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慎宝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如梦漓江的水!
这是现代诗人贺敬之游漓江时即兴发自心灵的感叹。
010-1010
漓江,山水兼备,奇峰林立,万般绝景无所不包。天下江河没有的瑰景,漓江却有。它是天下江河的缩影。
2004年8月的一天,我有幸如愿以偿地游览了令人神往的漓江。
清晨,漓江边的磨盘山码头上,风和日丽、天高气爽。蓝湛湛的天空下,漓江在欢畅的流淌;鸟儿在展翅飞翔,鱼儿在水底嬉戏;沿岸那挺拔的树木和丛丛兀立的翠竹正迎风摇曳,他们似山和水亲密的伴侣,在与大自然亲近耳语。
“呜——!呜——!”汽笛声划破了漓江的宁静,我们乘坐的舒适别致的游船徐徐开动了。窗外朝霞映辉,奇峰耸秀,艳丽的景色像一出神话剧的序幕缓缓拉开,那些神话中的精灵也随之登台亮相。
漓江美就美在蜿蜒于平地拔起的巍峨青翠的万点奇峰之间。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赞美这条如诗如画的漓江。江水荡漾,凝翠泻绿,是那样的清,那样的静,像一面镜子,载浮着群山的倒影。两岸斧劈刀削般的秀美峰峦,不断向后闪过,奇峰连着奇峰,山崖连着峭壁,远近山峰层次分明,似祖国大地上一幅万笏耸立 气势磅礴的泼墨山水长卷,次第展开。这里有举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处处怪石嶙峋,溶洞高悬。依壁而生的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倒挂崖间,崖下暗河幽深,水清秀明,两岸景象如入龙宫,水上是景,水下也是景。临江石壁和危崖飞瀑的倒影,随着悠悠的游船不停地晃动,让人顿生棹泛青云之幻觉。置身漓江,犹如步如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世外梦境,实乃令人陶醉,令人回味,令人留恋。
船过黄牛峡,激流澎湃,涛声如雷。江流一里三折、东转西弯,滩连着滩、湾连着湾,一路滩湾珠连。下一个滩是好景色,转一个湾又别有天地。有时觉得前面是陡壁挡路,一会儿,又转入两峰对峙的峡谷之中,谷中江流咆哮,使人惊呼不已。登上船顶看台,凭栏遥望,千峰竞秀,风光旖旎。道道山脊或似海涛巨浪,或似青龙飞舞,那些高低散布的山尖峰头,好象云雾里的琼洲仙岛,时隐时现。云山雾罩的神话传说也即景而生。
斗米滩右边的山巅上,有两块巨石,形如妇女背着小娃娃,像人对江久久地凝望,耐心地等待。此石曰“望夫石”,与长岛海边月牙湾上的“望夫崖”、家乡莱芜“望夫山”的传说有相似之处。相传,古代一对年轻夫妇,靠撑船为生。由于雇船的商人很刻薄,只付行程中的 柴米油盐费,不付备用的路费。一次,他们从梧州运货上桂林,历尽艰险撑船抵达斗米滩,因江水太浅难以行船,他只好等候水涨船高方能赶路。等候数日粮钱已用光,却不见水涨。继续等候将会断炊饿死。于是丈夫登山了望,等船求援。他眼巴巴地等啊等啊,也不见船来,他逐渐脱化为石头。妻子候夫不来,便负婴上山寻找。她在山腰望见山巅呆若石人的丈夫,心中悲哀过度,也变成了石头。
听着导游小姐讲述的这段哀怨的故事,十分同情这里早年江民生活的艰辛。面对江上石壁,疑似两岸俊俏而朴实的山石是 千千万万个穷苦百姓的化身,是他们装点了漓江秀美的山色水韵。
江上如今已看不到靠撑船为生的人们,旅游业辟开了江民的富裕路。百里漓江乃至整个桂林是难以寻觅那厂房林立浓烟滚滚的景象的,一派田园风光。船儿走进十里杨堤,两岸稻浪翻滚,桔林飘香。水牛漫步在弯弯的山道上,羔羊活泼地窜入青顶竹篱的村舍,银须瘦翁蹒跚着将群鸭赶进了江中,群鸭随水不断扩散而去,有的还挣抢鱼鹰口中的鱼儿......。这新时代的农家乐与绿色自然的和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地。大自然对这一带江民的如此恩赐,使人敬羡不已,令人称赞叫绝。
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自然财富才能得以发挥利用。只有以人为本勤劳之人,才能改造和利用自然。漓江上的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使这里景更美,人更富。但历代也不乏好吃懒做的懒惰之人。前面的一座石山上伫立的两块石人石磨,就记载了“懒鬼推磨”的故事。传说山下岩洞里居住着十八户人家,正常年景日子还勉强熬过,如遇久旱不雨之年,乡民则忍饥挨饿无处求生。一仙翁得知此处乡民之苦,便用手一指石山,山上立刻现出一磨,只要乡民轮流上山推磨,磨口就流出白花花的米面,足够乡民享用。可仙翁走后,一贪利懒鬼懒得上山推磨,想将磨口凿大,使米面像喷泉一样从山上流进他居住的岩洞里,可以不劳而获,终生饱食。谁知磨口凿大了,神磨却失灵了。仙翁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遂将这贪得无厌的懒鬼定在石磨边,罚他永远立在山上推磨。听着这个故事,游客皆说“仙翁赏罚分明,懒鬼罪有应得”。
谈笑间,船儿从杨堤顺流直下,直奔兴坪、阳朔而去。马山、虎山匆匆闪过,鼓槌山、挂舵山转瞬即逝。连绵不断的绝妙画幅,犹如一首优美的诗,一支动人的歌,使人赏心悦目。沿途群峰,千奇百怪,有的像神态各异的人物,有的好似珍禽怪兽,有的如同奇花异果,有的宛若鲤鱼螺狮.......更多的犹如碧玉莲花。每一座山头均浮着着一个富涵一定文化色彩的名字,如五指山、笔架山、荷包山、鸡笼山和八仙过江、雄师回头、童子拜观音等等。它们临江屏立,就像一座座雕塑,排列成阵,浩浩荡荡;似转动的电影片子胶片上的画面,目不暇接,接踵而来,让你辨也辨不及,看也看不尽。看那右岸的孤山,活像倒插的毛笔,顶天矗立,人称“卓笔峰”。想是漓江的百里画廊,就是这支巨笔以精细而潇洒的笔触绘就的吧。可谓神来之笔。
绕过卓笔峰,出了二郎峡,眼前便豁然开朗,漓江闻名中外的“九马画山”和“黄布倒影”两幕主景,像神话剧进入了高潮一样,形态毕肖、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那“九顶遏立,耸峙江心”的山峰,就是九马画山。从船上看去,这座九峰相连的大石山,面临江滨,是高宽各百米的绝壁,犹如一幅具有石质文采的巨型壁画,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纵横交错,古色斑斓。徐霞客曾有短短数句描述画山:“舟抵画山,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为削崖,石质错绮成章......”。当你面壁仔细揣摩,可见神态各异的骏马,此时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便会跃然石壁之上——有的昂首嘶鸣,有的疾驰如飞,有的凌空腾跃,有的竭力狂奔。不过这石壁辨马是不容易的,传说能辨认出九匹,便中状元。有歌谣道:“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如此神怪的石画,传说是天宫神马的化身。齐天大圣孙悟空被玉帝诏封为看管天宫神马的“弼马温”后,因他不安职守,看管不严,以致有些神马悄然下凡,来到阳朔。由于神马 猛食禾稻,践踏庄稼,被乡民驱赶得走投无路,便避匿藏身于山壁,因而 留下了如此美妙绝伦的幻迹。这神怪之说故不可信,九马画山不过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罢了。
由画山右转,过一程宽阔而平缓的江流,便是黄布倒挂景区了。但见这里“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面值二十元的人民币背面上的风景画就取自这里,这里可谓中国锦绣河山的代表和典范,的确令人惊心动魄。这一带奇特的山形,孤峰林立,千姿百态,变化多样;水中倒影,十分清晰,游船仿佛穿行于山巅,绝丽而神奇的影象如梦如幻,深感人在画中,画在水中。这是神灵的大师精心创造大自然的杰作,把最后的奇峰大山、峡谷深壑、悬崖幽洞、碧潭绿洲,汇集组成一个自然艺术宫苑,荟萃了漓江所有美姿绝秀的风光,令游者回味悠长,不忍离去。
历时四小时,行程一百二十余里的游船缓缓地靠在了阳朔码头。随着充满热烈情调的汽笛鸣奏声,我们还是走下了游船。漫步在繁闹的洋人街上,我的心还完全融化在那尽善尽美的漓江山水情感之中。
作者周慎宝,济南钢城区人,行政退休干部,作家协会会员。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