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带有博学的名言】200句古代哲理名言,蕴含修身处世、干事创业的大道理,值得收藏

时间:2023-09-30 作者:佚名

一、修身处世类

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管子·形势解》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

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性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

二、孝老敬亲类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

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父慈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孝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离娄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小儿语》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对联》

三、勤劳节俭类

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诚信守诺类

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轻诺必寡信。

——《老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四、坚毅自强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题画·竹石》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五、团结互助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流。

——《礼记·中庸》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座右铭》

六、勤学上进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潜书·讲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写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七、尊师重教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

八、理想志向类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初生之犊不惧虎。

——罗贯中《三国演义》

九、祖国至上类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十、清廉公正类

不特当廉与取利,并当廉于取名。毋贪保举,毋好虚誉。事事知足,人人守约,则气运可挽回矣。

——清·曾国藩

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

——唐·陈子昂《座右铭》

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后汉书·孔奋列传》

荷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宋·苏轼《赤壁赋》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简素为美。

——宋·司马光《训简示康》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而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之亦无所不至。

——《五代史·冯道论》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宋·林逋《省心灵》

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

——唐·姚崇《辞金诫》

若君子,律身固已廉矣,一日当官,忧君国之忧,不忧其身家之忧,宁静淡泊,斯名真廉。

——林纾《析廉》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忧君哀民,独睹乱原,好善妒恶,赏罚分明,治之材也。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入。

——东汉·马融《忠经》

至清廉平,路遗不受,请谒不听,据法听讼,无有所阿。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入京》

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

——《明史·梁寅传》

洁己是心豪

——唐·刘禹锡

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始为真清。

——宋·朱熹

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宋·苏舜钦《无锡惠山寺》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十一、奉公敬业类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

大义灭亲。

——《左传·隐公四年》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左传·僖公九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滕文公上》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贾谊《新书·阶级》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淮南子·主术训》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淮南子·泛论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淮南子·修务训》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刘向《说苑·正理》

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徐干《中论·赏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

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包拯《论星变》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094469.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