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朋友,掐人
杨晓燕
关谷有在中原节皱眉头的风俗。
农历7月13日下午,受5.23公益课堂面花班杨巧巧老师的邀请,我们几个爱好民间面艺的姐妹们,结伴而行去她家里捏面人。杨老师很热情地招待我们。在宽敞明亮的大厨房里,早已准备好捏面人人的配料。大家分工操作,有的和面、有的挑选眼睛豆、有的调试胭脂、有的整理道具等忙而有序地操作着。首先,和面是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一般选用普通的雪花粉,加上活性酵母菌、温水、食用盐、白糖等辅料按照比例调配。先将食用盐、白糖、活性酵母溶解在温水中,一边加水一边用手抓拌成面絮,然后把面絮揉成一个整体面团,并反复搓揉不能留一点气孔,揉到表面光滑如镜才行。用这样的手法揉出来的面团软硬适中,手感好,便于捏制,蒸出来的面花膨胀的幅度刚好不裂缝又不变形。 面团揉好后,我们就开始捏制面人人了。大家虽然都是府谷人,但是,每个村镇的做法都不一样,造型也不同。我们回忆着小时候长辈们捏出那些面人人的类型,形态以及打扮的花形,一边搓捏,一边分享着有关吃面人人的趣事。看似简单的造型捏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反复搓揉,互相学习,保留着传统造型,结合现代纹样,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会儿工夫,都掌握了捏搓的技法。每个人都捏出独特风格造型迥异的作品。
李亮霞老师捏的爬娃娃憨态可掬,完全传承着孤山人的独特风格;杨小琴老师捏得长脖子面人人,结合新时代的造型,很受大家的喜爱;杨巧娇老师把王家墩老艺人的技艺毫不保留地教给大家。如:卧狗、美人鱼、小娃娃等活泼可爱造型的面艺作品,全部展示在案板上。杨巧巧老师把拿手的捏花馍做法分享给众人。我个人喜欢捏一些动物,龙、毛猴、狗、鱼、鸡等,结合传统造型、寓意,捏制出新颖的作品。面花捏好后,我们便开始起火烧水,在水沸腾后,把捏好面花放进蒸屉里,一般是蒸15分钟左右,或者是根据面人的大小来决定蒸制的时间。预定的时间到了后先关火,不要急着打开锅盖,要静置两分钟,等热气凝结后再出锅,这样使面花在锅里由高热到温缓解的过程,表面就不容易起泡、开裂,这些小常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出锅后,大家看到自己亲手捏制的有白白胖胖的面人人,有灵活调皮的小动物,个个都很有成就感。
散了热气就可以有序上色了,在府谷地方,面人彩画一般选食用胭脂红、绿、黄三个颜色或只选红、绿两色。点缀的图形主要就是生命点,线条来装扮,如此,一个面艺作品就算完成了。七月十五揑面人,既渲染了传统节日气氛,传承了传统面花技艺,还增进了妇女之间的感情! 其间,杨巧巧老师的热情好客,周到服务,让到场之人十分感动。她辛苦地给大家又是烤红薯,又是摆放各种无公害花果,并在我们离开时她早有准备,把精挑细选的水果打包好让我们带上,并且期待下次再聚,共同品茶,共享美食。她的踏踏实实地做事,诚诚实实地交友,坦坦荡荡地为人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