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年,诞生出很多大德高僧,他们的故事在受到民间百姓的追捧,也为佛教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著名的高僧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济公活佛便是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位。从元明开始济公活佛的传说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少故事被改编成杂剧、散曲、评话等多种艺术行事,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然而一直都没有一套针对济公活佛的小说问世,直到清末的时候《济公全传》诞生。小说作者郭小亭收集整理了济公在民间的故事,汇集成为这部小说,也成为济公故事再创造的经典。
济公是南宋时期的高僧,原名李修缘,是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由于他在云游四方的过程中为民间百姓疾苦奔走,做下了很多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好事,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济公活佛"。济公给我们的形象是一身破衣烂衫,行为貌似疯癫,自称为"济癫僧"。他最初在天台山的国清寺出家,后来到了杭州飞来峰的灵隐寺和净慈寺隐居,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由于他的行为不受戒律约束,嗜好酒肉,举止若痴若狂,在当时受到很多佛教僧人的非议。
然而济公对此并不在意,将寺院的戒律视若无物,让管理寺院的僧人无可奈何。在小说中济公与灵隐寺监寺广亮和尚的互怼便是这种情况的表现,而每次都是以济公的胜利而告终。历史上的济公虽然疯癫若狂,但是却精通岐黄之术,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留下的诗集被后来僧人评为佛教诗作的经典。小说中的济公更加神通广大,他被赋予了十八罗汉之一降龙罗汉的身份,是带着任务来凡间普渡众生的。他的这个神秘身份只有国清寺方丈性空和尚和灵隐寺方丈元空长老知道,因此疯癫的行为也受到他们纵容。
众所周知,佛教出家的僧人必须遵守寺庙清规戒律。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僧人们轻则受到处罚,重则被逐出寺院。在济公的故事中,灵隐寺监寺广亮和尚就是负责寺院戒律的角色。他对济公疯癫痴狂,经常偷吃酒肉的行为非常不满,因此憋着一股劲的找济公麻烦。济公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他振振有词的道"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为我修心不修口。"这首诗后来在济公相关的影视作品中被多次演绎,便成了那句著名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小时候看济公电视剧的时候,只是觉得和尚喝酒吃肉很好玩,这种叛逆的行为很爽快。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社会阅历的增加,我渐渐能体会到其中的审核含义。从表面上看,这两首诗是济公为了应付广亮而做的打油诗,可内里却包含着非常深奥的佛学道理。它既体现出了济公对佛学思想的理解,又阐明了佛教修行的核心要义。第一首诗提到了"修口"和"修心",第二首诗的重点在"穿肠过"和"心中坐"。从现代哲学思想上来理解,这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念,也阐述了表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代哲学认为佛教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宗教观,是以心意为核心的看待世界的方法。这种说法从大方向上并没有问题,因此佛教对人心的要求也是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公的两首诗中提到的便是修心的核心要义,那便是将修心和修口分离开来。只要修心的目的达到了,是否修口并不重要。如果只修口而不修心,则得到的结果只能是"酒肉穿肠过"。从小说的故事来看,广亮就是典型的修口不修心的僧人。他穿得很体面,一件僧袍值四十吊钱。他做事也是按照佛门的清规戒律,实际上只是停留在修炼的表面,而没有进入内心世界。
佛教的戒律本质上是帮助弟子们修心,要求弟子们抛却外物的干扰,集中精神修心。佛教认为红尘中的一切对人心都有很大的干扰甚至是引诱,这样对修心很不利,所以必须戒除这些习惯,才能专心致志修心。无论是酒色,还是肉食,或者钱财,这都是对修心很不利的生活习惯。它们会让人沉迷于其中,蒙蔽了人的心智,修心也就无法达成。因此寺院的戒律并不是为了戒而戒,戒律的目的是摒除红尘俗世对和尚们修行的干扰。如果和尚的心不受红尘中这些东西的引诱和蒙蔽,那是否遵守戒律并不是第一要务。
广亮要求灵隐寺的每个和尚都遵守清规戒律,这既是他作为监寺的职责,也是寺院对弟子修心条件的要求。然而济公却不是普通弟子,他作为降龙罗汉转世,早已不受红尘引诱和蒙蔽,是否再遵守戒律毫无意义。为了遵守戒律而遵守戒律,这就是济公诗中提到的"修口"和"穿肠过"。这些对和尚的修行毫无价值,也无法对"修心"起到作用。只有将"修心"放在修行的首位,才能真正的学会佛教真义。我们场所"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其本质就是他在"修口",并没有思考佛经中的含义。这也是很多佛教弟子的固有问题,他们认为虔诚的念经,遵守清规戒律就能立地成佛。其实若不理解佛经的意义,背得再熟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