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新闻(通讯员刘子庆、黄峰、成洪成)“要想拽花生,就要拽,不能犹豫。
扯出来抖一抖,把叶子留下回田。”8月28日下午,红安县华家河镇熊河村种植大户熊立良正在手把手地教两名“90后”的新农民干农活。今年62岁的熊立良是一名退伍军人,转业后做过9年民政员,也在外打过工。2013年,一次偶然回乡的机会,让他萌生了回村当农民的想法,10年间,他带着村民一起种田,让熊河村变美,村民变富,6000多亩的田地焕发生机。
熊立良与村主任黄强一起查看稻谷。通讯员 供图
村民共谋:决不能让田地荒了
熊河村位于红安县华家河镇北部,距镇区五公里,全村户籍人口3500人,12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塆,土地面积17000余亩。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们身体也不行,如果没人种,田地只有荒了。”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
熊立良说,看着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当时就萌生想法:“决不能让地荒了。”
“我年轻、身体好,只要大家信得过,我愿意种!”他带着一股子韧劲站了出来。
在村民集体商议种植品种后,他开始扎根田地搞事业。随着从单一种植竹柳到种红苕、水稻等5种作物,他种植的面积从60亩扩大到了1300余亩,每一亩田地的变化,不仅有熊立良的亲力亲为,更凝聚了村民的集体智慧。
落日余晖洒在熊河村。通讯员 供图
头雁领航:引来群雁齐飞
“搞农业是个辛苦活,返乡的村民也不愿意种,吃不了这个苦。”熊立良说,刚开始村民们总想着让他种,自己就拿个流转费。可眼见熊立良越干越有起色,大家也都跃跃欲试。
“80后”的熊建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在广州工作,在工厂打过工,也自己创过业。2013年他回到村里,购置了一些机械做起了出租生意。2015年,他看到熊立良搞家庭农场种野菊花收益很不错,便也跟着试试,这一试就是7年。如今,他也成为了村里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我现在一共流转了120亩土地,全部种的水稻,预计今年能收个五六万斤!”熊建说。
据该村村主任黄强介绍,在熊立良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新农民”回到村里,现在村里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共有9户,另外还有20多户散户,2510亩的耕地无一撂荒。
幸福同享:村民收获丰收喜悦
2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熊河村的稻田里,风吹稻浪,满是收获的味道。村民们再次围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今年虽然干旱,但是收成也有保障,还好提前有准备”“得亏这场及时雨”。大家有说有笑,一派幸福安详。
今年年初,熊立良在电视上看到专家解读说今年江淮地区有大旱,他就同村民商量,年初提早种下了水稻,前不久刚刚收割完,亩产达1200斤。
现在花生也开始收,目前红米花生价格已经涨到了5块5一斤。村民们跟着熊立良一起,等着花生卖个好价钱。“早上这场雨,救活了我们地里的红苕,大家就等着分拣咯!”熊立良说。
夕阳落山,村民们嘴角还未合拢,便早早地回家休息去了。“明天早上还是老时间,继续扯花生”妇女涂见梦吆喝着,她负责组织空闲村民来地里务工,“总有农活干,不过是越干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