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感谢老师的付出诗句和名言】致谢师恩

时间:2023-09-29 作者:佚名

难|忘|师|恩|感|谢|付|出

HAPPY TEACHERS' DAY

【辛丑.教师节感悟】

一一牢记师恩,勿忘使命

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夏英彪

一颗丹心,

两只慧眼,

三尺讲堂,

四季轮回,

情重五岳,

桃李六合,

期冀未来,

八仙过海,

久久围攻,

园满十分!

【尽心下的百世之师】

修身律己气非凡,

立德树人以身传。

严师厚德印丹田,

天道酬勤金不換。

鬓发斑白师亦友,

恩师永生缅心间!

【古训一一尊师】

国将兴,道将承。

吾之学者,

为人莫重于尊师。

师者?

父也。

为人于尊师,

疾学于尊师,

何为尊师?

道义二字。

沁园春·耕耘

中农联合 赵以泰

玉露迎秋,硕果飘香,追梦学门。

看金风送爽,千山静好,高云留笑,满眼纯真。

桃李芬芳,江川隽秀,固守身心不染尘。

平台上,凭激昂慷慨,劬力耕耘。

蚕丝万缕留春。呈大爱、树人何惧贫。

有案前千语,胸中万卷,此生执念,无论晨昏。

独领风骚,空消寂寞,两袖清风酬照邻。

牵国梦,度平常岁月,与日求新。

→青岛东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胡玉忠篆刻作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校园赋

《中国农资》赵光辉

辛丑之秋,月夕将临,教师节翩然先至,感师恩肺腑有言。忆及求学,岁月虽深,杏坛声音,清晰犹闻,泮宫身影,历历在心。良师如星引我路,何表一一铭记?益友如云暖身心,难免挂一漏万!烦恼之际,转而构思,教师不分大中小,年龄不分老中青,皆在校园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于是作此《校园赋》,寓铭感师恩之情。

其赋曰:

人生百年,所历甚繁,市井街巷,名山丽川;孜孜营求,兢兢勤勉,高轩香车,府邸美园。唯有一园,终生铭记,或萦心魂,时牵梦端。

此园者,或嵌在都市街衢,或隐于乡村晨烟,或楼宇轩昂曲尽机关,或灰瓦土墙放逸散淡,甚或人去屋空蔷薇寂寞溪水溅溅。此园非他,乃是校园。

校园者,识字算数之所,学问成就之地,三观修立之机。俗谚“铁打营盘流水兵”,此诚辈辈成长之熔炉也。天炼五彩石,出门难再回。唯有一物,此园独有,独有者何?你我活跃其间之青春身影;唯有一声,此园独享,独享者何?你我弹奏如弦之朗朗书声;唯有一人,此园独具,独具者何?春风入怀化育你我之老师先生。

校园者,人生鸿蒙初开之伊甸,学子求知精进之摇篮,少女豆蔻年华之花圃,少年青涩情窦之初绽。凡夫俗子,也曾在此风光无限;工商巨擘,或得益于校园磨练?领袖圣贤,必持青春锋芒初现!

青青园中葵,萌芽时节师恩如朝露无类均沾;早晨八九点,日出东方教诲恰谆谆遐思无限。闻鸡起舞,寸阴当惜男儿当立;中流击水,经世报国步武前贤。百川东到海,读书生涯转瞬逝,要起逝者如斯只争朝夕之志;何时复西归,白云苍狗再回首,勿生白驹过隙光阴虚掷之叹。

噫吁嚱,校园者,人生发轫,万卷书万里路由此蹒跚,会当独步一时;校园者,世代源泉,百样米百样人由此滥觞,终至宽阔无边;校园者,恰如预言,乘长风破万里浪幸逢际会,或成风云俊才;校园者,实为沃土,今日师古时贤于此荟萃,育成代代中坚。

岁月如流,华发渐染,每思校园,感喟万千。祈求上苍,假以永年,何日再晨?返我校园!今返校园兮,思风华正茂百舸争流群侪难忘;今返校园兮,念春风化雨言传身教师恩如山;今返校园兮,忆秋水大雅如金如玉纤尘少染;今返校园兮,慕长青有术斗转星移不改容颜。息壤长春兮,滋养华夏!灵泉不竭兮,润泽心田!

一树枣子盼都红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谭守谋

那年恢复高考时,我已经被招工进厂。铁饭碗端着,对于高考的心态,与那些仍在“广阔天地”奋斗的同学迥然不同。同班挚友“老夫子”写信敦促,说班主任张老师让我问问你:为何至今不见动静?

张老师,我们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潇洒英俊,“帅哥”一枚。尤其一副好嗓音,高亢浑厚富有磁性,堪比播音员。讲课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我们“听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凭着初中毕业一纸档案的优秀记载,班主任对我青睐有加,顶格安置为一班之长,语文学习则是VIP。他的寝室兼办公室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我的图书室,书籍任由我阅览,连“教学参考”也不避讳我借取。我们读小学、初中正值文革时期,知识贫血表达苍白。他的书籍和“大学讲义”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哦,窗外还有这般好风景: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郭沫若的诗,杜鹏程、王汶石、王愿坚的精彩短篇。深刻记得瞿秋白《多余的话》,读到结尾时遇到了这样一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文章本来阴郁纠结,突兀跃出的一句,好奇,好奇绑定了记忆……

重拾残缺的几册课本,凭着薄薄几页复习资料,东一榔头西一棒。态度决定一切,稀里糊涂进考场,一头雾水地走出来。“本科”肯定无望,降格以求,“大专”吧,报考与我家隔河相望的那所“师范专科学校”。谁知志愿刚一出口,班主任像被蝎子蛰了,“嗖”地直起身子,“专科专科,为什么不报本科,为什么?”他,一字一顿地叫着我的大名:“知道我对你寄多大希望吗?你是我们班语文成绩最好的,应该去大城市上好的本科院校。通过系统学习,将来有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你光彩,老师也荣耀啊。”见我惭愧地低下脑袋,他恢复平静:“文科是你的强项,班上没人超过你。你考不上,谁能考上?嗯?”师愿难违,结果,结果覆水难收不堪回首。

为了弥补老师的期望,也为自我提升,后来我进入“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初期,教师阵容前所未有的豪华,北大、北师大、人大、南开,大咖云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接受了良好的中文教育,也根植了对文学的欢喜和兴趣,从此笔耕不辍,文字频频见诸报端。

“老夫子“本科毕业后,继承了老师的衣钵,且有幸,成为班主任的同事。一次偶遇,他告诉我老师调回了家乡任教,同时爆出天大的秘密,“我看到了张老师填的表啦,他的学历就是个‘大专’!”“教高中,至少是大学本科呀!他怎么是专科生呢?”我费解,惊叹。蓦地,当年张老师嗖地立起的情形,像一道雪亮的闪电,照亮了我的心头,终于明白了班主任对我志愿的敏感与用心。我是他捧在手心的希望,他想让我去实现他未完竟的心愿。感动感激感恩,世界上心甘情愿别人超过自己的人,除了父母之外,还能有谁?只有敬爱的老师了。

年少不谙师生情,成熟之后才懂得这种情谊的“动人和意味深长”。多年前同学聚会,人到中年大多已“功成名就”,但初心依旧,不约而同回忆起班主任,每一个人都感叹自己幸运,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关键时刻点拨鼓励,加油点赞。“你是班里最好的,你不行,班里没人能行!”成了他激励每个同学的名言警句。正像诗人谢冕在回忆中学生活时感触的:“不论人的成长将出现何等奇迹,所有的成长都对于哺育他成长的一切,永远都怀着无尽的感激。”

在大家心迹纷呈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老师的境界与格局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像仁慈的传统父母对待一群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的爱深厚宏大,不只“偏爱”我一个,而是“偏爱”班里每一分子,企盼他的学生人人成才,一树枣子个个都红。

难忘恩师

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 李世荣

初秋的黄昏,我独坐窗前,沏一杯茗茶,看茶叶慢舒轻游,满室清香。呷一口顿觉神清气爽。美妙时刻,我翻阅“人民政协周刊”版的《德州晚报》,忽然看见我写的那篇政协委员吕金钟建言履职的文章,很是惊喜。原来这是德州市政协办公室主任刘宝良老师给我初审的。心里很感激。上次,我去市委,他给我一本厚厚的《德州抗战图史》,这是刘宝良老师主编的。看后让人叹为观止!更让我感到骄傲的是,主编刘宝良原来是给我上过课的老师。美好的校园时光,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刘宝良是我读德州纺校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1989年,我上了平原职专棉纺班。当刘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同学们的目光唰地集中到他身上,只见他中等身材,目光亲切和蔼。他先给大家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始讲课。89年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是《井冈山散记》,仍记得刘老师说:“这是一篇访问记,记叙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风光,抒发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怀念的感情。请同学们记一下课文中写春天变幻无常的气候,用了‘暖风熏得游人醉’和‘沾衣欲湿杏花雨’来形容,很生动形象。”

刘老师普通话讲得很好。还记得他给我们有感情地朗诵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而印象最深的要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抑扬顿挫地朗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停下来说:“同学们写作文可能会这样写:‘这几天我的心里就象大海里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写散文也要力求简炼,而且要形散而神不散。’”然后又说:“这篇课文先写了月光下的荷塘,又写了荷塘上的月色,语言、意境都很优美,四、五、六段属名家名段,要求同学们背熟。”

从小爱好文学的我,有一次给湖南省湘潭市文联主办的《雨湖》杂志投稿,没想到还真给发了。那天刘老师亲自把信交给我,并说:祝贺你!以后多写。那是我的处女作---《三月雨》。得到刘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后,我更加努力,苦中有乐地在爬格子上下功夫,开始了笔耕道路。自那时至今坚持了20年,而且硕果累累,如今已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那时的作文本还保存着,因为有刘老师的批语,作文方面的点点进步都在其中。毕竟过了20年,本子翻看得有些凌乱不堪。其中,有一篇《我喜欢这样的老师》:“他不一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他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他不一定貌若潘安,风流倜傥,但他质朴正直,有情有理- --”依稀记得老师的红色批语是这样的:“你喜欢的老师也大家都喜欢的,谢谢你的真诚,也希望多给老师提意见。”

第二年,刘宝良老师调到了平原师范,后调到县教育局,由于工作突出,又被调入德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他凭着一手好文采,常在报刊发表大作。有一次,我在《德州日报》2版头条,发现了刘宝良的文章:心底无私天地宽。好厉害!心里一阵唏嘘赞叹。同年,我们棉纺班全体同学,想组织离校15年后的第一次聚会,给刘老师打电话,尽管他公务繁忙,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而且从90里以外的地方如期赶到。他虽身居要职,却和学生平起平坐,共进晚餐,共忆温馨快乐的校园时光。席间,他还用他那极富磁性的男高音,为学生们高歌一曲,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师生联欢,余兴未尽。最后还和大家亲切合影留念。

刘老师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还忙于全国城市十佳党刊---《德州通讯》及《德州生态文明》的撰稿及主编工作。他常常博览群书,浏览报刊,诗文不断,佳作频传。看到学生的作品更是感到欣慰,盼望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蔚蓝的天空尽情地翱翔,飞得更高。当他得知我在平原督府花园新买楼房,便赠藏头诗祝贺:“欣悉学生世荣喜迁新居,特赋小诗一首,是为贺:李杜才情誉平原,世阅沧桑心恬然,荣迁新居添慧质,顺过日月喜过年。”我也即兴赋藏头诗回复:“刘备故乡在平原,宝地风水育圣贤 ,良师益友常挂牵,好心好梦好人缘。”

在首届德州市文博会上,我有幸遇到了6年未见的刘宝良老师。他只是比以前稍微胖了点,更倍添了领导风度。他对这次市文博会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评价。还领我到他所供职的市委办公大楼参观了一下。

又是菊花飘香的时节,特写此文给我的刘宝良老师。

喜看风清月朗,偏爱室静书香;谁伴绿窗独坐,我和影儿两个;难忘恩师情长,黎明书声琅琅;想起在校时光,心中清流激荡。

午夜阁楼,独有一灯明。星星知我心:菊花盛开时,想念恩师日。

编辑 | 心 怡

主管 | 魏 萌

监制 | 阴剑锋

中国农资传媒

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066179.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