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在最近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市青南区阿里云水梦工厂联合发布了“数字通南3354中国柠檬指数”。
这是中国首个柠檬指数,也是“重庆西大门”潼南智能化转型的缩影。潼南位于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一小时经济圈”内,这里的大数据趋势,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西部城乡智能化转型的坚实步伐。
在田间地头玩转大数据
地处北纬30度的潼南,年均气温17℃,偏酸性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截至2017年,潼南柠檬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出口到2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全国柠檬出口总量的50%,当地5万多农户通过种植柠檬实现脱贫致富。
在田间地头玩转大数据,潼南的农业越来越智能化。
潼南区区长王志杰说,柠檬指数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柠檬消费特点,发掘柠檬的健康价值,推动柠檬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海外市场。潼南汇达柠檬公司负责人代小平说:“我们已经着手利用柠檬指数分析世界各个主产地的气候、产量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判断柠檬价格走势。现在我们正根据柠檬指数的相关分析研发下一代柠檬产品。”
位于潼南区双江镇高石村的重庆市中药材枳壳机械化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安装了几十台智能监测仪。管理员张兵说,每个监测仪都有3个测试探头,实时监测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度、pH值等数据。这些数据传递到管理员的手机上后,树苗“提出的要求”几分钟内就能得到满足。“以前都是人工巡察、肉眼观察,现在全是物联网智能化,一个人能管理2000多亩。”张兵说。
旭田植物工厂用智控系统种出的蔬菜论个卖,身价暴涨近10倍;旭源农业公司用“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鱼,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田家镇芭蕉村食用菌基地通过精准温控实现错时上市,每次“新鲜出炉”的食用菌都供不应求。
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鲜事还有很多,但在潼南人看来,这还只是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特色农业高新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起点。
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猛增
位于潼南高新区的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移动通信和智能终端开发、设计和制造商。据总经理王连生介绍,公司投资8000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实现了电子元件装配、手机组装、整机检测全程数字化管控和智能化加工,生产管理精细度、设备装备精密度和检测精确度都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呈几何级数增长,高端客户也越来越多。
离与德不远的捷佳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10月,公司接到一个大订单,客户每天需要1.2万只三槽壳和轴杆,当月至少需要35万只。好不容易接到的大订单,却让公司负责人夏永鑫犯了愁:工人就算两班倒也不能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临时招工又怕不能保证质量。这次考验坚定了夏永鑫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决心。改造后的生产线由机器人操控设备,“再大的订单也能接下来了”。
重庆奥尔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鸿斌说,装备智能化生产设备后,公司产品的精密度最高可达到0.01厘米,两名员工操控24台智能化设备,一天可生产400套精密铸造产品。
今年以来,潼南又有10家制造企业实施了大数据智能化改造。全区已有重点科技型企业236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7.9%,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总产值增长47.8%,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总产值增长10.9%。
智慧政务惠及更多人
返乡创业的鲁光德,10月15日登录潼南网上办事中心,根据办理流程提示提交企业注册申请资料后,第三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代替鲁光德跑腿的是大数据。潼南区强化网上办事功能,运用大数据将政务服务变得更智能、更智慧。群众可通过网上办事中心平台在线查询23个部门288个办事大项、118个子项的相关办事指南。
7月27日,基于IBM认知计算技术平台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潼南启动运营。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助推潼南产业升级的同时,中心还将利用大数据为服务业赋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智慧服务。“我们将通过对潼南城区各条道路的车辆、行人、天气等方面的大数据分析,给出各路口红绿灯时间间隔的最佳方案。”该负责人说。
“大数据智能化是西部地区弥合地域和发展差异的巨大历史机遇。潼南是西部城乡智能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潼南区委书记曾箐华表示,在继续深化产业和政务智能化的同时,还将拓展智慧交通、智慧民生、智慧旅游、智慧雪亮工程等全方位智慧服务,着力打造产城景融合的智慧潼南。(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