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有点,有点精神点。
讲一个故事。
艾米在和李谈恋爱期间发现李有喜欢说谎的习惯。
撒谎不是什么新鲜事,让Amy疑惑的是Lee撒谎的事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也就是没什么必要的事,也要撒个谎或者是夸大一下。例如,同事给Lee送了包零食,他带回来给Amy,会随口说是专门给她买的,但Amy一眼就发现Lee在撒谎,因为这个零食根本不是Amy的口味;
再比如,Lee多次说起自己早年去国外旅行的经历,因为说的次数多了,Amy发现他每次说的都不太一样,最后确认他根本没去过。
Amy很头疼,这人靠谱吗?还能嫁吗?这到底是个什么毛病啊?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概念,叫做“自恋型人格”。自恋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一种对自我的认可和肯定,包含了掌控感和自信,根据程度不同分为健康的自恋和不健康的自恋。
今天要说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个特征:经常夸大事实,或者撒谎,尤其是不必要的、没什么明显目的的谎。
© Elīna Arāja,Pexels
如何理解自恋型撒谎
Lee,是一位很真诚且踏实的男人,这也是令Amy非常困扰的,为什么一个真诚的人,会有这样的习惯,有时候的夸大事实里带着虚伪的炫耀,这甚至让从小家教相对严格的Amy有些反感。
有一次家庭聚会上,Lee的父亲跟亲戚们介绍Amy,说到Amy外公的身份,用了夸张手法,直接给Amy的外公连升数级变成高官了,Amy当场坐不住了,说:“不是这样的”,没想到Lee的父亲拍拍Amy肩膀:“没关系,我说是,就是。”
这一次事件,让这个不痛不痒的困惑有机会摆上了台面,也让Amy第一次接触到了Lee的内在。
原来,Lee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非常普通、甚至有些自卑的人,而Amy不仅事业有成,性格也温柔体贴,Lee很想对Amy好,但觉得自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那些谎言、夸大事实是下意识的行为,是潜意识里想要让自己变好,来配得上Amy。
© Luizclas,Pexels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价值感的夸大。
为什么要夸大?因为内在的匮乏与低价值感。这些感受的形成与早年经历相关。
Lee小时候曾遭遇霸凌,回到家父母的一句话堵死了他求助的希望:“为什么他们欺负你,不欺负别人?你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好?”
后来Lee开始反抗,用暴力反抗暴力,最终抗过了霸凌,但那种无助与自我怀疑还是留在了心里。于是现在,在关系中,在Amy的面前,他用夸大与谎言这样软性的、象征层面的进攻,来“强化”自己。
Lee想要的只是:“我是值得被爱的,对吗?”
(1)撒谎、夸大事实的本质一:防御
小时候外界的伤害以及家庭中支持性情感的匮乏,给Lee的内部留下了坑洞,会带来心理层面的“残缺”,这些残缺是羞耻的、不能见光的,是要防御起来的。
用夸大的事实、用一些无关紧要的谎言来捏造一个虚假的人设,像寓言故事里的小乌鸦,偷别人的彩色羽毛插在自己身上,希望被关注、被认可。
Lee防御的是:匮乏、脆弱以及“我不够好,我很糟糕”的感受。
(2)撒谎、夸大事实的本质二:伪装
这和防御是一个连续谱,把不想被看见的藏起来,再把捏造出来的假自体展示出来,伪装一个“我很好”的假象。
这通常都是在无意识层面完成的,也就是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这样做,只是觉得那个瞬间需要这么做,那样做能感受好一点。
说起来,是个令人伤感的事实。
早年没有被父母足够的看见,留下的这个坑洞是多少谎言多少假象都填不满的,即使Lee真的去了国外、真的花心思对Amy好,也难以弥补小时候没有被一双眼睛全然关注过的匮乏。
© Natalia Kolotvina,Pexels
自恋型撒谎,对关系的破坏
今天我们探讨的,并不是关系中的恶意欺骗,而是一个人无意识的自我夸大、自我伪装。但是,这样的出于自恋目的的撒谎,也会对关系带来伤害。
(1)被物化的屈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被长辈、父母在家里指责这不好,那不好,出去以后却被夸张的表扬自己这好、那好。这种分裂的感受会强化一个认知:我必须要表现好、有所长,我才值得被爱。
并且当我们被当作一种炫耀在外人面前夸赞,尤其是那种夸赞就像P图,P得都不像自己时,会有一种被物化的屈辱感。
就如Amy的外公被连升几级时,她当时内心的愤怒那般。
(2)体验到被拒绝、被推开
无论是出于怎样目的的“虚假”(夸大事实、隐瞒、不必要的谎言、欺骗等),都是一种当事人无法建立信任的状态,即使有时这种不信任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本质也是一样的。
没有信任,会给双方带来这样一种感受:无法靠近,似乎被推开了。也就是俗话说的心门紧闭,不能敞开。
并且,这种存在关系里的虚假,会让被撒谎的人也开始怀疑:我们的关系里容纳不下真实吗?明明说实话我也不会怪你,为什么不相信我能理解你呢?
这是一种觉得自己没有被接纳的感受,在亲密关系里长期有这种感受的人,会体验到很深的沮丧与挫败,最终离开关系。
© Jan Koetsier,Pexels
为什么要理解撒谎者?
首先,小点需要特别说明,理解这样的夸大事实、撒谎等行为,并不等于鼓励无理由的包容与原谅。我们可以理解,但仍然需要树立好边界,理解的本意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冲突,而不是给他人及自己的冒犯行为找合理化的借口。
那么理解这些行为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帮助或者意义?
(1)对自己的意义
假如你有这样的行为和倾向,那么理解自己的行为就是在理解自己的需要。对这个行为意义的探究能帮助我们看见自己匮乏的部分。
知道了自己撒谎行为背后的需要,对这个行为的依赖就会减少。
假如你没有这样的问题,但身边亲近的人有,理解行为本身,能帮助我们看到对方的需要,即使不需要我们去满足需要,至少解决了我们的困惑、苦恼,这个行为对我们的搅扰就会减轻。
(2)对他人的意义
通过理解亲近之人的这些行为,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恐惧、自卑与匮乏等等,这对关系的改善很有帮助。
例如亲子关系中,小孩子除了在某个特殊阶段有撒谎的需要,是为了满足健康的自恋,属于正常范围。对那些超过正常范围的撒谎,我们获得了一个理解的视角,在愤怒之前可以去思考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而如果理解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后,撒谎的行为也会相应减少。
亲密关系中更不用说了,Amy在知道了Lee的经历、看到了他内心的不安与匮乏后,不仅理解了他的夸大,更理解了他在很多其他方面的行为。例如他对Amy很大方,却对自己过度节约;再比如他很怕被指责、常常在闹矛盾时一言不发。
© Gustavo Fring,Pexels
探究行为背后的心理层面的动力和需要,是我们对一个人真正的看见。因为理解与看见后,改变自然就发生了。
Amy与Lee会经常探讨自己的经历、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有了矛盾也能不在情绪层面争执,而是会冷静的彼此核对感受。
而Lee对Amy充满感激,被理解、被接纳,对他来说,不啻于一场救赎。
-END-
- 作者:李雅蕾
- 图片来源:Pexels.com
- 壹点灵,关注个人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