队取得了山东省第二、全国第十的好成绩。
om/large/pgc-image/SIXh7CU9LLT4E?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5" width="640" height="360"/>运动会(一)
运动会(二)
学校舞蹈社团进行文艺汇演
田径队方面,王硕同学在北京大学高水平招生中以10秒74获得男子100米比赛第一名;田径队孙天然同学凭借在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测试中获得了满分,并以文化课 546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的学生还有我校的尹建涛和刘子昱同学。我校田径队董吉曜同学,取得了山东省高水平测试100米第三名和“翱翔杯”山东省高水平运动员比赛第一名,成绩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被山东大学录取。今年的于宜柠、王海霞两名同学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此外,我校有一百多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天津大学等高校录取。
多视角、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心理发展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实施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建设了包含6个功能区的心理活动中心。学生可以在大课间及体育课的时间来心理活动中心预约个体咨询、生涯辅导、音乐放松、宣泄放松或者进行沙盘游戏。心理组教师开设了生涯辅导、团体辅导、箱庭疗法三个社团,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差异性辅导。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合数据情况及班主任反馈,建立《特殊关爱学生档案库》,进行每周一次的追踪回访,进行一对一心理帮扶。
在艺术培养方面,校合唱队、历史剧、舞蹈队、都斩获省级、全国级大奖。音乐社团排演的合唱类节目曾荣获魅力校园合唱节全国三等奖,合唱、舞蹈、戏剧节目荣获多个山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山东省中小学读书系列活动一等奖,器乐类节目荣获多个市、区文艺汇演一等奖。
二、建构课程图谱,形成自觉的课程文化。
“发展”是课程的最高意旨。我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带领各学科教研员,逐步建构完善致力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行远课程”体系。图示如下:
“行远课程”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在各学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拓展、提升,并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行远课程”的本质就是既保证学生的学业需求,又培养学生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基本素养,通过贯通、建构、增补方式,将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融合在一个课程之中。
如生涯规划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已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自2017年起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制定《人生规划课程指导实施细则》,以心理教师为核心,各级部选拔优秀班主任和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成立生涯规划课程团队,针对自我探索、选课指导、目标管理、大学专业介绍、新高考改革及志愿填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帮助指导,组织生涯人物访谈及生涯规划大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职业,明晰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编撰出版了心理健康校本课程《预见未来——高中生涯规划成长手册》。
课程是独特的生命体验,课程也是可选的发展标志。课程实施关注学生主体,课程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业能力必然相随提升。
三、聚焦关键能力,形成系统的科研文化。
根据新课程需要,学校逐步探索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关键能力研究”的教科研中心,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
1.“三课联动”,促进教师个体发展,实现小切口、多维度发展突破。
课堂教学,形成“关注课堂、讲究效益、提升能力”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坚持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全面推进课堂深度变革,着力构建理念先进、行为规范、富有活力的优质化课堂。依托各学科组和级部学科教研组,以“提升学生学科能力”课堂研究为中心,注重“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各学科组组织开展主题研修、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形式的研修活动,丰富本组研修内容,提升本组研修实效。落实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发挥备课组长牵头作用,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研究。课堂改革,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我校适应信息化教学需求,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大胆推进教学现代化和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师生的教与学获得了全新体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每年一次教科研年会,组织教科研成果展评、辩论赛、课题报告、专家讲座等形式推进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了教学效益提升的利器。
课程建设,以建设任务驱动型教师发展团队为核心,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课程体系。形成以孙忠华首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为引领,以王学勇物理市名师工作室、高喜真地理市名师工作室、王小丽语文市名师工作室、宗健康生物市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各学科教研员为核心骨干教师参与的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新型备课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依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开展各种形式专业培训,培植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学科。
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加强语文课程基地、物理学科基地等建设,形成以各学科教研员为核心骨干教师参与的培养体系。现在孙忠华首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基本筹建完毕。
足球比赛
十·一歌唱祖国纪念活动
春季研学旅行
春季研学旅行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
教师发展中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我校“学校有主题,学科有专题,人人有项目”发展方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以“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为中心,实施纲举目张式发展策略,实现“小步子、稳突破”的目标。
①“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的全员培训与针对性培训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②成立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教师发展联盟、教师发展志愿者联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③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的校本研修。借助和山师、鲁大等高校合作,开展相应校本研修活动。
④开展人手一本《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研究》的教师读书活动,切实提升教学学习能力、发展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3.团队智商,推动教师迅速成长。
当前,教育发展进入深度内涵建设阶段,教育的内涵建设,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探索发挥团队智商的作用,让师训工程建设全面开花。
除了教学诊断中的班级协调组和学科教研组的捆绑评价,通过六大工程,充分发挥团队智商的效能。
首席教师工程。以校级、学科首席教师为引领的工程。
领雁工程。以中层以上干部和教研员为保障的工程。
卓越工程。以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主体工程。
明星工程。以工作未满6年的优秀青年教师为后备的工程。
绿叶工程。以优秀的教辅及后勤人员为服务的绿叶工程。
拉手工程。新入职教师培训采用“1+1+1”模式,即选配一名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导师”,一名优秀班主任工作“导师”,组成带教团队,进行捆绑式评价。
是什么无处不在地在影响学生?是什么让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答案已毋容置疑。教育给学生的也许是无声无息的影响过程,但他引发的成长的变化是悠长绵延不绝的。为了生命的成长,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编:liu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