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文/李松蔚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心理学科普作者)
语言的使用是分场合的。场合不同,同一句话给人的感受就不同。
一般来说,需要吐槽、逗乐的场合,比较适合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天然有一种轻松的气质,显得自己幽默又活泼。所以平时讲个调侃的笑话,加一句“萌萌哒”,“也是醉了”,效果应该不错。当然,时效性也很关键。如果我自以为这种说法新潮有趣,可是在你听来却早已过时了,我再想用它来展现我的俏皮,就反而可能显得自己很土,假充内行,从而招致反感也说不定。所以网络用语的生命力通常都很短暂,年中还很流行的说法,放到春晚去讲,就过气了。这一点,冯巩老师想必颇有体会。
严肃的场合,需要跟人表达深层的情感,无论表达的是爱意,是忧伤,还是愤怒,只要希望对方感受到认真的情绪,就不宜“醉了”。为什么呢?因为网络用语很难“认真”。
网络上的社交,是一种匿名的、异地的社交,天然地倾向于拉开距离,消解关系。如果“网友”作为一个大的群体,也具有某种独立人格的话,我想应该是一个翻着白眼的,玩世不恭的,叛逆的新新人类。总跟人聊天,但是不产生深入接触,只是相互说笑。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所以反对“端着”,反对传统价值倾向。这种心态,就像《大话西游》里的那句台词:“哎,随便聊一聊而已,何必这么认真?”
举几条这些年流传过的网络用语,一起来感受那种玩世不恭的腔调:“莫装×,装×遭雷劈”;“多大点事,我还以为抢鸡蛋呢!”“不关我事,我是来打酱油的”“蠢哭了”“吓尿了”“现在问题来了:挖掘技术哪家强?”
说这些话的人,总体来说并没有深入交谈的欲望,也并不诚实。“蠢哭”未必是真抱怨,“吓尿”多半也用不着换裤子。网络用语的调性是偏于表浅、随性、娱乐化的。而且随着这些语言被广泛传播和反复使用,情感成分还会越来越淡薄,而戏谑的感觉会越来越浓重。这是网络的趋同化所附带的传播效果。就比如在一篇帖子的评论里,所有人都在保持队形。第一个人说“强帖留名”,也许他是真的在表达欣赏;第一百个人跟着说“强帖留名”,他毫无疑问(至少在别人看来)就只是在开玩笑。再铿锵有力的句子,情绪充沛的宣言,一旦上网也逃不过千百万人众口一词的消解。
所以调情可以用网络用语,谈恋爱最好就不要这么说。《挪威的森林》里,绿子请渡边说一句动听的情话。幸亏那时没有网络,不至于说出“绿子,你真的是萌萌哒,给你跪了”。渡边的说法很生动:“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你看这句话,鲜亮、柔软、明媚,感情浓得几乎化不开。有任何一句网络语言可以像这样饱满地、炽烈地传达出对女孩的爱意吗?恐怕找不到。但把春天的熊放到网上,一万个人轮着说一遍,最终也只会成为一句浮皮潦草的口水话。不幸的是,我们熟知的网络用语,都早就被使用过成千上万遍了。
讨论问题,表达不同意见,也不宜使用网络用语。有人以为网络用语轻松、调侃,便于消除剑拔弩张的气氛。其实恰恰相反,严肃的讨论需要双方都投入诚意。我带着嘻嘻哈哈、吊儿郎当的态度来批判你,反而更可能激发出你的火气。网上的讨论,往往最后升级为激烈的骂战,一旦双方见面,就容易求同存异,相谈甚欢。也许有这个原因。
比如,你用“我也是醉了”表达不同意,既想反对,又想显得自己很俏皮,既想跟你讨论,又懒得扯上关系。这种微妙的违和感,会一滴不漏地被对方接收到。它甚至还不如拍着桌子骂人呢。后者起码还能直接表达出愤怒。愤怒好歹意味着我对你的重视。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敢作敢当。可是前者未免太狡猾了吧。
最近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词,叫做“你国”。“你国”的意思其实就是我国,但把自己干干净净地择了出去,说话的不一定非得是老外或外侨,倒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多些。他们表达意见,自带着“呵呵”的冷笑声:老子跟你国不同,懒得跟你们多说。
这样的语言虽然轻松,却无助于良性的讨论。听话的人并不傻。心口不一,再怎么正确也很难招人喜欢。如果有人看完这篇文章,反馈是“心理学家就这个水平,看完也是醉了”,很难想象我们会有平心静气的讨论。倒不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种句子,纵然朴实、笨重,却带有与人交流的自然真诚。网络用语,缺就缺这种诚意。★
本文首发刊载于4月23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705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仇广宇