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俾斯麦励志名言】四战之地德意志,纵横捭阖俾斯麦:铁血宰相的外交之道

时间:2023-10-22 作者:佚名

“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这是1862年,刚刚当上普鲁士首相的俾斯麦在联邦议会上发表首次演说时说的名言,也是他“铁血宰相”的由来。

当时的普鲁士,简直就是个四战之地,周围列强虎视眈眈。

西边的英国、法国,南边的土耳其,东方的俄罗斯,北方的瑞典,而同文同种的德意志联邦内还有与之分庭抗礼的奥地利,像极了中国三国时期占据许昌-洛阳的曹操,四面强敌环绕,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突围出来,除了铁和血,还需要外交上的智慧与策略。

俾斯麦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外交家,在他当政的岁月里,也是普鲁士纵横捭阖周旋于列强之间而处处逢源的时代,而当他下野后,德国却陷入了东西受敌、四面楚歌的境地直至两次世界大战的失利。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俾斯麦的外交智慧。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地主家庭,他的最大成就当为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使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国家。

他一手持着锋利的宝剑驰骋疆场,一手挥舞着橄榄枝通过外交整合敌友。总结一下他的外交韬略无非就是这么几句话:

1. 没有永远的敌人

2. 没有永远的朋友

3. 为了确保“欧洲五球,飞而不落”,俾斯麦建立了一个体系,在这个密如蛛网的体系内,使各个国家都感受到安全,而一旦有人打破了这个体系的平衡,则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共同攻击。

在俾斯麦的眼里,敌人和朋友有时候是可以划等号的,比如奥地利。

奥地利和普鲁士以及其他的德意志大小公国是说同一种语言的国家,当然存在口音的区别,他们都属于大德意志联邦,所以普鲁士的第一场王朝战争——与丹麦的战争时期,虽然打的是丹麦,其实看的是英国的态度。俾斯麦就将奥地利视为朋友,绑在一辆战车里,共同占领和平分了丹麦的两个地区——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而世界第一帝国英国因为忌惮幅员广大的奥地利而未加干涉。俾斯麦的外交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紧接着,俾斯麦的第二场王朝战争很快就打响了,这次的敌人就是以前的朋友——奥地利。他要把奥地利逐出德意志同盟。为此他与俄国、法国先后签订了同盟,还得到了英国的许诺——“在普奥发生战争时保持光荣的中立”,同时又与意大利签订共同进攻奥地利的条约,所以当俾斯麦挑起蓄谋已久的对奥战争后,匆促上阵的奥地利才发现他们已是四面楚歌、腹背受敌,不打败仗才怪呢!

然而,俾斯麦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他并没有一味地要灭亡奥地利,而是大度地与奥地利签署了条约,只要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反而获得普鲁士支持他向东——匈牙利和向南——巴尔干拓展。于是朋友在变成了敌人之后,再一次变成了朋友。直到被这个队友坑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然如果俾斯麦活到那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必会爆发。

俾斯麦之所以将奥地利又当作朋友,是因为他希望在接下来的第三次王朝战争对阵法国时在侧翼不受到侵扰。与后世的德国战略家两线作战不同,俾斯麦一生都不希望两线作战。

很快,普鲁士就趁英国陷入印度的民族大起义而焦头烂额和俄国在克里米亚虚度光阴之际,与法军展开了决战,并一路高奏凯歌攻陷了巴黎,不但统一了由法国支持的南德4邦,还顺便得到了法国的洛林和阿尔萨斯,德国皇帝还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称帝。

而且,德皇威廉一世本可以即神圣罗马皇帝位,延续罗马的统治,但是俾斯麦并没有选择这种虚名,因为虚名往往会引来觊觎,对于一个新晋的国家而言,韬光养晦胜于遭人羡慕嫉妒恨。

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俾斯麦知道在欧洲大陆的中部出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大国势必造成老牌列强的忌惮,所以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破解法、英、俄组成反德联盟。

于是德国在与奥地利同盟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俄国,成立了三皇同盟,但是由于奥、俄因巴尔干的争夺而发生内讧时,俾斯麦又适时地使德、奥与新兴的意大利结成新三皇同盟,同时又推动德、奥和英国建立反法同盟。

俄国沙皇看着欧洲各国通过错综复杂的条约啦、同盟啦都和德国扯上了关系,倒有些惶恐不安起来,这时俾斯麦知道俄国也将入港了。于是他主动找到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将沙俄也绑在了自己的同盟战车上。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俾斯麦实现了“欧洲五球飞而不落”的外交奇迹。

然而这一切,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当信任俾斯麦的老威廉一世去世,年轻气盛的小威廉二世上台后,秉承“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随着俾斯麦的黯然下台,由他一手打造的俾斯麦体系也随即烟消云散。

首先因为欧洲皇室间的婚丧嫁娶开罪于沙俄,随后德国又在拓展非洲殖民地上于英国争得不可开交,导致了英国对德国的敌意日益加强,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东西两面受敌的局面。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也不外乎这样3种原因

1. 传统的王权和相权之争,威廉一世和俾斯麦是从议会、民众的质疑中“一起扛过枪”建立起的友谊,当年面对吵嚷的议会和民众,威廉一世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结局,他们会在歌剧广场——我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朕的头。”而俾斯麦则斩钉截铁地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不死得体面一些?无论是死在绞架上抑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必须抗争到底!”,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践行的,所以他们之间形成了牢固的鱼水情。

但是威廉二世继位后,29岁的新皇帝觉得俾斯麦“功高震主”,所以一切都和首相“反”着来,直到将他赶下台。

2. 俾斯麦有点像三国的诸葛亮,宁可自己累死,也不授权他人,更不曾培养接班人(或团体),致使他的事业在执行时无人敢于置喙,只能唯命是从,当他的事业停滞时又无人理解导致后继无人。

3. 随着德国战争的胜利和国力的增强,民族主义也在增长,狂热和自大的情绪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而他这样的理性和务实的政策显得与社会潮流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德国在后来的岁月里腹背受敌的局面。

1896年6月,代表大清国出访欧洲的李鸿章在访问之余,专程去到汉堡拜会俾斯麦,李鸿章被称为中国的俾斯麦,这次会见中两位秉政多年的老人相谈甚欢,或许只有在漩涡里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对方吧。

当他们搀扶着在镁光灯下记录下这一刻的时候,也预示着他们的时代结束了。


文 | 阿宝噶历史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160647.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