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正文

把孩子教育好的三个方法的简单介绍 三岁孩子怎么教育才好

时间:2023-09-22 作者:佚名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什么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什么有哪些?对于孩子来说,陪伴无疑是最好的教育。一起来看看最好的教育方法具体有哪些吧。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一

孩子的成长,要耐心和接纳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处在学习生涯的蹒跚学步阶段。所有的学习活动对他来说都是新的,需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养成,许多欠佳的表现都是因为学习陌生内容所带来的困难所致。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就会写字和算术,写字慢、考试写不完,甚至记不住学过的内容,这些都是很多孩子的正常表现。

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初入学的这一阶段,家长既是教导者,也是陪伴者。前提是:家长要以接纳和爱的方式帮助孩子。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记单词或者认字,家长可以制作一些卡片,通过和孩子玩卡片游戏,让孩子记住单词。

比如和孩子一起制作交通识读卡片,编讲一个《早晨爸爸要上班》的故事:爸爸上班用什么交通工具呢?汽车。那么就和孩子一起写下“汽车”的卡片;爸爸几点钟出门?7点钟。接着和孩子一起写下爸爸出门的时间;爸爸出门的时候要跟家里人说什么?再见。把英语单词和汉字串联到一起学习,孩子不仅会觉得有意思,还会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二

用“甜头”帮孩子戒掉坏习惯

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他们诉苦说孩子写作业很磨蹭,明明很快就能写完的作业,孩子总是要写到将近11点。

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后患无穷。当孩子升入初中和高中后,作业量会大大增加,孩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内作业。磨蹭使孩子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孩子会更加抵触写作业。

所以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比如每天晚上写完作业,给孩子一段“游戏时间”,时长根据她完成作业的情况调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半个小时,那么孩子的学习劲头就会加大,也更容易尽快写完作业。这样,磨蹭的坏习惯自然而然也就改掉了。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三

制订一个“家庭日”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父母只能同时扮演家长和同伴的角色。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有一点我和先生的意见非常一致,即一定要让女儿快乐地成长。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极少在周末给女儿报课外班,目的就是让女儿在上了五天的学之后尽情地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女儿一般在周六上午把作业做完,下午去上舞蹈课,周日基本都是自由时间。

为了让女儿玩得尽兴,我们把周日规定为我家的“家庭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为此,我和先生都在上班时间尽量把工作做完,争取不在周末加班。

女儿小学六年,我们“家庭日”活动的足迹很多:家门口的圆明园、四季风光皆迷人的植物园、科技馆的穹幕电影院、动物园的猴山旁、自然博物馆的展窗外、高高耸立的凤凰岭上……无不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和女儿在一起的日子,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亲子关系非常融洽。我和先生也适时地把我们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女儿的内心,让女儿懂得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玩是孩子的天性,多多玩耍可以让孩子尽情张扬个性,性格变得阳光开朗。

多年的经历让我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时间玩,而是家长并不愿意在周末和孩子一起活动,因为这需要家长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

既然我们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养育孩子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要给予特定的养分,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些机会错失之后就永远无法弥补了,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稍纵即逝。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四

用“家庭邮筒”与孩子建立互动

女儿从小到大的许多东西我都不舍得扔掉,一直给她保存着。有一次,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看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小纸片。那是女儿小时候画的一幅画,画上一个小女孩哭得非常伤心,框里的旁白是:“为什么奶奶来了以后,你们就不管我了?”纸片的右下角写着:“请爸爸速回信!”

从此,女儿有什么心思,又没有机会跟爸爸妈妈当面诉说的时候,就用这种传纸条的方式,而且几乎每次都会注明:“速回信!”我们也每次都认真写回信。

后来,先生提议:我们不妨在家建立一个“邮局”,设立三个“邮筒”,大家可以互相写信,写给谁的信就投到谁的“邮筒”里。于是,我把一个有三个口袋的挂袋挂在了门上,这三个口袋的外面由女儿画上头像并分别写上我们三个人的名字。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我家的文字交流,也是在面对面交流不畅的情况下才会采用。不过,从家庭和谐方面来讲,这种方式确实避免了许多正面冲突,同时还提高了女儿的写作能力。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内心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要求家长也要跟着成长,变换自己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否则便会引发新的冲突。

猜你喜欢:

1. 家长教育孩子的妙招有哪些

2. 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3.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4. 有哪些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5. 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才好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想要教育好孩子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 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5、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6、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教育孩子的原则

1、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而否定了孩子

有些父母习惯在孩子犯错后给孩子贴上标签,“烦人的孩子”、“搞破坏的孩子”、“讨厌的孩子”,并且还在他人面前当成趣事一样讲。这种糟糕的行为不仅会让“计时隔离”失效,还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请记得和孩子这样说:“想想你刚才犯的错误,但不要忘记我爱你!

2、时间不能过长

有些家长让孩子面壁思过时,一站就是半天或一整天,这种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大多数孩子在一开始站的时候,往往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但过长的时间会让孩子由后悔演变为怨恨。一般来说,“计时隔离”的时间标准应该是每大一岁增加一分钟,上限是10分钟。

3、绝对不要关闭至“黑房”

被幼儿园老师关至“黑房”导致幼儿心灵受创的事例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叫“惩罚”,而是“虐待”。任何惩罚都必须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才叫教育,否则恐惧占据了孩子的心灵,不仅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过错,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4、惩罚后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并说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孩子越年幼,越要让孩子明白,爸妈惩罚你是因为你刚才犯了某个错误,而不是不爱你,同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孩子将“面壁”跟“错误”一结合——“因为我打掉了饭桌上的菜,这个是不对的行为。所以妈妈惩罚我面壁思过。”同时趁热打铁,让孩子说出自己如果不做破坏的行为,怎样做可以更好,从而让孩子在日后做出更正确的举动。

5、“计时隔离”的地点非常重要

最好不要选择会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地方,比如可以玩水的洗手间、可以看书的房间或者堆着玩具的隔间,最理想的地方是只有让孩子可以坐的一张小凳子,其他什么也没有,比如墙壁的角落或空旷的楼梯间,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因为犯了某个错误而被隔离”这件事儿上,教育效果会更好。

教育孩子的误区

1. 太过专制,掌控一切

研究生杨元元自杀的新闻曾轰动一时,这个不幸的女孩短暂的一生都活在母亲无微不至的掌控下:上大学妈妈非要住进宿舍;两次考上公务员都在妈妈的阻拦下被迫放弃;考上研究生妈妈还要跟着住进她宿舍。让人窒息的“爱”让她终于不堪重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平心而论,中国父母最缺乏的就是界限意识,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

比如:给孩子制定小学、初高中、大学、出国的“完美”人生规划,完全不过问孩子的想法;说什么是什么,孩子反抗也没用,一切都得听爸妈的。

多少在父母高压下变得异常叛逆的孩子,从此家中充斥着无尽的争吵与打闹;又有多少性格软弱的孩子屈服于父母,从此任由父母操控自己的人生,到头来问问他,竟是对父母充满了怨恨。

这种不重视孩子内心感受和个人幸福的控制,让爱变了味道。这样的爱太主观、太纠缠、太强加,只会费力不讨好。

教育从来都不是父母单方面能控制的事。

爱孩子,首先就要尊重他,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在乎孩子的感受,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

凡事互相商量着来,孩子也不是蛮不讲理,这种商量的过程让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和父母对自己的关注、重视,也会从心底里尊重父母,乐意去体会父母的感受、理解他们的苦衷。

在父母单方面打造下再完美的人生,也比不上孩子思想人格独立、实现自我塑造。只有在一种互相尊重、理解、体谅的民主性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才能赢得真正的成功。

2. 絮絮叨叨,没有威严

“再多吃点”、“毛巾这样放”、“别走那边”、“怎么又看电视”······家长总觉得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生怕出现一丝纰漏。

一个对孩子过于无微不至的家长每天不知道要苦口婆心絮叨多少句,只想着让孩子避免差错、纠正坏习惯。可是常常絮叨,时间久了,不但起不到好作用,孩子反而会感到十分厌烦。

而且,父母唠叨得越多,话的重量越轻,到最后孩子习惯了、麻木了,父母的任何话都听不进去,于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就养成了。家长心累,孩子也累,典型的费力不讨好。

总跟在身后絮絮叨叨,不如提前就与孩子商量制定好明确的规则,父母与孩子共同遵照执行,让孩子自己明确行为的边界,久而久之,规则就会内化成一种习惯。

此外,家长应当从认识上做出改变,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有些无伤大雅的小差错、小毛病适当通融,不用过度焦虑,一直揪着不放。

不要总觉得孩子长不大,表达对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能做好。允许孩子尝试和犯错,走路踩进小水坑,打翻了水,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这种试错、纠错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只会有益。

3. 脾气暴躁,动辄打骂

这样一类脾气比较火爆的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味地吼叫、训斥、甚至打骂。

其实哪有家长不疼孩子,心里也舍不得,只是脾气上来了收不住,伤害就造成了。

可是孩子认知能力有限,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背后隐藏的深沉的“爱”,家长每一次情绪的爆发都会让孩子充满恐惧,抵抗,甚至逐渐升级为怨恨。

亲子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就是这么产生的。

其实孩子犯错了,关键是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黑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很快在脑海中出现一只黑熊的形象。

这就是一种“黑熊效应”,体现了一种心理暗示。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少质问、多引导。少用“别”、“不准”、“怎么老是错?”、“为什么做不好?”,越是让孩子别做什么,他反而越是想要尝试。

家长多采用明确的指令、指导性的语言,不要只说“不可以”,指出一条路让孩子走,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比如“杯子这样拿不容易摔”而不是“别把杯子摔了”。

言传不如身教,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正确的榜样。

4. 亲子缺乏情感交流

有些父母整日忙忙碌碌,疏于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或者只知道问问“学的怎样?”,不重视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就会淡化孩子对父母的依恋。

孩子表现出对父母的冷漠和抵触,心底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更加学不会感恩,也很难真正把父母的教诲记在心里。

特别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父母的陪伴和关怀才是最重要的,错过了孩子与父母亲密的亲子依恋关系形成期,后天再做多少努力,都填补不了孩子心中的空白。

亲切的抚摸、拥抱;真诚的注视、微笑;学会倾听、欣赏孩子,都是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孩子放学回家,问问他在学校的趣事,孩子受到了批评,留心孩子的情绪,给他安慰和鼓励。

正是在这些平淡琐碎的细节中,父母与孩子建立和谐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而这种情感,是多少物质都补偿不了的。

费力不讨好的教育方法只会让父母操了心、孩子却不领情,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

最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人格的尊重、精神的陪伴,才能深刻认识到父母教育行为的根本目的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从而理解和配合。

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教育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

猜你喜欢:

1. 教育孩子有哪些正确方法

2. 家长教育孩子的妙招有哪些

3. 家庭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4. 如何教育孩子有哪些十大方法

5.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对于孩子教育的好方法

对于孩子教育的好方法

对于孩子教育的好方法,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的,努力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未来的发展是现在的每一步累积起来的,一起努力让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吧。下面跟大家分享对于孩子教育的好方法。

对于孩子教育的好方法1

一、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二、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三、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四、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五、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六、设立明确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七、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来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气氛,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如孩子两者都不选,父母可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任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八、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学习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

九、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传统型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对孩子说“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等,这种负面的口气只会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为,如“你忘记了与人和平相处”或“我们是在餐桌上吃东西的!”

十、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对于孩子教育的好方法2

1、父母的越喜欢讲道理,他孩子就越不听话。

李阿姨说,她7岁的女儿甜甜特别叛逆。你不让她做什么,她还偏要做什么。她经常给孩子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但甜甜从来都把这些大道理当是耳边风,导致李阿姨经常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实在忍不住都动手了,她知道随便打骂孩子是不对的,但李阿姨说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就像前两天:李阿姨家住的是步梯,甜甜最近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只胳膊放在楼梯栏杆上,手臂用力向下滑,脚不用力,李阿姨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通常不会有人擦,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把衣服都弄脏了,搞不好还会磨破衣服。而且细菌多容易生病。

但是刚说完没多久,甜甜再下楼时还是会这样做。李阿姨说了好几次,但是甜甜却是屡教不改,她终于失去了耐心,并且向甜甜发了脾了。而甜甜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人跟着的时候不会这样,但是自己出去还会偷偷的'顺着楼梯往下滑,衣服的袖子下面经常是脏兮兮的。李阿姨用失望的口气说完这件事之后,还跟大家感叹:“我其实挺尊重孩子的,可是这些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她说她才会听……”

2、大道理对孩子没有用

大人给孩子讲道理时,孩子是没有体会的,说衣服脏,大家觉得衣服脏不好,但是孩子并没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觉,所以但是孩子没有感觉到衣服脏的不好之处,因为衣服不是她自己洗先的,她对衣服是干净还是脏的区别也没有很深的体会。

后来小区一个阿姨给李阿姨支了一个招,让甜甜穿上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容易弄破的衣服让她下楼。回家后让甜甜自己洗衣服。

甜甜洗衣服时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变得好脏,而且破了一点点,伤心的哭了。而外婆再告诉她就是下楼梯的时候弄脏和弄坏了。以后不想衣服脏和破就要好好走下楼而不是滑下楼。

为什么大人都喜欢讲大道理呢?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从小受到的教育的影响,也就是在家中和学校接受过太多大道理教育,才慢慢变成了讲道理的爱好者。

一位家长说,当他没有孩子时,他无法理解那些打骂孩子的人。他觉得成年人用武力征服他们的孩子,去解决问题是无能的。在他自己生了一个儿子之后,遇到事情,总是很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发现自己的方法越来越不可行。别的家长不时告诉他,教育男孩应该粗暴,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必须服从,必要时候,就动用武力解决。所以,有两次他和孩子发生冲突,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动手打了孩子。到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黔驴技穷,并且发现自己也变成了曾经不屑的那类家长。

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

可这三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最习惯、运用最纯熟的模式。

好像却是最没有用的一个方式,却也是家长最喜欢用的方法。其实对于孩子我们有更有效的方法。

讲道理换成孩子的亲身体验,效果更明显

王明说:“他6岁的孩子有两个毛病,一个是不听话的,另一个是哭。他说,孩子总是在晚上睡觉前要下楼玩,父母怎么告诉他外面很黑,别的孩子们都回家了,明天再玩,可是他的孩子不听,只是哭。非得下楼玩。

后来有人给王明支招:应该尽可能地听孩子的,如果他想在睡觉前下楼玩,你就努力满足他的想法,把他抱下楼,他想留在楼下多久,他就待多久,并采取类似的方法处理其他问题。父母有点惊讶和担心,但结果让他出乎意料。当孩子睡觉前还是非得下楼玩时,父母没有说什么,高兴地穿上衣服,把孩子带到楼下。下去之后,孩子发现外面非常黑,冷嗖嗖的还刮风,楼下一个人都没有,他刚把孩子放到地上,孩子就吵着要回家。于是,李明故意说,既然他们已经下来了,就停留一会儿。孩子说什么都不愿意多呆,想回家睡觉。回到家后,孩子变得非常听话,刷牙,脱衣服。在其他小事上,父母也少说话,多做事,尽可能听孩子们的意见,孩子哭泣的次数越来越少。

我们有时候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会出现因为反对所以反对的情况。

教育孩子做到这四点

1、教条并不重要,“教育”很重要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不是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语教育要适当,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2、讲道理一定不能口是心非

如果你想告诉你的孩子什么,你必须首先非常肯定这个“道理”,你相信它。

经常有心口不一的家长,比如一些父母,明明自己对孩子的成绩斤斤计较,而他和别人谈论的问题是: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为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要太在乎分数。

3、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的价值观

这种情况经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有些父母自己的站位不高,但他们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生活经验。

例如,一些家长建议孩子不必帮助其他学生学习,浪费时间,容易让别人超越他人。真正的教育准备就是完善自己,并引导孩子,让他了解到能够让他飞翔的原因,要做到这一点,父母自己必须拥有蓝天的高度。如果你觉得你的高度不够,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种时候,什么都不说总比胡说好。

4、把“不讲道理”变成“不讲理”

有些父母对子女很少讲道理,他们非常直接,说了没三句话,可能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孩子打一顿或者骂一顿。这不是我们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把“不讲理”当做“不讲道理”的遮羞布,是下下下策。

菁妈寄语:教条的讲道理并不重要,教育也很重要。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懂事,父母就应该少用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教育孩子,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对孩子言传身教,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懂事。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study/1003952.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