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十地菩萨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1-06 作者:佚名

本文是小编为十地菩萨是什么意思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十地菩萨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十地菩萨,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十地菩萨”是菩萨的修行的阶此之一。菩萨五十二阶次,即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等级,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述,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另有四十二贤圣位、五十一位等不同说法。但五十二阶次之说逐渐被大家认同,基本上成为定论。2 五十二阶次具体内容编辑本段  十信位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  一、信心 谓心与理契,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谓对过去劫中轮回状况,相信明了,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谓以精纯、无间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进趣真正清净境界。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显发。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目标在即,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保持心进无退,与十方如来感应道交。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谓以护法心力,将佛光回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映。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将心回向于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十住位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继续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显发光明,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修德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游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化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真佛子,而绍继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十行位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已得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由浅至深,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利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异,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谓前圆融得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转向法界万类众生,圆满梵行,进入平等法界。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具备神通,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理地,如佛无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为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设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位 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依此渐进,终至佛位。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地,终于法云地,分为十种: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谓由进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显发。经云:‘净极用生,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照破一切情见。经云:‘照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至。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润泽,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南无阿弥陀佛。若你本人没有异议,也可以称你为菩萨(菩萨有凡圣)。至于是地前菩萨还是十地菩萨,也许只有自己清楚,也许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有些菩萨是封印自己的前世记忆来到这个世间的。至于你的提问:1、10个地菩萨?2、10个地方的菩萨?3、10个方面的菩萨?4、地,什么意义都没有,只是语气助词?5、10形容多?全?6、举例而言,说了10个菩萨?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只是比喻?这10地之间,是什么关系?越来越高级?是菩萨有10等?还是造诣分10等,菩萨并不分等级?问的问题很好,问的也对,也不对。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不这样理解。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因时说教,因地说法。一般意义的理解的十地,是依据《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个世界只能依据经典的字面意思,即所谓文字般若。佛法既有世间法,又有出世间法,既有理论,又有实修实证,既有善巧,又有圆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南无阿弥陀佛

十地菩萨就是法云地菩萨,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

大乘佛法将菩萨修学佛法的过程分为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信属十住之初住分出。十地前为三贤位,见道后登地为圣位,以后进入修道阶位,直至十地,等觉妙觉,最后圆满成佛。大乘菩萨从初地到十地,共有十个阶段,十地菩萨是菩萨的最高阶段,再外一级,就可成佛。

扩展资料:

菩萨证境

十地菩萨得证诸佛最后无上禅定,大放光明

十地菩萨证入诸佛甚深境界,具足诸佛十力不共法,忝为佛数之中,得证诸佛最后无上三昧,名为菩萨离垢三昧。此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乃是出世善根最后圆满所显现的。此大宝莲华,为无始以来无量清净众行所成就,恒放无量光明,普照法界,利益众生。

当十地菩萨坐在宝莲华座上……,一切世界,随即震动……。菩萨便从两足下、两膝轮、脐轮中、左右协、两手中、两肩上、项背中、面门上、两眉间、头顶上……,放出无量智能光明,成为炽然光明网,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广度有缘众生。

十地菩萨以其所证的无上智能,能够如实了悟诸佛所入的微细智能、诸佛所入的秘密藏、诸佛所有入劫智能、诸佛所有入微尘智能……,乃至一切佛所有广大无际智能,此地菩萨皆能契入。又有无量不可思议解脱门、无量三昧门、无量陀罗尼门、无量神通门……,皆在此地成就。

诸佛这种像太阳般普照万物利济无穷众生的秘密法藏,又如大雨普降甘霖,滋润无穷万物的光明大法,唯除第十地菩萨,其余一切九地菩萨及所有声闻、独觉众生都不能知、不能摄、不能持……。因十地菩萨能于一念之顷受持诸佛所有法明、法照、法雨;

一念之顷,能够普遍十方无数世界,演说大法,随众生心之所乐,霖甘露法雨,灭除一切众生惑业尘焰,所以称此地菩萨为法云地。十地菩萨又能以明达的智能,自在的神通力,随其心念,令无量世界,互作互现,不可测知……

又能依其心念,于一毛孔中,示现一切佛境界、诸佛国土不可思议庄严之事……。其智能光明不异如来,而其身语意业,亦不舍菩萨三昧……,十地菩萨福慧功德宣说不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地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若你本人没有异议,也可以称你为菩萨(菩萨有凡圣)。至于是地前菩萨还是十地菩萨,也许只有自己清楚,也许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有些菩萨是封印自己的前世记忆来到这个世间的。至于你的提问:1、10个地菩萨?2、10个地方的菩萨?3、10个方面的菩萨?4、地,什么意义都没有,只是语气助词?5、10形容多?全?6、举例而言,说了10个菩萨?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只是比喻?这10地之间,是什么关系?越来越高级?是菩萨有10等?还是造诣分10等,菩萨并不分等级?问的问题很好,问的也对,也不对。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不这样理解。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因时说教,因地说法。一般意义的理解的十地,是依据《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个世界只能依据经典的字面意思,即所谓文字般若。佛法既有世间法,又有出世间法,既有理论,又有实修实证,既有善巧,又有圆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南无阿弥陀佛 1·十地菩萨就是法云地菩萨,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2·佛修道者若欲证得'欢喜地(初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之果位,就时间而言,至少须历经'一大阿僧只劫',就事功而言,须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至如同'十一、十二'之月亮,将圆未圆(因八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为'十三、十四'之月亮,而佛陀之福慧圆满如'十五'之明月),确属不易做到。尤其身处'五浊恶世'之娑婆世界,障道因缘特多,更是如'天方夜谭'般难上加难。是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一门深入地修行,只要能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蒙受阿弥陀佛及清净海会圣众,手持'九品莲花'来接引,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能如同'初地(欢喜地)'以上菩萨摩诃萨,能'分身(因地上菩萨摩诃萨能破一品【无明】,得证一分【法身】)'超越诸佛境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一一分别诸法所趣,以四等(指'慈悲喜舍')心普润一切,以渐教授各令得度,而能悲智双运,圆满福慧,直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大乘佛法将菩萨修学佛法的过程分为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信属十住之初住分出。十地前为三贤位,见道后登地为圣位,以后进入修道阶位,直至十地,等觉妙觉,最后圆满成佛。急功近利贪欲求的菩萨境界在一些古体东密书籍中如《元亨释书》《大藏经》描述会因为贪欲引出业障,舌两侧有牙齿痕,身体将出现 症瘕、岩疽、气瘤。古代相信阿底峡尊者说:的忏罪方法以 寂断 添"出云鞍吗,闻竹,羽心"三个押契,认为可除难,求财。阐述为东密秘法之一,在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还有此种密宗修行风俗。 菩萨,是指内心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智慧与慈悲达到一定高度的圣者。这个名词是梵语音译的省译,全词音译是“菩提萨埵”,“菩提”就“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先通过修行让自己觉悟,然后通过各种方法使更多人觉悟,达到这种境界的圣者,就是“菩萨”。“十地”,是修行过程种的不同阶段。按照《楞严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的描述,一个普通凡夫修行成为圣者(佛),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它们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十地,即十个位次。当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十过阶位以后,就登入十地之“初地”,达到这个境界的菩萨,称为“登地菩萨”,然后依次为二地菩萨、三地菩萨……直到十地。如果要详细了解每一地之境界,可以直接读《楞严经》等原经文。“十地菩萨”,就是即将进入与佛境界相同的“等觉”位;而“妙觉”,就是大彻大悟的佛境界了。以下是从360百科中复制过来的,你可以仔细看——1.欢喜地∶初地的菩萨,断除了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不再有执着恐怖、颠倒、梦想。不忧虑生活,不惧怕死亡,不怨人毁谤。进入初地的菩萨,等于生到诸佛如来的家中去了。助人为本,以布施为乐,能绍隆佛种,能弘法度生,因为分证了佛陀的法身,相应了菩提,欢喜踊跃,所以叫欢喜地。  2.离垢地∶二地的菩萨,自己修行十善,也劝人勤修十善,不再误犯微细的戒律,远离垢染,获得三业清净,能够广行慈悲,饶益有情,所以叫离垢地。  3.发光地∶三地的菩萨,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动心,精修定学,得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定,不再为贪嗔愚痴暗蔽,圣格升华,像光明一样,驱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发光地。  4.焰慧地∶四地的菩萨,精进修习三十七道品,除了我执、法执,见解上没有愚痴,思想上也无谬误,不生爱染,不起嗔怒,智慧的光像火焰一样炽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焰慧地。  5.难胜地∶五地的菩萨,不但修满了禅定,而且更证悟真实的谛理,离诸戏论,证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这是极难到达的阶位,所以叫做难胜地。  6.现前地∶六地的菩萨,圆满了般若智慧,经常安住在灭尽定中,不起有漏心识分别,照见缘起性空,彻悟诸法自性,可说真实的佛法已现前,所以称现前地。  7.远行地∶七地的菩萨,安住在灭尽定中,出定入定,随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诸佛法,度众生而有无限方便,远大的目标,即将到达,所以叫做远行地。  8.不动地∶八地的菩萨,功德任运增进,愿恼不再现行,不为名利所动和境风所诱,只有大愿度生,所以叫做不动地。  9.善慧地∶九地的菩萨,无相无功用行,自证的固然无功用行,为他说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净法力,守护佛法宝藏,以纯善的智慧开示众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10.法云地∶十地的菩萨,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谓补处菩萨,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云朵,严密护身,可以发为电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诸魔外,终成佛道。 《佛菩萨的无上神权》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谁贵谁轻呢?圣曰:阿罗汉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罗汉(又称自了汉,已经断除了见思烦恼,证得了有余涅槃,一旦证得此果位,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小乘佛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究竟果位。虽然属于出世间圣人中最低的位置,但毕竟也是个圣人,依然超出了天帝四条街的等级。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所以阿罗汉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阿罗汉,皆要诚心礼拜,叩首顶礼。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是尚未超脱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是无论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有了造罪行恶的业感,堕在这地狱里,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吗?因四圣法界有情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即永不打入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阿罗汉比天帝生命昂贵、连三界之外的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皆都比天帝贵的。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鹿罗汉、长眉罗汉、欢喜罗汉及其他(她)所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与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天(天帝)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但他畏惧恶果,因为天帝造业惩罚会立即加倍,所以机率是较小的。而四圣法界有情是永不堕入无间地狱,可能性机率完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低的,且四圣法界皆是他的上级。四圣一凡级别划分:佛绝妙至深第一(“佛”是佛教中的至尊,是全宇宙第一尊贵的生命。任何高贵的神灵与非神皆无法超越,是九法界有情的大BOSS)、菩萨圣妙至烈第一(“菩萨”是仅次于佛的果位,一切大乘菩萨的地位、神权、福报、智慧与法力皆次于佛)、辟支佛奇妙殊特第一(要留意“辟支佛”非佛,他只是也带了个“佛”字而已,他与“佛”比起来相差还很悬殊的,就如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他却比圣贤阿罗汉中的四种果位都高,而比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皆低的,他们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阿罗汉烈势威颜至一(别说是阿罗汉,就算证得了阿罗汉中的最低果位,声闻须陀洹。就已经受人天供养,是“天”的上级与导师)、天即是大势威德第一。法界中一切仙佛神圣神位神权等级划分:佛即是十法界中一级大统帅。菩萨即是法界中心软慈悲,慈母的化身,亦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即是法界究竟无上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二级大统帅。辟支佛即是法界最极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一级大将军。阿罗汉即是法界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二级大将军。一切上天即是法界奖善罚恶,为十法界中三级大将军。再而简单划分一下:佛相当于国家主席,即是一级干部。(其中最殊胜的一级干部,中共中央总书记)观世音菩萨相当于国家国务院总理。(也是一级干部,但比佛相当于的一级干部要次之)菩萨相当于国家二级干部。辟支佛相当于国家三级干部。阿罗汉相当于国家四级干部。一切龙天相当于国家五级干部。天帝也与我们南阎浮提世界的人那样,也是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积修功德的。而佛、菩萨皆不是。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界、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根据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去或好或坏,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业力支配。新的一生开始,善业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恶业成熟了就被迫转到三恶道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恶业所牵引去感受苦乐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于做了善业,受善业所牵出生到天界。但这生结束了还要受善恶也牵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世受业力牵引在六道或好或坏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乐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长时间掉到海里的人刚出来喘口气,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圣法界众生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观音菩萨当然是已经脱离生死苦海,离苦得乐的圣人。而玉皇大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恶业还要去三恶道受生,做畜生,饿鬼,下地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为不觉悟就业,造业就要受善恶报。佛下生,为众生宣讲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在佛教中,“阿罗汉”与“玉皇大帝”那个级别高呢?次第而下: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初果)。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解脱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脱。因而,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再而下之: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这六种有情(六道众生),虽然因善恶果报有高低差别。前三者名为“三善道”,后三种名为“三恶道”。然而,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凡夫,皆未能解脱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坠地狱,在六道中升降沉浮不止。如《优婆塞戒经》云:“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未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层次;解脱分法即部分的解脱法;最起码是声闻初果:须陀洹)如上,合“六凡四圣”为“十法界有情”。涵盖一切有情。需要注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而才有诸佛教化众生,令其解脱生死,乃至究竟成佛。建立以上知见,楼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与阿罗汉,一者是凡夫,一者是圣贤。犹如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而语。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问题要从十法界讲起。佛陀告诉我们,全宇宙也就是包含我们地球的空间由十个不同的能量空间组成,其中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分别为天道(神仙界)、阿修罗道(半人半神)、人道(我们)、旁生道(动物)、饿鬼道、地狱道,这里面的生命体因为都存有爱欲烦恼的缘故,都在反复转世轮回,逃不出六道轮回。而四圣界则由彻悟宇宙真相、没有烦恼爱欲的修行者组成,分为声闻道(听闻佛法而悟道)、缘觉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能凭借自己的经历悟道)、菩萨道、佛四个层次的生命体。所以玉皇大帝在六凡界的最高一层,天道里面的巨头,是至高神,但是仍处于六道轮回中。对于所有的神仙而言,他是领袖人物,故称“神头”;对于成佛的预备人员,他却是小老末,故称“佛尾”,也就是“神头佛尾”;佛则是四圣界的最高一层,如来也就是佛的别称;而观音菩萨则仅次于佛,他们比玉皇大帝高出四五个级别呀(请留意,是高出四、五个“大”级别喔)!“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是什么意思呢?即:这个偈颂当中讲到了,在天上天下,对整一个上下的世间当中,都没有像佛这样子了不起的、殊胜的、至高无上的、不可思议的,在十方世界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佛。世间的一切我都见完了,就是没有见到一个能像佛这样子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的。为什么佛陀能够成就这个偈颂的功德呢?我们应当知道,这就是般若让佛陀成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佛。因为他证悟了般若、他现前了般若、他圆满了般若,所以他是天上人间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十方世界无法比拟。世间的一切见多了、见尽了,也无法像佛陀这样子。问:佛陀不是讲众生平等吗?怎么还有级别高低之分?圣曰:佛陀是讲众生平等。但指的是每个众生的因果业力平等,每个众生的因果是相等的,之所以感召的果报不同,有的众生是奖励,有的众生奖励更多一点,有的生灵是惩罚,有的生灵惩罚更严重一点,有的众生待遇特别好,皆是各人的业因造作不同,而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善恶奖罚。而身份高的往昔也是有功于世,有德于民,有利于天下,有奉献于人民群众的,而且法界凡圣有别,岂能混为一淡。不然对身份高的还公平吗?宇宙间还有公理正义吗?还有衡量轻重的公平秤吗?这因不平等,缘不平等,条件不平等,各人所造作的业因善恶与缘千差万别,所感召的果报怎能平等,境色怎能平等。不然这还叫有什么天理与人性。

阿弥陀佛!“十地菩萨”是菩萨的修行的阶此之一。菩萨五十二阶次,即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等级,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述,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另有四十二贤圣位、五十一位等不同说法。但五十二阶次之说逐渐被大家认同,基本上成为定论。2 五十二阶次具体内容编辑本段  十信位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  一、信心 谓心与理契,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谓对过去劫中轮回状况,相信明了,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谓以精纯、无间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进趣真正清净境界。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自然显发。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目标在即,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保持心进无退,与十方如来感应道交。经云:‘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谓以护法心力,将佛光回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映。经云:‘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将心回向于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自在,故能遍游十方世界,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足。经云:‘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十住位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继续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显发光明,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修德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游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化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真佛子,而绍继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十行位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已得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由浅至深,始自欢喜,终至真实,而成十种:  一、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利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穷,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通达无碍。经云:‘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异,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谓前圆融得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转向法界万类众生,圆满梵行,进入平等法界。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具备神通,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理地,如佛无异。经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前至一切处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来,然如来为一切世界之如来,世界即一切如来之世界,世界如来,涉入无碍,功德无尽。经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设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智慧明了,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自在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位 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依此渐进,终至佛位。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地,终于法云地,分为十种: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谓由进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显发。经云:‘净极用生,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照破一切情见。经云:‘照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至。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润泽,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南无阿弥陀佛。若你本人没有异议,也可以称你为菩萨(菩萨有凡圣)。至于是地前菩萨还是十地菩萨,也许只有自己清楚,也许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有些菩萨是封印自己的前世记忆来到这个世间的。至于你的提问:1、10个地菩萨?2、10个地方的菩萨?3、10个方面的菩萨?4、地,什么意义都没有,只是语气助词?5、10形容多?全?6、举例而言,说了10个菩萨?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只是比喻?这10地之间,是什么关系?越来越高级?是菩萨有10等?还是造诣分10等,菩萨并不分等级?问的问题很好,问的也对,也不对。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不这样理解。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因时说教,因地说法。一般意义的理解的十地,是依据《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个世界只能依据经典的字面意思,即所谓文字般若。佛法既有世间法,又有出世间法,既有理论,又有实修实证,既有善巧,又有圆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南无阿弥陀佛

  • 13950871227:何为十地菩萨/何为十地菩萨
  • 姜咬答:一地至十地菩萨的含义(宣化上人)(2012-07-11 11:36:48)转载▼ 标签:杂谈 第一地,欢喜地 到这个果位上,一切时,一切处,都欢喜教化众生。因为欢喜。第二就离垢,所以二地叫“离垢地”。第一欢喜地,还没有离垢...
  • 13950871227:什么是十地菩萨,候补成佛之位的登地圣果略解
  • 姜咬答:按华严之说,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贤位菩萨,只有後十二个阶位是圣人,也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等觉菩萨...
  • 13950871227:登地菩萨是啥意思
  • 姜咬答:登地菩萨,指的是初地以上的所有菩萨,从初地直到十地大菩萨。“十地”菩萨是真正的大菩萨,因为“地”能生万物,树木花草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菩萨以地分阶位,是因地能生万物,因地能生诸功德,登地...
  • 13950871227:菩萨十地的介绍
  • 姜咬答:菩萨十地,梵文 bodhisattvānāṃ daśabhūmīḥ,藏文 rabtu gawa,藏文威利转写 rab tu dga’ ba,大乘佛教术语,指修菩萨行者在修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后所进入的地位。
  • 13950871227:十地菩萨的基本简介
  • 姜咬答: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地菩萨。是相先现。如来之身。金色晃耀。无量净光皆悉圆满。有无量亿梵王。围绕恭敬供养。转于无上微妙法轮。菩萨悉见。
  • 13950871227:十地菩萨的菩萨证境
  • 姜咬答:因为二地菩萨的清净戒行成就,而使此地菩萨的心性愈加趋向生死解脱的道上前进。诚如经中颂文所说:“质直柔软及堪能,调伏寂静与纯善,速出生死广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由于此地菩萨的愿力、念力、智力、福德力……逐步在清净戒行...
  • 13950871227:佛教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么?
  • 姜咬答:菩萨,有凡夫有圣人,菩萨共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加两个阶位,十地以前的四十个阶位,全是凡夫,从初地以上的十二个阶位,才是圣人,表中所列的菩萨,是指圣位说的,因为佛典中通常称的菩萨,如不标明...
  • 13950871227:请问修行大师,十地菩萨是不是最圆满的果位?
  • 姜咬答:圆满果位为第十一地 (佛地),而十地菩萨虽於细微烦恼尔焰障断,得无碍无障尔焰一切种觉,但尚未圆满佛果,何以故: 十地菩萨虽於十方诸佛一切智智之灌顶位,但仍须圆成法,报, 化三身,於得授记後自兜率天下生,住...
  • 13950871227:十地菩萨是十个等级吗?菩萨也有等级?
  • 姜咬答:菩萨根据修行所达到的程度不同,分为41个级别。这41个级别,概括为3大层次:凡位菩萨,贤位菩萨,圣位菩萨。当菩萨修行圆满的时候,就叫做:佛。其中十地菩萨,都是圣位菩萨。圣位菩萨在佛经中叫做:菩萨摩诃萨。意思是...
  • 13950871227:什么叫登地菩萨
  • 姜咬答:登地菩萨,指的是初地以上的所有菩萨,从初地直到十地大菩萨。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即指十种地位,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又作十住。地,梵语 bhu^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十地菩萨是什么意思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216535.html

    • 小编推荐

      梦幻西游点修都需要什么?

      本文讲述梦幻西游点修都需要什么?,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梦幻西游点修都需要什么?撰写,主要解答关于梦幻西游点修都需要什么?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梦幻西游》点修消耗是什么?《梦幻西游》修炼花费表意思就是...

      堍什么意思

      本文讲述堍什么意思,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堍什么意思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堍什么意思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堍什么意思如下: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堍:tù形声。字从土从兔,兔亦声。“土”指“河...

      四川北川县属于哪个市

      本文讲述四川北川县属于哪个市,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四川北川县属于哪个市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四川北川县属于哪个市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汶川,北川各属于四川哪个直管市汶川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

      六盘水开车到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路过什么地方

      本文讲述六盘水开车到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路过什么地方,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六盘水开车到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路过什么地方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六盘水开车到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路过什么地方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六盘水自驾游到九顶...

      西台古堡开放时间是什么

      本文讲述西台古堡开放时间是什么,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西台古堡开放时间是什么撰写,主要解答关于西台古堡开放时间是什么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西台古堡开放时间:常年开放西台古堡景点介绍:西台古堡位于外安村...

      比干被挖心之后

      本文讲述比干被挖心之后,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比干被挖心之后撰写,主要解答关于比干被挖心之后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比干被挖心之后,明明已经活了下来,为何遇见卖菜老妇还是死了?比干被挖心之后,明...

      快易货是什么

      本文讲述快易货是什么,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快易货是什么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快易货是什么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民生银行快易贷是什么?快易贷线上消费贷款指直销银行快易贷品牌下专项产品,即符合条件...

      mac如何输入繁体字

      本文讲述mac如何输入繁体字,简介如下本文是小编为mac如何输入繁体字撰写,主要解答关于mac如何输入繁体字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怎么调苹果手机输入法的繁体字以iPhone7手机,iOS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