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每天为了碎银几两疲于奔命,闲下来也静不下来,内心满是浮躁和焦虑,现在负债逾期又失业了,心里反而感觉踏实了。正所谓“一念执着,万般无奈;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终于能静下心来读几本书了。
遥远的救世主是豆豆的大成之作,也是最受好评的,我是在看完天道电视剧后读的这本小说,看后大为惊叹,现在把作者的《背叛》和《天幕红尘》也买来读了一遍,仍然感觉非常震撼。
既是三步曲,就有个递进的过程,从三本小说的男主角身上仿佛也能看到同一个人的影子,这是一个人在道的境界上不断升华的过程。丁元英就是没有死的宋一坤,叶子农就是离开古城回到柏林的丁元英。
宋一坤一心求死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被外资侵占,同时也是为了逃脱内心的负罪感和法律的惩罚。宋一坤必须死,不死不足以证道。丁元英同样是利用外资掠夺中国股市的钱财,但却是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内,最终能得以全身而退,良心发现后走上了求道悟道之路。叶子农誓死捍卫自己的信仰,是道的升华,不死不足以祭道。
天道中丁元英有句话:.“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 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用在人的层面,个人理解:技术就是一技之长或生存之术,制度就是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文化就是思维模式和思想境界
三本小说分别对应了这三个层次,通过道串起了三个男主角的前生今世。
宋一坤:有术无道。
宋一坤在评价方子云时说:“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狼性不足。”他本人则是狼性十足,他信奉的是丛林法则,信奉的是慈不带兵,义不生财,为了追求金钱,不择手段,贫富通杀。他有着狼一样的残忍和坚忍,狠到可以把自己策划进监狱,忍到用几年时间的等待向天鹰集团总裁索取一百万,阴险到冤枉自己的兄弟被打断腿,还能对他感激涕零。
他喜欢听的音乐是教父,也暗示了他本身就是教父般的人物,他心思缜密,精于算计,是个布局高手。他做的局可以说天衣无缝,惟一命门是低估了良知的光芒。对方子云和夏英杰的本性他是很清楚的,方子云虽然入局,却被蒙在鼓里,只是宋一坤计划里的一枚棋子,对夏英杰更是直接安排在国外,封锁一切消息。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他们,更是为了整个计划的顺利实施。
如果不是方子云用自己的死来向夏英杰传递信息,他的这个计划可能就顺利完成了。
宋一坤为什么要做这个局?按照当时的情况,在拿到一百万后,夏英杰的事业已走入了正轨,方子云的产品已生产出来申请了专利,如果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也会积累不少的财富。况且他很清楚夏英杰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只要能和他在一起贫穷和富贵都无所谓。他这么做还是源于内心对金钱的极度贪婪,他不想放弃这个在短时间内获取巨大财富的机会。
因为他仅停在最低的技术层面,注定了他布的局是个悲剧。他连金钱关都未破,一心求死,生死关未破,夏英杰因他而死,情关未破。有术无道,止于道,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才看见了道的曙光吧。
丁元英:求道悟道
小说一开始,丁元英便通过私募基金赚取了巨额财富,而后隐居古城。乐于清贫的生活,穷得吃泡面,卖唱片而悠然自得,此时他已看淡金钱,也许让一个人快速突破金钱关的途径,就是先让他拥有大量金钱。此时他已处在制度的层次,在求道悟道的路上不断前行,做事讲究“不但要合了国法,还要看合不合佛法。”这才有了五台论道这一精彩场景。
他精心设计的杀富救贫的局,最终结果也像他自己所说的,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离。最后刘冰患了精神绝症,跳楼而亡,刘冰不是穷人吗?林雨峰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自负而自杀,仍会是为富一方响当当的人物。他所说的只是向乐圣化点缘而已,其实只是用王庙村的农民代替乐圣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最后工人失业,管理层还是那个管理层,同时造就了肖亚文,欧阳雪一批富人。好在引出了对得救之道和文化属性的探讨。
同芮小丹的一场天国之恋让他突破情关,但仍未过生死关,林雨峰拿枪指着他时的淡定,也是早在他计划之内,他料定林雨峰会来找他,也料定林雨峰这样爱惜自己羽毛的人是不会杀他的。
此时的丁元英就向五台高僧所言:“已经站在得道的门槛上了,进则净土,退则凡尘。”
叶子农:悟道成佛
看完这本小说,叶子农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活佛,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济公的形象。这本小说更多的也是对文化的探讨,抽象到前两部都搬上了荧幕,而这部仍未改编。
上一部小说丁元英的疑问:什么是真正的得救之道?得救之道真的是靠自己吗?叶子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的思想。
他站在文化层次的布局,也堪称完美,最后罗家的债务解决了,移民的华人有了更好的机会,地方政府得到了业绩,只是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他金钱关早已破,只喜欢美食,只有没钱的时候才想起去赚,他当然不乏赚钱的能力。他不求生,也不求死,生死关已过,已无男女之情,只有人间大爱,依然成佛。
豆豆三部曲以文载道,仿佛给我开了一扇窗,让我有些新的感悟,不觉论起道来,未免狂妄,还请喜欢这三本小说的朋友多包涵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