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父亲形象的名言】作为父母,你比孩子更懂得礼仪吗

时间:2023-10-27 作者:佚名

社会学认为,人的一辈子要扮演诸多的角色: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为人下属,为人上司;与人为友,与人作对,与人为邻……一刻都不得空闲,不管你喜不喜欢,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关系把你困在网中央。

  为职,要协调与上级、下级、同事的关系;经商,要处理与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政府及企业内部的关系;持家,要让自己的父母、爱人。儿女及其他亲属关系和睦。此外,还有同学关系、邻里关系……生活赋予每个人的任务是沉重的,而关系又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你,时不时地提醒你应该觉察到它的存在。现实告诉我们,精于此道者面临问题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疏于此道者则处处掣肘,举步维艰。

  在处理这些关系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凝聚而成的规则就是社交礼仪。这里所说的礼仪,仪是指社会规矩,社会角色的内在要求,仪则是指这种规矩,这种角色的外在表观。

  现在社交礼仪的问题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尤为突出地摆在父母面前。父母难为。人人看看今天的父母就知道几十年后的国家,民族前途,因为他们直接影响下一代的素质。还可以说看今天的父母就可知整个国家、民族的遥远未来,因为他们在创造着新的一代公民的同时又在创造新的一代父母。陈陈相因,今大父母的失败必然影响孩子的明天,明天的孩子,明天的国家、国家的明天。

  家庭是社会的基储细胞,请问今天的父母,您在家中给孩子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您懂得社交礼仪在家中的表现吗?您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吗?

  养育子女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不论古今中外,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使社会的生命能不断地延续下去,是家庭最重要的功能和责任。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里,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万事足”。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快乐,不是钱财、地位、学问,而是子女成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期望。

  一般人总认为生儿育女是自然的,可以使父母有责任感,维持心理健康、保障婚姻,子女给父母生命的确立意义和目标、也加深了父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子女也在有形无形中提高了父母的社会地位,在社交场合,有关儿女的种种情形,常是百说不厌的话题。孩子的出生,无疑犹如在父母的结婚证书上加上了一层保险,我们常以“爱情的结晶”来称呼子女,就是最好的证明。

  子女会给父母带来欢笑,同样也会给父母带来困扰。

  父母在家庭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所有的父亲要明白一件事,养育子女也是父亲的责任。考斯比曾说过:“‘爸爸’这顶桂冠,是从妻子怀孕的那一刻起,就落在男人头上了。”但是,成为一个父亲容易,而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就不容易了。

  你可知道做父亲也有规矩,家庭之中也有礼仪,社会对作为父亲的人也有角色的要求?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观念下,认为养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如果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做父亲的往往会责怪母亲失职。但是,这种观念已不再适合今天的社会情形了。过去我们的社会对男性角色实在过于宽容,对父亲的角色任务,从来很少深入讨论和正确认识,以至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的父亲在有意无意地把孩子的教养当成母亲的责任。

  这种观念是不公平的,也是落伍的。虽然养育子女的责任主要落在母亲的肩上,但是,父亲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非比往昔,且更显得举足轻重。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男性扮演新的更积极的角色。传统父亲的角色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而要担当好现代父亲的角色,就必须深入了解教育子女的技巧,参与家庭活动以及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单单具备传统父亲的责任——赚钱养家,已不足以做一个称职的父亲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源泉,孩子。

  在父亲的支持下,较能面对和克服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心理学家哈利曾说过:“亲密而有爱心的父亲,可以帮助年幼的孩子建立一种自我认同与安全的意识。”又有研究发现,在子女性别的角色表现上以及对一般文化价值的接受上,父亲担任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家中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父亲形象,对一个孩子的自我形象意识常会造成混乱,也因此缺乏角色认同感。对女儿来说,父亲是她对男人期望的模式;对儿子来说,父亲是他的第一个模范。

  女孩们从观察父亲如何对待母亲中学习到男人会怎样对待她们。男孩也以父亲为模仿的对象,如果父亲尊重母亲,以了解、诚实、合理的态度对待母亲,他将来也会以这种合理的态度对待女性;如果父亲对母亲很粗暴,孩子将来也会成为一个对异性态度粗暴的人。

  而我们的母亲在教育子女中则更具有天生慈爱的特质。

  父亲像是供给能源的太阳,母亲则像滋养儿女的大地。

  著名作家巴金在说到自己的母亲时,认为他的母亲是其第一位先生。他说,他的第一位先生就是他的母亲,她使他认识了“爱”字,使他知道了人间的温暖,知道了爱与被爱的幸福。他的母亲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他解释种种事情,教他真诚待人并富有同情心。

  因为感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

  巴金先生的母爱影响了他的一生,也是其全部性格的根底。

  母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无私的。母亲所付出的爱心和辛苦,总是远超过她所能获得的回报。

  母亲天性慈祥、宁静、温柔、细腻的特性更适合教养子女。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在我的心目中,女人站在摇篮旁时是最美丽不过的,女人一手抱着婴儿是最端庄最严肃不过的,女人躺在床头,靠着枕头和一个吃乳的婴儿玩着时是最幸福不过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也特别强调母亲的抚育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他说:“一个男人如能始终获得母亲的钟爱,就能终其一生都以征服者自期。这种成功的信念,往往就能引领他的人生获得真正的成功。”

  母亲的容貌多美,总比不上那无私而光辉的慈心。慈心是慈悲、宽容谅解、信任、自愿的奉献,是美德的源泉。

  事实上,母爱是子女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在医治青少年的心灵创伤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疗效。许多青少年的问题,都是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而导致的。

  那么,理想的父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理想的父亲,应该具备许多条件,如不要把时间完全放在工作上,要能够多分出一些时间来和子女相处。作为一个好父亲,当然要稳定的经济收入,做事要有决断力,言语行为做子女的模范等等。

  还有几条原则也是称职的父亲所要遵循的。

  首先,勿以父权为至高无上。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父亲有一句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汪的父亲对待孩子,很少讲孝悌,而更多的讲尊重和平等。

  鲁迅也曾写过一首《答客消》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於菟”是古代楚国的方言,指的是老虎。鲁迅在诗中说,连老虎都懂得疼爱自己的孩子,何况是人!大丈夫、真豪杰都应有舐犊之情。

  第二,维持家庭安宁,增进家庭幸福,夫妻相互忠贞不二,对子女不偏爱,一视同仁,是一个重要条件。

  第三,身教重于言传。汉文帝刘桓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又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父亲。一次太子刘启和弟弟梁王刘武同乘一辆车入宫。当时规定,所有的人到司马门一律要下车,否则就要加以处罚。刘启仗着自己是太子,没有下车,直接闯入宫去。公车令张释之见了,一面追上去阻止,一面将此事上奏文帝。文帝接奏,也并不是把刘启大骂一通,反而自己特地脱下皇冠,恭恭敬敬向张释之认错,说:“是我管教儿子不严。”刘启也深受感动,从此不敢再犯。

  第四,让子女有安全感,但不要溺爱或过度袒护。

  第五,培养子女的自尊心,鼓励子女不必依靠别人。多鼓励子女尝试,多给予肯定性的赞美,避免破坏性的讽刺和批评。

  第六,培养子女的资赋与潜能。

  第七,避免错误的引导。即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目标或动机投射到子女身上,强迫他们去实现;避免扮演蛮横无理和消极堕落的角色;不要用势利的观点来评估子女的成长;切忌说教,特别是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

  同样,要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也必须通过艰苦的努力来得以实现。教育家比尔。考斯比曾说过:“做一个母亲,比做美国总统还难。”一个良好母亲的形象,应善养善教,亦母亦师亦友。

  既然我们已清楚了理想父母的一些基本原则,那么我们将进入一个更直接、更现实的话题,到底该怎样做父母?

  第一,要营造幸福的婚姻。

  夫妇关系和谐是齐家的基本要素,也是子女教育的良好基矗换句话说,婚姻美满是家庭幸福的核心,也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安全感的最主要来源,是知道父母相爱。”家庭中充满愉快的气氛,则每一成员都会感到轻松幸福,心境安适。在教养子女时也容易采取同样的态度和一致的步调,对子女的成长与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反之,父母失和,家庭得不到安宁,使每个人都感到不安,特别是子女更觉紧张,他们不一定了解父母失和的原因,也无法改善父母的关系,更无法预料结果,从而无所适从,引发出许多问题。

  因此,对子女的教养来说,营造幸福的婚姻,是父母的首要责任。

  第二,要慈爱。

  父母的慈爱是子女心灵的源泉。子女有了它的滋润,才能正常而快乐地成长。被拥抱的孩子,拥有光明而无惧的世界。父母悉心的照顾,充足的爱的给予,适当的管教态度。

  都有助于健康特质的建立。反之,若缺乏适当的管教,得到太多或太少的关怀与照顾,都会损害个体的个性。孤儿院的孩子,常因得不到足够的爱与关怀,而变得退缩、阴沉、坏脾气、不安,或有自我伤害的行为。

  但是慈爱绝不是溺爱。溺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真正的关爱。溺爱会使子女停滞在幼稚阶段。中国历来讲“慈母有败子”。大凡有眼光的父母都知道此话之重。严格待儿,严格教子,才是正确的作法。那么作父母的到底要怎样关爱子女呢?。随时关心子女的成长和身心发展的状况与需要。。尊重子女的个性,维护他的自尊与荣誉感。。给予子女的种种帮助与作为,必须具有正面的意义。。确实了解子女以后,才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协助。。无论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跟子女谈天,建立亲密的感情。。透过语言动作,让子女知道你的关爱。。对子女良好的表现给予赞美,对他们的错误不作轻侮。。让子女了解父母的困难,让他们有机会帮助父母。。让子女感到受父母的重视,信任子女,在可能范围内,允许他自由发展。。父母要跟子女一起学习,一块成长。。不要轻易用物质来弥补未能关怀子女的内疚。

  第三,要身教、言教与境教并重。

  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事实也证明,子女和父母亲在思想上、言行上相像的地方很多。小孩子在骂弟弟妹妹或洋娃娃的时候,就是父母的翻版,如“不准哭!再哭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子女长大后,其兴趣和事业也许和父母不同,但其价值观、处世态度,共同点多于相异点,子女处理挫折、困难的方式,也多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凡是木匠都应该知道“班母”的来历。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大师鲁班的母亲也是一位出色的木匠。鲁班受到其母亲的影响,从小对斧头、锯子等感兴趣。成了大建筑师后,母亲仍是其重要的帮手。每次鲁班用墨斗放线时,母亲就拉着墨线的一端。有一次墨线突然卡在了木缝里,母亲突然得到了启示:如果有一个钩固定在一端将墨线勾住,不就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活了嘛。母亲将想法告诉了鲁班,鲁班很快做好了这种钩,人们为纪念发明家的母亲,就将这个钩称为“班母”。鲁班在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又相继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这其中有其母亲不小的功劳。

  在人生的过程中,家庭是子女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触的教师,因此父母的性格对子女最具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诺特所著《父母与子女之间》一书,有下列的名言,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谴责在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常怀敌意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畏首畏尾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总觉有罪在忍耐中长大的孩子,富有耐心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激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在正直中长大的孩子,有正义感在安全中长大的孩子,有信赖感在赞许中长大的孩子,懂得自爱作父母的应该给子女安排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要认清“身教重于言教”,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充实自己,以身作则,作子女的好榜样,尤其要戒除一些不良嗜好,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要孩子认真学习,何不自己先打开书本呢?有句名言讲的是:“世界上唯有一个真理,就是你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别人。”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176036.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