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编为济源历史文化撰写,主要解答关于济源历史文化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河南济源市有什么历史文化背景?河南是一个人口比山东还多的省份,但是经济发展却要比山东这个农业大省慢得多,虽然河南的省会郑州和山东的省会济南一样,名气都不比得省内的地级市,但是郑州的经济发展却要远高于洛阳这个十三朝古都。在河南不仅仅是省会郑州的经济状况要好于洛阳,就连经济总量垫底的济源市的发展潜力都要远大于洛阳,虽然济源的经济总量不行,但是济源的人均GDP却超过洛阳仅次于省会郑州,而且历史底蕴并不比洛阳要薄弱,甚至成为了河南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河南这座霸气城市——济源市!济源市就是河南省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城市,经济上比不过郑州,名气上比不过洛阳,但是作为河南人口最少的城市,仅有73万人,不及省会人口的十分之一,却是河南居民生活最富足的城市之一。而且济源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早在夏朝的时候就曾在这里建都,由此可见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有多高,而现在济源凭借北有晋城市、南有洛阳市、西有太行、东有焦作的优越地理位置,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虽然人口较少的它在经济总量上仅有641.84亿元,位居河南省的倒数第一,但是济源的人均GDP却高达87803元,仅次于省会郑州,位居全省第二,实在是让人对它刮目相看。并且济源也是河南省内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像是化工、冶金等众多重工业已经逐渐成为河南重要的生产基地,同时在经济转型的今天,济源市的经济发展也在慢慢向第三产业过渡,尤其是凭借优越的历史资源,它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海拔足有1715米愚公当年所移的王屋山,秦朝就开始开凿,经过千百年风雨积累的五龙口,脚下是温婉水乡、抬头是险峻奇峰的黄河三峡等诸多的景观都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据数据显示,济源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已经远远超过860万人次,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要产业。济源市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它的茶文化、姓氏文化等也让人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现在它的经济总量还处在垫底的位置上,但是相信济源的经济发展将不会止步于此,有望成为河南省最发达的城市!你认可吗?
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为轵邑,为韩都,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1396年的历史。保留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文物遗存、遗迹2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济渎庙、奉仙观、大明寺、延庆寺舍利塔、阳台宫、轵国故城)、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庙街遗址、关帝庙、栗树沟遗址、沁河古栈道、五龙口水利设施、迎恩宫、盘谷寺、静林寺、二仙庙、清虚宫、沁园遗址、南姚汤帝庙和关帝庙),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93处。在所有的文物遗存中,古代木结构建筑所占比例较大,共计约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190余座600余间,并且许多单体建筑无论是从规模、价值或结构来说,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济渎庙的寝宫(宋开宝年间)、清源洞府门(明)、奉仙观的三清大殿(金大定年间)、大明寺的中佛殿(元至元年间)、阳台宫的大罗三境殿(明)、玉皇阁(清)等。因此,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赞誉济源为“中原地区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济源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达14000余件,其中一级品18件,二级品157件,三级品2737件。此外,丰富的文物资源还体现在保存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碑碣石刻、名人题刻以及名木古树方面。如唐薛希昌的《有唐济渎之记》和《唐贞一先生庙碣》、奉仙观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赵孟頫的《投龙简记》、明洪武年间的《大明诏旨》碑、文征明的《七律诗碑》、阳台宫三清殿和玉皇阁的明代浮雕盘龙石柱、清乾隆御书的《盘谷考证》和重书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碑,以及济渎庙的将军柏、紫微宫的银杏树、阳台宫的龙凤柏和娑罗树等。
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为轵邑,为韩都,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1396年的历史。保留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文物遗存、遗迹2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93处。
在所有的文物遗存中,古代木结构建筑所占比例较大,共计约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190余座600余间,并且许多单体建筑无论是从规模、价值或结构来说,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
如济渎庙的寝宫(宋开宝年间)、清源洞府门(明)、奉仙观的三清大殿(金大定年间)、大明寺的中佛殿(元至元年间)、阳台宫的大罗三境殿(明)、玉皇阁(清)等。因此,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赞誉济源为“中原地区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扩展资料:
1949年8月属平原省新乡地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入河南省。1970年,属河南省新乡地区。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设立济源工区办事处,工区下辖虎岭区(县级) 、济源县。
197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撤销济源工区办事处,济源县重归新乡地区领导。1986年3月,新乡地区撤销,济源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接领导。2005年升格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邻接山西省。北依太行,西距王屋,南临九朝古都洛阳,东接太极故里焦作,1997年上升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是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黄河三峡、济渎庙形成旅游业的五大品牌。工业经济发达,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面积1931平方千米,人口约68.25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3°C,年降水量641.7毫米,无霜期223天。矿产资源丰富,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等工业生产体系。手工艺品天坛砚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土特产有黄花菜、冬凌茶等。 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商代济源一带有向国、召国。西周、东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春秋战国 济源一带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 秦代(前221-前206) 济源境内设轵县。一说属三川郡,一说属河内郡。 汉代(前206-220) 济源境内设轵县、波县(今裴城一带)、沁水县(今王寨一带) 。三国时代(220-280)济源境内设有轵县、沁水县,属魏国河内郡。 西晋(281-316)时济源境内有轵、沁水二县,属河内郡。 东晋(317-420)时期,济源属前秦。 北魏后分为东魏和西魏。济源东部属东魏,境内有轵、沁水二县。西部属西魏,境内设有邵郡。辖苌平县。 北周(558-580)和北齐(551-577)时期,沁水县并入轵县,改苌平县为王屋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 ,析轵县北置济源县,大业三年属河内郡。从此有了济源县。唐代(618-907) 济源一带政区变化较大,屡建屡废。唐末,济源境内有济源、王屋、河清三县。其中济源属孟州,王屋、河清属河南府。 北宋时期,济源境内有济源、王屋、河清三县,属孟州。 金时期,济源属金国(1115-1235),设济源、王屋二县。属孟州。 元代,王屋县并入济源县,属怀庆路孟州。明清济源县属怀庆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四区。至1949年。 1942年7月,豫北道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3年春,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6年,抗战胜利后,抗日民主政府更名为济源县民主政府;1947 年7月,撤销王屋县,将王屋县的一、三区划归济源。 1949年8月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销,属新乡专区,1970年,属新乡地区。 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设立济源工区办事处,工区下辖虎岭区(县级) 、济源县。 1977 年5 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撤销济源工区办事处,济源县重归新乡地区领导。 1986年3月,新乡地区撤销,济源划归焦作市领导。 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以原济源县的行政区域为县级济源市的行政区域,仍归焦作代管。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辖(副地级市)。2005年升格为省辖市(按正地级市所有行政管理机构配置)。 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商代济源一带有向国、召国。西周、东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春秋战国 济源一带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 秦代(前221-前206) 济源境内设轵县。一说属三川郡,一说属河内郡。 汉代(前206-220) 济源境内设轵县、波县(今裴城一带)、沁水县(今王寨一带) 。三国时代(220-280)济源境内设有轵县、沁水县,属魏国河内郡。 西晋(281-316)时济源境内有轵、沁水二县,属河内郡。 东晋(317-420)时期,济源属前秦。 北魏后分为东魏和西魏。济源东部属东魏,境内有轵、沁水二县。西部属西魏,境内设有邵郡。辖苌平县。 北周(558-580)和北齐(551-577)时期,沁水县并入轵县,改苌平县为王屋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 ,析轵县北置济源县,大业三年属河内郡。从此有了济源县。唐代(618-907) 济源一带政区变化较大,屡建屡废。唐末,济源境内有济源、王屋、河清三县。其中济源属孟州,王屋、河清属河南府。 北宋时期,济源境内有济源、王屋、河清三县,属孟州。 金时期,济源属金国(1115-1235),设济源、王屋二县。属孟州。 元代,王屋县并入济源县,属怀庆路孟州。明清济源县属怀庆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行政督察第四区。至1949年。 济源是一座具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夏代建都原城在济源庙街,为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济源是愚公的故乡,愚公精神是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象征;济源是代表国家名山大川“四渎之一”济水的发源地;境内的王屋山是世界名山,为道教圣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曾在王屋山顶祭天,战胜蚩尤,统一华夏,形成中华民族。从此王屋山成为天下五岳四渎、十大洞天、36小洞天、72福地羽士朝拜、墨客荟萃之所。约公元前五千年,济源境内有裴李岗文化,分布在邵原北寨、下冶长泉;夏代少康中兴,十八年迁于原(现址济源火车站),帝杼曾在此实行对全国的统治,济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轵城是战国时韩国的国都及汉代的诸侯国都,列为名都之一,至今城墙仍存;近代出土的秦代钱范,汉代的陶房、陶纺车、陶都树属一级文物,珍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其中陶都树郭沫若生前曾撰文称赞;济源境内有一千八百余年的“七搂八拐”银杏树;有世界奇观——大荆梁,直径0.83米,长9.1米,驮着奉仙观三清大殿的屋顶已有800余年;有座落在一条直线四柱上的清源洞府——济渎庙山门;有从东晋时天上掉下的大陨石,重700斤,含铁量84%,至今保存完好,地球上罕见。1999年3月和2001年8月,国际天文学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共同在济源召开,对济源的历史和文化遗存给予很高评价,一致要求把王屋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市政府已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济源南临滔滔黄河,北靠太行山,西边接王屋山,东与华北平原毗连,中间是济水发源地,济水古代独流入海,和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皇帝亲自来或派遣大臣进行祭祀,现存祭祀碑刻二十余通,记载着济源历史上的辉煌。济源、济南、济阳、济阴都因济水而得名。济源山区、平原各占一半,三面环山,交通便利,气候宜人,俗称“小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地之一,有2处裴李岗文化遗址、3处仰韶文化遗址、36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地上宫观林立,有北魏太和三年创建的盘谷寺、有唐代的阳台宫、迎恩宫、紫微宫、清虚宫、太明寺、关帝殿、奉仙观、延庆舍利塔,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有国家级风景区王屋山和九里沟,五龙口猕猴区和黄河山峡及济渎庙游览区,邵原境内的中条山主峰鏊背山及周围的原始森林;有愚公精神的结晶——引沁水渠,铁山、林山、黄背角水库,王屋山和布袋沟饮水工程。济源乃历代名人荟萃之地,有商代苏国(勋掌)的美女妲妃、有战国时刺客聂政、有五代时期画圣荆浩、有秦汉四皓、侠客郭解、唐代的茶仙卢仝墓地、药王孙思邈、唐代的谏议大夫温造、丞相裴休的故里和墓地、还有当代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的68代先祖邓禹和后晋儿皇帝石敬瑭父亲的墓地。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商隐、元好问留下的脍炙人口诗篇。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理论家葛洪、陶弘景,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玉真公主、邱处机、侯金定、完颜德明的活动遗迹。有欧阳修写的发生在龙潭寺的故事《卖油翁》、乾隆皇帝撰文的《盘谷考证》、韩愈写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历史上有45位帝王言谈行踪与济源有关。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更是不胜枚举,夏代少康迁原、晋文公伐原示信、岳飞大战金兵于河清口、李自成大战玉阳山、太平军李开芳和捻军张宗禹在济源同清兵血战;有闻名中外的封门口抗日阻击战;有刘邓大军、陈谢大军横渡黄河的蓼坞、关阳、长泉、小沟渡口、有红军时期的原大寨起义;有王屋山、杜八联、大河里抗日根据地等都在此留下佳话。〖JP3〗济源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成果,邵素云的剪纸艺术,得过世界吉尼斯大奖;关阳、长泉的舞狮;杨雪和王行青的《王屋警梦》;卢化南的《王屋山考古》、《幻魂拾贝》;刘栋军的《王屋山歌吟》;北岸的《王屋山笔记》;卢晓更的《短篇小说》;葛道吉的《太阳和月亮》;李廷楷的《靓女风云》;郭小佩的《山海情缘》;史颂光的《只研朱墨作春山》;孔祥经的《呼唤王屋山》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创作,给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评点:济源的优势是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84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众多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其中堪称世界名牌精品的是愚公故里的愚公精神和道教圣地神仙境界王屋山。过去由于认识不到位,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目前济源市委、市政府正在酝酿制定济源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王屋山道教圣地神仙境界这个龙头,重点开发5个旅游区,王屋山、小浪底黄河山峡、五龙口、九里沟、济渎庙。以实际行动落实毛泽东主席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号召。河南是一个人口比山东还多的省份,但是经济发展却要比山东这个农业大省慢得多,虽然河南的省会郑州和山东的省会济南一样,名气都不比得省内的地级市,但是郑州的经济发展却要远高于洛阳这个十三朝古都。在河南不仅仅是省会郑州的经济状况要好于洛阳,就连经济总量垫底的济源市的发展潜力都要远大于洛阳,虽然济源的经济总量不行,但是济源的人均GDP却超过洛阳仅次于省会郑州,而且历史底蕴并不比洛阳要薄弱,甚至成为了河南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河南这座霸气城市——济源市!济源市就是河南省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城市,经济上比不过郑州,名气上比不过洛阳,但是作为河南人口最少的城市,仅有73万人,不及省会人口的十分之一,却是河南居民生活最富足的城市之一。而且济源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早在夏朝的时候就曾在这里建都,由此可见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有多高,而现在济源凭借北有晋城市、南有洛阳市、西有太行、东有焦作的优越地理位置,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虽然人口较少的它在经济总量上仅有641.84亿元,位居河南省的倒数第一,但是济源的人均GDP却高达87803元,仅次于省会郑州,位居全省第二,实在是让人对它刮目相看。并且济源也是河南省内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像是化工、冶金等众多重工业已经逐渐成为河南重要的生产基地,同时在经济转型的今天,济源市的经济发展也在慢慢向第三产业过渡,尤其是凭借优越的历史资源,它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海拔足有1715米愚公当年所移的王屋山,秦朝就开始开凿,经过千百年风雨积累的五龙口,脚下是温婉水乡、抬头是险峻奇峰的黄河三峡等诸多的景观都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据数据显示,济源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已经远远超过860万人次,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要产业。济源市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它的茶文化、姓氏文化等也让人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现在它的经济总量还处在垫底的位置上,但是相信济源的经济发展将不会止步于此,有望成为河南省最发达的城市!你认可吗?
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为轵邑,为韩都,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1396年的历史。保留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文物遗存、遗迹2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济渎庙、奉仙观、大明寺、延庆寺舍利塔、阳台宫、轵国故城)、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庙街遗址、关帝庙、栗树沟遗址、沁河古栈道、五龙口水利设施、迎恩宫、盘谷寺、静林寺、二仙庙、清虚宫、沁园遗址、南姚汤帝庙和关帝庙),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93处。在所有的文物遗存中,古代木结构建筑所占比例较大,共计约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190余座600余间,并且许多单体建筑无论是从规模、价值或结构来说,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济渎庙的寝宫(宋开宝年间)、清源洞府门(明)、奉仙观的三清大殿(金大定年间)、大明寺的中佛殿(元至元年间)、阳台宫的大罗三境殿(明)、玉皇阁(清)等。因此,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赞誉济源为“中原地区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济源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达14000余件,其中一级品18件,二级品157件,三级品2737件。此外,丰富的文物资源还体现在保存了大量的不同时期的碑碣石刻、名人题刻以及名木古树方面。如唐薛希昌的《有唐济渎之记》和《唐贞一先生庙碣》、奉仙观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赵孟頫的《投龙简记》、明洪武年间的《大明诏旨》碑、文征明的《七律诗碑》、阳台宫三清殿和玉皇阁的明代浮雕盘龙石柱、清乾隆御书的《盘谷考证》和重书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碑,以及济渎庙的将军柏、紫微宫的银杏树、阳台宫的龙凤柏和娑罗树等。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济源历史文化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