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写过这样一副对联,用来自我勉励,养身养心。我们每个人读一读,记一记,也很有启迪意义。
欲望少了,计较少了,快乐就多了;
读书多了,内心静了,幸福就长了。
寡欲,不仅能清除掉烦恼,知足常乐,还是修心的不二法门;
读书,不仅能够增加才干,补充能量,还是健脑的灵丹妙药。
常言说:“镜子越擦越亮,脑子越用越灵”。
读书动脑,活跃思考,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2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成祛病方。”
这副作品,出自于清代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之手,也是一副十足的养生对联。
他的主张言简意赅:“无求”和“不饱”。
“无求”,不是说无所事事,而是不要心存奢望,善于感恩知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往往是招灾惹祸的始作俑者。贪得无厌,得陇望蜀,常常是悲剧的起点。
“不饱”,是一种饮食智慧。
凡事有度,过则为灾。吃饭更是如此。
《尊生格言》里说,“节食已去病,寡欲已延年”,可以作为一个最佳注脚。
3
“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顾光旭的进士撰写了这样一副养生对联。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与人为善,广结善缘,是内心平和,道路宽阔的基础。
人在愉快的环境里,容易形成良好的心态,对于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读书,不仅是一种修为,还是一种养生。
烦恼、忧愁、痛苦,不翼而飞;
开心、快乐、美好,相依相伴。
读书,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智慧,让人变得乐观、开朗和豁然开朗,在缕缕书香里,笑口常开,延年益寿。
4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
这副作品,是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撰写,对于养生意义非凡。
常吃五谷杂粮,喝纯天然的水,饮食清淡,无欲无求,这是健康的最佳伴侣。
现代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得越来越好,鸡鸭鱼肉都是家常便饭,生猛海鲜也是屡见不鲜。殊不知,肥甘厚味,长期食用,身体很难尽情“享用”,代谢不掉的东西,就变成毒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对于健康极为不利。
5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
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
清代有个名士叫翟公栾,他的这幅养生联,对于我们来说,也很有教育意义。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心平气和,阴平阳秘,就是健康的标志。
世态波诡云谲,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懂得保护自己,远离危机环境,也是养生的一个范畴。
另一层意思就是说,人不能始终保持一成不变的状态,动静结合,阴阳协调,生活丰富多彩,对于健康功不可没。
6
“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在她95岁生日时写下了这副养生对联。
看似简单明了,实则寓意深刻。
“知足”,是快乐的源泉;“无求”,境界的宣判。
有句话说得好,人不知足,坐拥金山银山,也是一个穷光蛋;人能知足,竹篱茅舍也胜过金銮宝殿。
冰心老人能够寿高百岁,跟她良好的心态密不可分,她用事实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7
“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少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
静坐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
这副对联,是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作品,也是他养生遵循的“金科玉律”。
包容别人,注重保养,不乱吃喝,不胡思乱想,养花种草,焚香读书,心里充实,精神愉悦,人自然就容易健康长寿。
静坐洗心,独处清净,节俭富足,做好事心安理得,休养减少损耗,不多说话少惹麻烦。
一个人如果有了这样的状态,那么,养生之道他已然融会贯通了。
8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清代有个名僧叫苏曼殊,他的这副作品,被悬挂在了普陀寺。
一句话,超然物外,境界自出。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养生的精髓所在。
天地本来很安静,不安的只是人的欲望。追名逐利,自然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想要养生,其实很简单,让自己的身心安静下来,就可以了。
北宋明相寇准说,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
因为不争不抢,不慌不忙,日子舒心,颐养精神,健康长寿顺理成章。
9
“五百里内人尊老大,九十岁了心犹少年。”
关于养生,现代名家胡适写了这副对联。
他告诉我们,人首先要有高度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然后百倍努力,自然真的可以。
相信自己成功,按照成功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久而久之,成功自然跟你不离不弃。
同样,相信自己健康长寿,并且按照规矩优化自己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健康长寿,也自然非你莫属。
然后,就是有一颗童心。心不老,人就不老。
童心未泯,四季如春。
10
“勤劳艰忍,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
养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
当代书画家费新我,撰写了这样一副养生对联,适合每个人平心静气地读一读,悟一悟。
大自然里,到处都是高级营养品:空气清新,天籁之音,天空海阔,阳光迷人……
它们都是滋补的良方,快乐的原因。
人就应该向大自然学习,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快乐生存,都能千方百计打开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