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文山梁子
外梁子八角亭
内梁子牛角巷的青石板路
梁子坡古迹遗存
●蔡 明
一道山梁,也称梁子,多山的云南,平常不过,但在我的家乡文山,却有他个中的味道。
文山梁子应该起于文山市第二小学下面的爱民河边,由西向东直至东风路原州委的墙边,长千余米,南北宽窄不一,最宽500余米,从梁子底算起,高也不过百米,习惯上,文山人称梁子北面为內梁子,南面称外梁子,两边是开阔的平地,盘龙河自北而来,穿流于平坝间,绕梁而过,早先的梁子林木密布,上世纪70年代,上面依然残留过不大的多片丛林。先民初到,自然必选择垻子中这块依山傍水的宝地。
关于文山梁子的形成,地理学家大致勾勒过它的过往:约一亿八年前,云贵高原隆起,扬子海盆海退去;六千八百万年前,由于古印度板块挤压,东西山形成;约三百万年前,东西山间的湖盆湖水退去,又经多年流水冲蚀,处于文山坝子中间的梁子成型。尽管地质史标注的信息平淡无奇,然而经历沧海桑田,文山梁子却形成了不一样的人文精彩。
考古证实,盘龙河边出土的石磨制工具标明,新石器时期文山已有人类足迹,尔后发现的青铜工具也与古滇文化一致,秦汉时期此地先后为句町、进桑、羁縻、牂牁,益州属地。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设开化府,处于府治的文山城与及城中的梁子,也有了清晰的面貌。
清乾隆年间,由于人口的增加,出于巩固城防的需要,文山开始修筑城墙,自现今大西门起,走向大致为大西门-跨梁子脊稍南至小门-沿南面下条街外至南门-翻过南门上坡往东数十米至东门-至东门折返往北门街延伸数十米是北门-又往西至大西门,包裹了东面的大半个梁子,这时的文山城西、东、南皆大致依山傍水,体现了先民择居和筑城的智慧。据估算,当时生活在城内的人口也就数千。到1950年文山解放,城内及相连的城外,凡一万余人。只可惜,如今城门早已荡然无存。
小西门不在早先的文山城墙内,我儿时经常出入这一带。开春时,对面的河岸,落叶的高大乔木枫杨(又叫小鸡树)长出了新绿,被稍矮的常绿树种簇拥着,葱茏异常,树上河边,飞鸟不断,河面正平,河水正清,有捞沙的小船不时划过,城门口十多级的码头,挑水、洗菜、洗衣的人上上下下,正午时分,更有迫不及待的少年下水嬉戏。小西门外百余米处的河边,一排高大的攀枝花花儿彤红,花开满树,晴天的树下街面站着孩子们,他们不时跳着,拍着手两眼盯着树上,异口同声地喊着:攀枝花、十八朵、小幺妹、嫁给我。每当花儿飘向河岸,顷刻间一起奔向落点——这花开春暖、水清树绿的图景实在令人难忘。
赶街的日子,门内门外,熙熙攘攘,到中午时分,更是水泄不通。那时,进小西门朝左紧靠河边有一块三角空地,开市之前总是烟雾缭绕、火光冲天,临时或挖或搭的二三十个土灶上支起大大小小的铁锅铝锅,开锅后雾气弥漫,雾气中灶边案板前,摊主们在忙碌,远远就可以闻到煮肉的香味,这是卖汤锅地方。到了吃饭时间,进城赶街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蹲或坐,牛羊马狗几种汤锅,自由选取,他们围在摊前,有吃有喝,有说有笑,把市井生活推向高潮。
小西门进门朝右是战斗街(原威远街),宽也就六七米,两边各种店铺林立,走不过百米,有座望松庵,听上一辈的人讲,当时那里是城外的一片松林,林中建有一尼姑庵,故得此名。到我们这一代人,庵及松林已是传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有一块空地,四面有门店,百货土杂,农具米线馆都有,街天也是热闹非凡。靠南边土产门市的台阶下面,有一个药摊,摊主是一老者,颧骨高高,眼眶深陷,眼大有神,尖瘦而又灰黑的脸,稀疏的白眉胡子,常戴一顶瓜皮帽,着对襟衣,扭挡裤,从头到脚一袭黑。一块已经发黄的小塑料布铺地,上面放着各种草药,边上摆几瓶药酒,还有银针,牛角,得空就吆喝:打银针,打扎角——银针一角、扎角两角。我们得空就会去围观老人为患者扎角。
有些年纪的文山人都知道小而全副食店,它紧邻并与东风路交叉的那条小街,叫南门上坡,街口就是早先的文山南门,顺街口往上走到坡顶,左边有一条巷,宽就容两人并行,长约七八十米,地上铺有一色发光的青石板,两边都是高墙深宅,巷子形如牛角,这就是牛角巷。牛角巷西边的出口接“大坝子”,穿过“大坝子”接内外梁子。那时这条路中间一段有两个拐角,一边是军分区大院(原文武庙)高高的围墙,另一边是一个私人宅院。
南门与北门基本直通着一条街,中间有个十字街,往西的一条百余米通大西门,往东一条走不过百米是东门,朝北的北门街也很短,只几十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里还有商业中心的样子。北门街有一家卖文山名吃——温淘米线的小店,两层木板房只有一个开间,门口一边外撑的白布凉棚下摆一干净长条案板,接近午饭时,熬好的大盆豌豆粥,表面呈波纹状,黄中显绿,白生生的米线用筲箕装好,油辣椒,花椒油,酱,盐,味精,花生面,姜水,蒜水都用半大的白瓷碗装好,一字排开,最边上放一小筲箕,里面是用热水烫过切好的韭菜,芹菜——这时日头已高,街面人来人往,店里面,四五张桌子坐满了人,我常见一对中年店主,男的廋高,女的白胖,长得都端端正正,穿干净的白衣蓝裤,高挽袖子,女的收钱做米线,男的收碗里外忙碌。只见女主人收过钱,左手抄起碗,右手抓起米线进碗,然后由左至右,放入还温着的豌豆粥,依次加人各种佐料,一碗温淘米线就做好递给顾客。黄中有白,加上油辣椒的红,缀以绿色伙菜,吃一口,辣中有酸麻,豌豆,花生,米的喷香,佐料的回甘,满口皆是,别提有多美味了。
文山城的繁荣,最早是在梁子的北面,主要区域是梁子坡脚与盘龙河之间的不规则条状地带,习惯上称內梁子。随着人口增加,翻过山脊,在北面缓坡及之下的狭长地带又形成两条街,山坡上的那条叫上条街,下面那条叫下条街,上述区域称外梁子。
历史翻过,文山城早今非昔比,新的文山城高楼林立,四通八达,车流不息,一扫边疆小城土气,焕发出现代气息。梁子已被众多高楼掩去,似乎失去了曾经的地标意义,然而,关于梁子的人文记忆,却鲜活长存于文山人的心中。(本文图片由林浪平拍摄)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汤维
审核:字丹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