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年少有为励志名言】为什么我们对“年少有为”如此痴迷?

时间:2023-09-30 作者:佚名

张爱玲算是大器早成的典范,这也引出了她的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对于年少有为这件事,变得非常的痴迷。

不管是比尔盖茨,乔布斯,张爱玲这些20多岁就一举成名的青年才俊,还是福布斯每年发布的30岁以内精英榜榜单,无不在传达一个信息——成功要趁早,不然你没机会了。

菲茨杰拉德也曾经说过,美国人的人生,没有第二幕。

但是真的如此么?年少有为这个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年少有为?

现实就是,每一个年龄层都有“有为”的人,而相对来说中年有为的人反而占比更多,老年“有为”的人,也并不比年少有为的少。

那么,对年少有为的痴迷是怎么产生的呢?

各个年龄层的“有为”背后又有什么支持优势呢?特别是基数更大的中年有为,他们的机会在哪里呢?

年少成名,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人人都渴望都喜欢,正是因为人人都喜欢,商家便抓住了这一点。

特别是那些人到中年,财富积累了足够以后,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就这样了,钱往哪里花呢?

那当然是孩子身上呀!

于是社会上的一些精英早教机构,瞄准了这一痛点,开始向家长们灌输一个概念——成才要趁早,人生的决胜期,就这么几年,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而且你不给你孩子投资,别人家的孩子可不吝啬呢?!

于是家长们在教育机构的灌输下,进入了一场没有赢家的军备竞赛。

顺便,教育机构在背后赚的盆满钵满。

而我们的观点,很多时候是被行为反向塑造的,你报名了精英教育机构的课以后,你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那些你未必认同的观点,等你参与其中以后,就会潜移默化的认为它是对的。

那些商业宣传的口号,就慢慢的逐步被放大,变成了社会共识。

一个产业的发展,自然会带动更多的产业,比如智商测试,比如媒体。

智商测试的盛行,给了神童文化科学层面的底气,既然智商是天上的,那么神童的判定自然也肯定是对的。

一个100年前的神经科学家,设计出的一套测试脑力的机制,一下子打开了人们对于天才的追捧热情。

当出现一个把人分等级的概念以后,小概率的天才就开始被“科学”证实,并不断的涌现。

这时候媒体开始进来了,从最早的高智商开始,逐渐延伸出各种各样的天才报道。

越是报道,人们就越是开始追捧。

最近四十年,神童这个词在搜索引擎里出现的频次,出现了10倍以上,足以说明人们对它的疯狂。

但是,前面也说了,年少有为固然好,却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

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其实是大器晚成。

过去我们觉得,越年轻,人的大脑越好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又一种的能力会慢慢的开始下降。

这也是年少机会多,年纪越大竞争力越下降的底层逻辑。

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并不是均匀的成长,20多岁达到巅峰,然后开始逐渐下降的。

人的大脑其实更像是一个波浪线,每一种能力都有它的时间周期。

这个阶段你领先,下个阶段你就会衰退,而我又会开始领先——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独特优势能力。

比如大脑中和决策、规划、控制冲动有关的前额叶皮层,就是要等到25岁才会成熟。

但是此时,负责联想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经验融会贯通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的髓鞘,却是才刚刚开始生长。

而三十岁后,我们的神经网络开始减少,突触也开始自我修剪这个现象,以前理解为大脑开始迟钝了不灵敏了。

其实并非如此,这个听起来像是坏事的行为,其实是为了让之前疯狂成长的脑神经好好理一理,从而变得更有效率,这时候反而更能专注,更有智慧了。

如果去理一个阶段,那么青春期末期到20岁,认知处理速度达到了巅峰。

而25-35岁,短期记忆能力最突出。

在之后十几年,社会能力开始会达到巅峰,也就是非常擅长跟人打交道。

还没完,在等到了65岁以上以后,你还有一项能力会慢慢达到顶点,那就是语言类知识的把握。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听老人讲故事呢?

除了他们脑子里故事多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确达到了此生的巅峰呀。

所以,先不说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单纯从生理学上来说,每个年龄都有自己的天赋。

只要你想,你都可以利用好这些机会,做到你自己的“有为”!

毕竟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只要我们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去做自己边界内的事情,放弃一些,专注一些,都可以“有所作为”。

有了放弃,才会有专注。

有了专注,才会定义你自己是谁,能成为谁。哈哈哈哈

毕竟,人生漫漫,一切皆有可能。

毕竟,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087259.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