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编为纳税申报指什么撰写,主要解答关于纳税申报指什么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纳税申报是什么意思纳税是指税收中的纳税人的执行过程,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税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所以应该由公民主动去履行,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其实是申报、缴纳两个环节,一个是告诉税务机关“要交多少税”,这是“申报”,一个是告诉税务机关“我来缴纳了”,这环节是“缴纳”。纳税申报环节是由纳税人自己计算自己该缴纳多少,然后到税务机关缴纳,这是为了突出“纳税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这个特点,也是为了考验纳税人的诚信。纳税申报是义务,缴纳税款也是义务。这两者多数情况下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常常觉得缴纳税款就行了,没有必要进行纳税申报。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申报过程?1、首先要考虑,申报过程明确了纳税人的责任,即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申报,要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2、其次要考虑,纳税人申报后不一定有能力缴纳税款。所以《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这是以按期申报为前提的。如果不申请延期或不符合延期条件,逾期要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3、一些税务部门的办税流程给许多人会造成“不需要申报也可以纳税”的现象。理论上,不申报,是不能缴纳税款的。实际操作中,有时纳税人缴来现金或支票,开票人员就会根据纳税人的提示或税务管理员的要求开据税收完税证,而忽略了应当先录入申报记录或核定税款记录或稽(检)查结论或罚款决定书等视同申报程序的过程,相当于将申报与缴纳合二为一了。这就给办税的纳税人一种假象,即不申报也可以缴纳税款。所以税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以注意,并将申报与缴纳流程分开,最好通过软件加以限制,即纳税必先经申报流程。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目、应纳税项目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项目、适用税率或者单位税额、计税依据、扣除项目及标准、应纳税额或者应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额、税款所属期限等。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发生法定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或税务机关相关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在申报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缴税款的法律行为。 1、纳税申报是《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的纳税人的义务,是法定的义务,纳税人必须履行的2、纳税申报一般指在征期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税,报送你这个月有关税收的数据,包括:应税收入,应纳的各项税费,由税务机关在《纳税申报表》上盖章就完成纳税申报了。3、如果你不按规定及时履行纳税申报的义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纳税人进行处罚。“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4、有关纳税申报期的规定:每个月的15日之前进行纳税申报,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定期就计算缴纳税款的有关事项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报告的法定手续。纳税申报是确定纳税有是否履行纳税义务,界定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纳税是指税收中的纳税人的执行过程,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纳税申报指什么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